二、中外活動 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1 / 2)

二、中外活動 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

清政府在義和團問題上猶豫搖擺,各國公使決定用武力脅迫清朝統治者就範,遂調集停泊在大沽軍艦上的海軍陸戰隊四百餘人,北京街頭的義和團成員於5月底、6月初分兩批到北京。6月10日英國海軍中將西摩又統率多國聯軍(史稱八國聯軍)兩千餘人,從天津直趨北京,形勢愈發緊張。時旅順俄軍一千七百人趕來參加西摩特遣軍,因遲到滯留在天津租界內,待機出動。6月中旬,大批義和團亦準備進入北京城。清政府這時失去對局勢的控製,為了保住政權,必須作出抉擇,或者利用義和團抵抗西摩聯軍,或者聯合西摩聯軍鎮壓義和團。義和團聲勢浩大,反抗鬥爭得到北京廣大居民的同情和支持,部分北京駐軍也傾向義和團,加之“扶清滅洋”的口號更使清政府感到義和團無意與它為難,大可利用;而西摩聯軍氣勢洶洶,來意不明,且總理衙門大臣許景澄等奉命到使館交涉,要求其中途折回,遭到堅決拒絕,更增加清政府的疑懼。清政府派軍機大臣剛毅、趙舒翹等分批前往涿州“視察”義和團後,6月13日終於承認義和團為合法,準許他們進入北京內城。

直隸長新鎮“坎”字義和團牌當西摩統率聯軍白天津出動時,義和團拆毀鐵路,阻擋侵略軍前進。11日和12日,聯軍隻前進40多英裏,13日下午義和團與西摩聯軍在落垡、廊坊交鋒。他們使用大刀、長矛、抬槍等落後武器,同侵略軍浴血苦鬥,表現了極大的勇氣和犧牲精神。義和團在拆除通北京的鐵路後,又破壞落垡以東的鐵路、電杆,燒毀楊村大橋,斷絕了侵略軍同天津租界的交通和電訊聯絡。18日,董福祥統率的武衛後軍(甘軍)加入戰鬥。西摩聯軍遭到痛擊,被迫撤退到楊村,奪得幾隻木船,運載傷員和輜重,順流而下。其餘軍隊沿河徒步向天津方向逃竄,一路遭到義和團和清軍的追擊和堵截。22日,他們搶占西沽武庫,獲得喘息機會,接著又被清軍和義和團重重包圍,直到26日才被天津開來的一支援軍救出,狼狽逃回租界,死傷近三百人。西摩承認,“義和團所用設為西式槍炮,則所率聯軍必全軍覆沒”。

西摩聯軍被圍後,與外界消息不通。6月15日,大沽各國海軍將領會商營救辦法,俄國提出各國軍隊聯合奪占大沽炮台。16日晚,他們向中國守軍發出通牒,限第二天清晨二時前交出炮台營壘,由各國接管,否則屆時以武力奪取。大沽守將羅榮光斷然拒絕。當晚,英、俄、日,德等海軍組織突擊隊,在炮艦掩護下向大沽炮台發起猛攻。守軍英勇抵抗失利,炮台陷落,天津的門戶被打開。大沽炮台失守消息傳到北京,21日,清政府發布對外宣戰的諭旨。義和團和清軍開始圍攻使館和西什庫教堂。

義和團運動的大爆發,特別是義和團進入北京和清政府對外宣戰,促使人民群眾反帝鬥爭很快席卷全國。直隸全省、順天府(治今北京)所屬34州縣,幾乎全投入反抗鬥爭。山西50多個州、廳、縣,共拆毀教堂九十多處。內蒙古廣大蒙、漢、回族群眾積極參加進攻天主教堂的鬥爭,持續到9月中旬。山東拆毀曹州府大小教堂。東北地區群眾破壞沙俄在奉天境內強修的鐵路,焚毀吉林、長春、呼蘭等處教堂。河南省黃河以南的教堂,除南陽、新野外,全被拆除。浙江秘密結社群眾毀教堂,在衢州殺死教士多名。江西群眾搗毀法、英、美、德教堂39處,湖南燒毀衡州天主堂,安徽宿鬆等處教堂被焚。江蘇南京、福建廈門、廣西象州、甘肅涼義和團在拆毀京津鐵路州等地出現義和團揭帖,號召進行反教會鬥爭。雲南昆明群眾燒毀法、英教堂,四川大邑、邛州、名山等地十多處教堂被焚毀。廣東順德、南海等地會黨集合,焚毀教堂。貴州相梓縣傳習義和拳,分棚操練。陝西渭南哥老會搗毀華縣等地教堂。天津派人到新疆的伊犁地區開場練拳。帝國主義直接統治下的上海租界內也“謠言繁興,人心惶惑”,使侵略分子坐立不安。

天津義和團在大沽炮台陷落前,已焚毀倉門口、望海樓等處教堂。租界內的侵略軍出來幹涉。盤踞老龍頭火車站的俄軍炮擊義和團,造成重大傷亡。曹福田統率的義和團進攻租界和火車站,揭開天津戰鬥的序幕。他們破壞鐵路,阻擊從大沽開來的援敵,頑強奮戰。大沽失陷的消息傳到天津,聶士成所部武衛前軍參加戰鬥,炮擊天津租界。大沽各國軍隊急速向天津進犯,企圖與租界內侵略軍會合。6月21日,義和團與清軍擊退俄美軍隊的聯合進攻。23日,俄、英、美軍兩千餘人強行闖入租界。英、美等國軍隊接踵趕到,人數增至八千以上。西摩聯軍逃回租界後,天津聯軍總數超過一萬。他們組織力量反撲,對天津城外圍發起攻擊。27日,大隊俄軍聯合英、美軍隊進攻海河東岸賈家沽的北洋機器局(東局子),守軍頑強抵禦後失利,機器局被奪占。6月底,張德成率靜海獨流鎮義和團到天津參戰,駐紮山海關內外的武衛左軍馬玉昆部也陸續開到天津。7月初,清軍與義和團組織了一次聯合作戰。張德成率領的義和團和馬玉昆部清軍進攻租界,曹福田為首的義和團攻擊老龍頭火車站,聶士成所部守南門外海光寺機器局(西局子),並派出一部分軍隊與練軍進攻東局子。這次戰鬥,義和團與清軍互相配合,打得主動頑強,使侵略軍膽戰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