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采購管理效能評估的方法(1 / 1)

一 采購管理效能評估的難點

一般認為采購部門是公司中最難以評估績效的一部門,其主要原因歸結如下:

1、缺乏必要的定義。

盡管在理論和實踐上經常使用采購效果和采購效率這樣的術語,但是在這些術語到目前仍然沒有明確的定義,很多作者也經常混淆這些概念,結果導致評估人員在評估時無從下手。

2、缺乏正式的目標和標準。

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采購業務的目標也沒有明確清晰的定義。同樣地,采購部門在沒有預先定義好的行為標準的指導下就開展了業務。

3、精確評定的問題。

采購活動不是一個孤立的業務活動,而是許多相關活動產生的結果。由於采購活動有許多捉摸不定的特點,因此很難評價采購活動。總之,直接的投入——產出關係難以界定。由於存在這些嚴重的問題,要用精確而且易於理解的方式對采購活動進行評價還存在很多限製。

4、采購範圍的差異。

不同公司的采購任務和承擔的職責不盡相同。因此,建立一個有廣泛依據的統一的評價體係是不可能的。

二 采購管理效能評估的方法

對采購的整體工作進行評價是全麵檢查采購的工作水平高低的手段,評估可自行組織,也可請第三方進行。采購自我評估是由公司采購部門牽頭,組織相關的人員共同參與,按照一定的評價細則對采購各方麵工作進行檢查打分的過程。采購自我評估模型,與采購的總體工作範圍相對應,其中包括采購能力與采購結果兩部分。

采購能力由采購管理、采購隊伍及機構、方針與戰略、係統與程序、采購過程五部分組成。而采購結果則包括職工滿意、顧客滿意,對產品開發過程的影響與采購結果四部分組成。采購自評模型可以采取打分的方法,由采購經理及相關同事自我檢查,一般每年進行一次,根據自評結果找出薄弱環節製定計劃予以改進。

三 采購管理效能評估的內容

為了決定應該評價的內容,首先要定義采購行為。為了更明確地闡述,我們把采購行為看作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即采購效果與采購效率。

●采購效果。

它可以定義為通過特定的活動,實現預先確定的目標和標準額的程度。承認效果必然涉及到人類活動的預期目標和實際效果之間的關係,這非常重要。采購效果與預先確定目標的實現程度有關。一項策略或活動要麼有效果要麼沒效果,目標或實現或沒實現,依目標可以用期望達到的水平表示。能夠實現更高的策略或活動被認為是更有效果的。

●采購效率。

它可以定義為為了實現預先確定的目標,計劃耗費和實際耗費之間的關係。采購效率與實現預期目標所需要的資源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相關活動有關,因此必然涉及到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之間的關係。

●采購行為。

我們可以把采購行為定義為在耗費公司最少資源(如成本)的前提下,采購業務實現預定目標的程度。

上麵給出的定義是非常重要的,它假設采購業務的評價包括了采購效果和采購效率的評價。

采購效果與采購業務的目標有關。采購業務整體目標的經典表述是:從最合適的地方,采購最好的、價格最合理的材料,並以最優質的服務及時地運送到最佳的地點,同時采購業務要有助於產品和生產過程的革新,減少公司整體供應風險。如前所述,采購效率與為實現公司預先確定的目標所需要的資源有關,采購效率涉及到采購業務的組織和管理。

因此,測量和評價采購業務必須依據以下四個尺度:

●價格/成本尺度:主要是指支付材料和服務的實際價格和標準價格之間的關係;

●產品/質量尺度:主要是指采購所得原材料或產品的質量與預期或生產中的需求之間的差別度;

●采購物流尺度:主要指采購原材料或產品在時間或物料流暢度上是否滿足生產所需;

●采購組織尺度:主要指采購的集成度或有效性。

本節操作細節提示:

采購管理效能評估是必要的,但卻由於缺乏明確的定義、清晰的目標和專業的標準,加之采購範圍的千差萬別,從而導致評估工作難度較大。這就要求評估工作應該從采購能力(采購管理、采購隊伍及機構、方針與戰略、係統與程序、采購過程)和采購結果(職工滿意、顧客滿意,對產品開發過程的影響與采購結果)兩個方麵分階段進行,同時要把握好價格/成本,產品/質量,采購物流和采購組織這四個重要的尺度。

一句話:避重就輕,循規蹈矩,兩項內容與四個尺度搞好采購管理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