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果身體強壯,心理平衡,但就是和別人不合群,同事間、鄰裏間、親友間很少往來溝通,我行我素,孤芳自賞,缺乏適應能力,也不能稱之為一個健康人。而良好的社會關係對健康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2.關注人體健康十大標準

生命具有多側麵的自私性,你善待它,它就善待你;你不關心它,它就會報複你。人要經常關注自己的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提出如下十條標準:①精力充沛,對負擔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不感到十分緊張疲勞;②樂觀、積極,樂於承擔責任;③善於休息,睡眠好;④應變能力強,環境適應能力強;⑤能抵抗一般疾病;⑥體重適當,身體勻稱;⑦眼睛明亮,應變敏銳;⑧牙齒清潔、無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⑨頭發光澤,無頭屑;⑩肌肉豐滿,皮膚富有彈性。

把它當做一麵鏡子,經常照一照、查一查,發現異常,可以及時糾正、采取措施。

健康的鑰匙在自己手裏。人體衰老的進程是從發育完成時開始的,因此抗衰老醫學活動包括了青壯年以上各個年齡階段的人,而不僅僅是局限於65歲以上的老人。

一些對身體不利的因素,包括生活不規律、環境惡劣、病毒與病菌感染、輻射線照射、飲食習慣不良、濫用化學藥物等,都能使基因突變,使人提前老化。

抵抗衰老,才能保持青春,健康的鑰匙在你自己手裏。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影響現代人健康的不良行為與生活方式,提出健康四大基石的概念:①合理膳食;②適量運動;③戒煙限酒;④心理平衡。還應保證睡眠充足,重視學習衛生知識,不斷增強自我保健能力。

在慢性疾病中,80%是上述那些不利外因造成的,因此可以通過外因調控,就是用科學的生活方式來減少疾病。隻要你有信心、恒心,堅持下去,必有好處。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便能改善生活質量,延長青春的生命活力。

(三)亞健康不是好兆頭

1.什麼是亞健康狀態

所謂亞健康,就是身體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也就是沒有疾病但處於不健康的狀態。

打個比喻,白晝與黑夜之間有黎明和黃昏,黎明是介於黑夜與白晝之間的過渡狀態,黃昏是介於白晝與黑夜之間的過渡狀態。如果以白晝比作健康,黑夜比作疾病,那麼黎明即是向健康狀態方麵發展的亞健康狀態,而黃昏則是向疾病方麵發展的亞健康狀態,所以國內有位學者將它稱作機體的“第三狀態”。

據報道,我國目前真正生病的人占15%,真正健康的人也隻占15%,70%的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這已引起我國醫學界的重視,而處於亞健康狀態的本人更要高度警惕。

2.怎樣測知亞健康

亞健康在臨床上常被診斷為疲勞綜合征、內分泌失調、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征等。其具體表現是:

(1)容易疲勞,腿軟乏力。

(2)活動時氣短、汗出,上樓梯感到吃力、心慌、胸悶。

(3)腰、腿、頸、肩部位常常酸痛。

(4)精神不振,情緒低沉,反應遲鈍。

(5)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明顯減退,工作效率降低。

(6)心煩意亂,焦慮、憂鬱,情緒極不穩定。

(7)體質虛弱,易感冒。

(8)失眠、多夢、不易入睡或白天打瞌睡。

(9)經常頭痛、頭暈或耳鳴。

(10)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11)女性月經不調。

(12)皮膚幹燥,洗頭時較多頭發脫落,性功能障礙。

如果您有一種或多種症狀,說明您的身體已處於亞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往往是疾病的先兆,現代人健康的隱患,千萬不可等閑視之。

3.如何擺脫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狀態並非常態,它具有雙向轉化特點,既可以向第一態健康轉化,也可以向第二態疾病轉化。而各種儀器或生化檢查又往往很難發現器質性病變。那怎樣才能從亞健康的陰影中擺脫出來呢?

(1)注重勞逸結合。工作之餘要懂得用娛樂調節身體的緊張狀態,或安排一定時間去親近大自然,去觀看飛瀑流泉,去欣賞海浪沙灘,這些都是緩解亞健康狀態的絕妙措施。一味地撲在工作上,不參加任何娛樂活動,是一種得不償失的做法。

(2)學會調控情緒。首先,要主動尋求愉快,遇到煩惱事、惹氣事,不妨先冷卻一下再處理,心往寬處想,眼往遠處看,憂愁還需自己解。其次,再忙也要抽時間和家人聊聊天,打開心扉,傾訴遇到的麻煩和不快,既親密和諧了家庭關係,又可以增強生命的抵抗力。最後,是接受心理治療,由心理醫生應用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方式,改變其不正確的認知活動,解決其心理上的矛盾。

(3)保證睡眠充足。睡眠是一種生理和心理的活動,充足的睡眠,不僅可以消除疲勞,而且可重新獲得人體必需的重要物質,以保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為此,我們的生活要有規律,建立規律的睡眠時間,同一時間上床,同一時間起床,就寢時間規律,睡眠時間就會規律,懂得並在行動上為自己積蓄體力和精力。睡眠不足、睡眠質量欠佳,長期累積下來的“睡眠債”,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

(4)平衡膳食營養。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和嗜好,如偏食、貪食或暴飲、攝入過多的高膽固醇食物等,都會損害身體的有關器官。要合理進行膳食營養搭配,什麼都吃,什麼都不多吃,廣泛攝取營養,少吃過鹹食物及甜食,少吃大魚大肉。特別要教育孩子,遠離漢堡、薯條、可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