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學者胡適早在1929年就向中國公學畢業生贈言說,送你們一句話:“不要拋棄學問”,“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自己”。言簡意賅。要有學問就得學習,不間斷的學習是保證我們耳聰目明、腦健體強的最佳途徑。
(一)與時俱進,跟上時代步伐
世界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新知識不斷湧現,舊知識加速淡化,我們要始終保持旺盛的競爭力,唯一的辦法就是比別人學得更快,知識掌握得更前沿。必須充分認識,不學習或者沒有學習能力,將會帶來何種後果。知識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通過學習才能得到的,誰學習能力強,誰獲得的知識就多,誰的競爭力就強,誰就能搶占競爭的製高點。個人、企業、國家無不遵循這一原理。不學習就無法適應發展的要求,就會喪失感知環境變化的能力。
(二)不斷超越自我
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在於對工作和生活有所創新,要從戰略的高度意識到不進則退的嚴重性。學習不是為了裝潢門麵,既不是僅限於書本知識,也不是在知識的原地踏步,而是更多的對新事物的探索、研究、創新,不斷的自我超越,這就是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就是以最快捷的速度,最簡單的方法,最有效的形式,獲取準確的知識和信息的能力。美國微軟公司之所以能夠走在當代世界經濟的最前麵,就是認識和擁有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永遠的競爭力,超前的學習能力,可以保證我們在千帆競進的大潮中穩居浪頭。
(三)讓生活多姿多彩
人生的每一步都需要學習:少兒時代,讀書長知識,學習明事理,領略文學的精神,積累生活的智慧。成長年月,學文化、學技能,武裝謀生的本領。有一個真實的例子,兄弟兩人從安徽農村出來打工,弟弟喜歡學習,白天在工地勞動,晚上擠時間去培訓班學習技術,結果被工廠招去當了一名技術工人,工資明顯增加。哥哥感觸很大,緊跟著也去學習了。時代在巨變,工業、企業時刻麵臨著挑戰,作為企業家、老總,也要不斷學習,自我更新,學習團隊建設的理論,管理學的係統知識,從中得知要實施分級管理,不必事必躬親,豁達大度,不事事追求盡善盡美……學習,讓管理更輕鬆。學習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市民,有些外來人員,長期生活在農村,平時談話隨便,垃圾亂倒,穿著短褲各處跑,進入城市後,言談舉止一時還沒有融入環境,隨著社區的文化學習感染,文明素質慢慢得以提高,實現了從農村到城市的角色轉換。老年人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曆,休閑時間多了,選一個好環境讀書,能踏入老年大學最好,學書法、學繪畫、學音樂……你愛好哪一項,就選學哪一項。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可以激勵老人不斷探求新知。能動筆的最好動筆,寫詩文,寫讀後感,寫回憶錄……以煥發生命的第二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