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心胸寬廣的人懂得包容(2 / 3)

肇牧上幼兒園時,媽媽從不帶零食給他吃,免得他盼媽媽帶好吃的,吃慣了就會為此哭鬧。肇牧的爸爸媽媽堅持不允許的事,一開始就不允許。

有一次肇牧因為沒念好字,紅著臉自己拿了一塊糖塊。爸爸媽媽定的是念好了給兩塊,媽媽忍不住一下子破了規矩,又給他一塊。他立即大聲說:“不,媽媽!我沒念好,隻吃一塊。”媽媽很高興,他那麼喜歡糖塊,卻能控製住自己,一旦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也會視自己的成績來決定所獲得的獎品,這種克製力甚至超過大人。

培養孩子自律的性格,我們給父母們的建議是:

遵守生活規則。為了讓孩子能夠較快適應幼兒園和學校生活,讓他們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家庭生活中也應當立出一些規矩,讓孩子一開始就有所約束。例如用完東西要放回原處,玩完玩具要收拾好,做完作業要把書籍放整齊等等,這是使家庭環境整潔舒適、生活有條理而立下的規矩。全家人都要盡力遵守。還有如要進別人的房間先敲門,借用別人的東西要打招呼,別人為你做了事要道謝;不經允許不拆閱他人的信件,不亂翻他人的抽屜;無意中打攪了別人要說聲“對不起”等等。這些既是家庭裏人人應當遵守的規矩,也是文明人的行為規範。

從小培養。習慣成自然,你就不會覺得有什麼麻煩與累贅。當然這裏的關鍵是大人要以身作則。若從小不加管束,養成懶散無羈的習性,長大要改則會十分困難。但看滿口國罵,隨地吐痰成為國人之痼疾,可見從小養成的習性有多麼頑固。所以說提高民族素質必須從幼兒開始,從自律著眼,從小處著手,以培養文明禮貌,尊重別人為基點。

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能有效地控製自己的情緒,保持一種良好平靜的自我心態。這是主宰自我的一個基礎。

生活上和事業上的成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控製情緒和嚴格的自我約束。

自我約束,就是人們自覺地克製自己不符合社會道德要求的種種欲望,努力使自己的行為獲得社會道德的認可。對於成功人士來說,這是決不能缺少的素質。因為沒有這種素質的人,必定受到社會公眾的譴責和抵製,在這種情況下,還能談得上所謂的成功嗎?

自我約束是人類與動物的根本區別之所在。事實上,不能進行自我控製,人就不會成為真正的人。

自我約束是一切美德的根本。如果一個人任由衝動和激情支配,那麼,從那一刻起,他就會隨波逐流,成為追趕強烈欲望的奴隸。

人類之所以能抵製本能的衝動,就是因為人類具有良好的自我控製能力。正是這種自我控製能力才真正區分了物質生活和道德生活,也正是這種自我控製能力構成了品格的主要基礎。

意誌堅強的人,能自覺地對其思想、言論和行為施加有效的控製。時時檢點自己的行為,時刻注意淨化自己的心靈,就會日漸成為一個高尚的、有道德的、懂得自我節製的人。

認真嚴格的訓練能夠培養良好的自我約束習慣。很多自律都能通過係統的訓練形成,這真是令人驚奇的事。例如,即使那些看起來最沒有希望的人,隻要給予他們嚴格的訓練,他們也可以成為勇敢、堅強和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的人。又如,在戰場上,或者甚至在航海時非常危急的關頭,那些訓練有素的人,往往能臨危不亂,往往能在此危急關頭向世人展示其真正勇敢和英雄的品質。

誰都想自己在為人處世方麵能夠做得比較周全,有一個相對輕鬆和諧的環境,與別人很好地相處,那麼寬以待人是不可缺的。我國古來就有“君子寬以待人,嚴於責己”的處世方法。

所謂寬以待人,就是指對他人的要求不可過分,不強求於人,而是以寬容為懷,能讓人時且讓人,能容人處且容人。

人際交往貴在與人為善,盡可能地向他人提供方便,盡量給予他人幫助,可以說,寬以待人是一個道德水平較高的表現。古諺說:“有容,德乃大。”你希望別人善待自己,就要善待別人,要將心比心,多給人一些關懷,尊重和理解;對別人的缺點要善意指出,不能幸災樂禍;對別人的危難應盡力相助,不應袖手旁觀,落井下石。即使是自己人生得意馬蹄疾時,也不能得意忘形,居功自傲,而是應多想想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和恩惠,讓三分功給別人。人總是喜歡和寬容厚道的人交朋友的,正所謂“寬則得眾”。寬以待人還要求我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論語·顏淵》又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在一定意義上,成人之美也是成己之美,即使對有錯誤的人也不要嫌棄,應給人提供改過的寬鬆條件,原諒別人的過失,幫助別人改正錯誤。正所謂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當然,我們講寬以待人,也不是說一味地遷就姑息,否則就會失去寬厚的本意,正所謂“過寬殺人”。沒有度的寬隻是麻木怯懦,明哲保身,更是縱容醜惡。“有一種人,以姑息匪人市寬厚名,有一種人,以至舉細數市精明名,皆偏也。聖人之寬厚,使人有所恃,聖人之精明,不使人無所容。”也就是說,用無原則寬容惡人去換取自己的寬厚名聲,或列舉別人瑣碎小事換取自己精明的名聲,都是有失偏頗。聖人的寬容程度是不使小人有所依靠,也不使小人容身。這也是我們時應把握的度。對惡人無原則的寬容無異於助紂為虐,是對善良人們的殘忍,孔夫子說:“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朱熹也講:“血氣之怒不可有,義理之怒不可無。”我們在懂得寬以待人的同時,也應懂得嫉惡如仇,捍衛正義。隻有做到當寬則寬,當嚴則嚴,抑惡揚善,才是真正的寬以待人。

寬以待人,正是以寬廣的胸懷,寬容的氣度,創造寬鬆的人際環境,大度豁達難容之事,使別人敬重和傾慕你的人品,並使你具有很大的人格魅力,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寬以待人會使人人都喜歡與你交往,所以,寬以待人是為人處世的一個重要原則。

修養自律和克己,以遠大的目標來抵禦誘惑,以堅定而又強烈的道德感和理念規範行為。

(1)從社會的角度而言,真正矯正人的行為的是社會機製的完善,是良好公共道德觀念的形成,因此,要解決當前社會中存在的問題,首先應從機製建設抓起,並努力使大眾形成優良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

(2)機製是人確立起來的,製度是由人來執行的,要保證不被扭曲,一方麵需要動態的完善機製,另一方麵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使之在麵對誘惑時,能夠有一個道德底線作保證,麵對不良現象,能夠盡到一個公民的責任。(3)講自律和克己不是要求安貧樂道和不爭,要求以降低欲求來獲得滿足,而是強調走向更廣闊的空間,確立更遠大的目標,這也是抵禦誘惑的最佳方法。

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其中的“自”和“律”都很重要。

過去,中國家長們很重視“律”,就是給孩子定規矩、嚴要求。現在的一些家長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隻強調“自”,一味地給孩子自主權和自由,放養,認為隻要順其自然,孩子就會長好。

這兩個極端都很片麵。如果隻強調“律”,就很容易讓孩子不快樂、有逆反心理。同時,由於大人主動、孩子被動,孩子是在大人的監控和管製下去行動,實際上恰恰失去了鍛煉自我約束能力的機會。一旦離開了大人的監管,有的孩子由於慣性、由於聽話,能繼續表現好:有的孩子由於被壓製太久或有逆反心理,就需要更多的放鬆來平衡一下。因此很多時候,這樣的管教可能隻培養了孩子的忍耐力、專注力和韌性,並沒有培養真正的自律能力。

而過於強調給孩子自由,對孩子大撒把,那結果似乎更糟。美國等西方國家已有類似的教訓。

曾經,美國的媽媽們給孩子上早教課、讓幼兒學語文數學知識的風氣不比我們遜色。在很多地方,5歲的孩子要參加智商甚至情商測試,為的是能進入優質的私立小學,或進入天才班。我聽說過有30個月的幼兒為了進好的幼兒園而參加智商測試。為了通過這些考試,媽媽們以各種早教課程和學習軟件來武裝自己的寶寶,搞得孩子很忙。周末帶幼兒上早教課,這是我們都很熟悉的景象。

後來,大家發現孩子們壓力太大,不快樂,於是提出要讓孩子自由,讓孩子不去學什麼,單純地玩,盡情去have fun。

而其他一些研究也表明,自製力比智商更能預測未來的學業表現。其中一項研究有這樣的結果:智力和自製力都處於平均水平以上的孩子,數學成績優秀的概率是那些單有高智商孩子的三倍!

英文教材中有這樣的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研究者給一些4歲的孩子每人發一個蘋果,然後告訴他們,如果你們能忍著不吃這個蘋果,那麼過一會,你們還會得到另一個作為獎勵。在研究者離開的時間裏,有的孩子忍著不吃,有的孩子忍不住吃了。若幹年後,實驗者對這些已經長大的孩子進行追蹤調查,發現能忍著不吃的孩子,無論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麵,都更有成績,情商也更高,而那些不能忍耐不能克製自己的孩子,他們的人生命運就不那麼樂觀。

自律能力、自製力,而不是智商,將決定孩子的學業、乃至他們的一生是否成功與幸福。

對於我們來說,這似乎不是什麼新聞,但對於崇尚自由的美國人來說,這卻是重大發現。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很推崇忍耐、克製這些品質的,比如,“克己複禮”、“存天理,滅人欲”……這個“滅”字聽起來有點嚇人,其實就是強調要克製自己的不良欲望。能夠自覺地控製自己的欲望,這是古代君子的一大特征。過去曾有一首歌,叫《跟著感覺走》,之所以那麼流行,就是因為它對傳統的觀念有點小小的顛覆,人們很享受這種觀念上的解放。

而美國文化則很不同。他們幾乎是鼓勵衝動、鼓勵張揚,鼓勵一個人聽從自己的直覺、衝動和欲望。美國年輕人如果說另一個人很“spontaneous”,指這個人跟著感覺走、想到哪就做到哪、常有難以預測的舉動,那麼這通常是褒義的描述,這是個招人喜歡的性格。

很多人現在想法比較西化,對於孩子也常有類似的看法。有時人們認為,一個能克製衝動的孩子太老成、不像孩子,而那些無所顧忌、行為放肆的孩子反倒被認為是有孩子氣,是活潑的、有潛力的。

而現在的這些研究提醒了我們,不要矯枉過正,要向傳統回歸一些,要對自製力和自律重新重視起來。

孩子的自律能力該怎樣培養呢?

狹義的說律是指自製力,就是克製自己想做什麼事情的衝動、或是讓自己去做不喜歡做的事情的能力。而廣義的自律則包括很多方麵,比如,自我評價能力、做計劃並監督執行的能力等等,相當於自我管理能力。這裏麵不隻需要單純的自控力,還需要其他複雜的認知能力。培養孩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