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3 / 3)

意誌力是堅強持久的毅力,是良好的心理品質。鍛煉孩子堅強的意誌,就要有決心、有恒心,舍得讓孩子吃苦,為孩子創造鍛煉的條件。

許多成為國家棟梁之材的人,都離不開父母對他們有意識地從小開始的磨煉。在第九屆世界女籃錦標賽中奪得三個第一的中國女籃隊長宋曉波的父親就是這樣做的。

宋曉波的父親是個籃球健將,他期望女兒成為堅強的人,在培養孩子的意誌品質方麵費了不少心思。曉波6歲時上了一所離家較遠的小學,從家裏到學校要轉兩次公共汽車,穿越幾百米的小胡同和大馬路。祖母很不放心,埋怨曉波的爸媽太狠心,可是曉波的爸爸安慰她道:“我們選中這所學校,也是為了鍛煉曉波獨立生活的闖勁和能力。一個人從小窩囊,長大了就很難有出息。”說罷,就去買了一張月票,掛在孩子的脖子上。父母開始也不放心,爸爸看著女兒上了汽車,便騎著自行車偷偷跟在汽車後麵,看著女兒走進學校大門,才放心離開。

當曉波邁出了堅強的第一步,父母又給她提出了新的鍛煉任務,要她單獨去把幼兒園的妹妹接回家,這也要換兩次車。當時曉波剛上一年級,妹妹隻有4歲。那天正值隆冬,大雪紛飛,路滑車擠。曉波知道爸媽是在考驗自己,勇敢地答應了。去了一個多小時還沒回來,媽媽著急了,騎車到幼兒園去詢問,阿姨說:“早走了!”她隨即又奔回家。快到家門口時,看見兩個雪團似的小人,她連忙趕上去。曉波解釋說:“汽車太擠,到站時下不來,我們就多坐了一站路,下車後往回跑的。”媽媽聽了暗暗高興,誇獎了她們。以後,曉波在學習和鍛煉中更加努力,更加刻苦。

生活中榮譽和挫折是並生的。父母要鼓勵孩子跌倒後自己爬起來。成功的果實,隻有堅持不懈地奮鬥,隻有不斷地克服困難,不斷地吸取教訓,才能獲得。

日本思想家福澤渝吉說:“教育就是授人獨立自尊之道,並開拓躬行實踐之法。”又如陶行知所說:讓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才是英雄漢。

從小重視孩子意誌力的鍛煉與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意誌力,不是生來就有,自發形成的,而是在教育和實踐過程中,經過鍛煉與培養逐漸養成的。培養良好的習慣,有利於意誌力的養成。培養意誌力的過程,也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過程。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在孩子的學習、勞動、課外活動和文體活動中,係統地幫助和鼓勵他們克服外部和內部的困難。要使孩子善於自覺地、主動地、獨立地調節自己的行為,使它服從於一定的有益的目的、任務,而不是事事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要使孩子養成貫徹始終、堅持到底的堅毅精神;要使他們善於按照一定的觀點、原則,經過深思熟慮後,果斷地處理一些充滿矛盾鬥爭的問題;要使他們善於控製和支配自己的行動,善於迫使自己去完成應當完成的任務,並抑製自己一些無關的或外界強烈吸引的活動和行為。這裏的四個“要使,就是要使孩子有目的性、堅持性(毅力)、果斷性和自製力等四個意誌品質,成為一個意誌堅強者。怎樣培養孩子堅強的意誌力呢?

1.用故事啟迪孩子

經常選擇報刊以及兒童書籍上或自己編寫一些克服困難的小故事,講給孩子聽。通過這些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對孩子進行形象的、潛移默化的教育。

2.激勵孩子的每一次進步

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讓孩子去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經過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所謂克服困難,不畏懼困難,這就是意誌力的表現。孩子克服了某一困難,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如再去做某一件有困難的事,要給予支持和指導;當遇到困難時,要用孩子以往克服困難的事例,激勵他繼續努力,勇往直前。

3.不要對孩子的一切事情大包大攬

有的父母“心太軟”,進行“一條龍”“全方位”“係列化”服務,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白天接送,晚上陪讀,直至填寫誌願,“設計”前程,孩子們成了“抱大的一代”,如同溫室中的花朵,患了“軟骨症”,見不了世麵,經不了風雨。父母要對孩子的事情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切記不要大包大攬。

教育孩子要意誌力堅強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年輕時,沒有靜心讀書的環境,他就在人聲鼎沸的茶館裏找一個角落讀書。開始,嘈雜的人聲使他頭昏目眩,但他強迫自己把思想集中在物理知識上。經過磨煉,再亂的環境也不能把他從書本上拉開了。大家知道,“勞其筋骨”是磨煉意誌的重要方法。適合孩子的一些勞動、體育活動,能使孩子堅強起來。長途遠足,爬山,跑步,遊泳,較重的勞動……可供選擇的內容很多,家長要指導孩子選擇,關鍵在於堅持。學會“跟自己作對”,要避免盲目性,不能冒險,不能脫離實際。要教育孩子:明確行動的目的,選擇適合的內容和方式,一旦行動,不達目的不罷休。

自覺、堅持、果斷、自製是構成一個人意誌品質的四個基本因素。大家都知道古代“學弈”的故事:兩個孩子一塊兒聽老師講下棋的知識,兩個孩子都很聰明,但是聽講情況大不相同。一個專心致誌,隻聽老師講解,任何事情也幹擾不了他;而另一個心裏總想著有大雁從天空飛過,想著用箭把它射下來燉肉吃。結果,前一個學得非常出色,後一個學得稀裏糊塗。同樣是聰明的孩子,為什麼出現兩種結果?是意誌品質不同。前一個孩子學習的目的明確,自覺性強,自製力強,能夠堅持到底。

家長們不妨看看我們的親友、我們的同事,那些事業有成的人都是具有良好意誌品質的人。意誌品質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後天的教育培養。一個小孩子,幼兒和小學低年級會表現出意誌品質的初步狀態。小學三四年級開始,意誌品質的各個因素發展很快。因此,必須從小抓緊意誌品質的培養,一點也不能放鬆。

綜觀古今中外,凡取得卓越成就者,都是做事能夠持之以恒、有毅力的人。“水滴石穿”的古訓,就是告誡人們:隻有做事有恒心,有決心,才能獲得成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堅韌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決心是戰勝困難、越過障礙、取得成就的強大動力。

著名詩人李白小的時候,不大喜歡讀書。從他家到私塾要經過山林和水澗,所以,他不是遊山玩水,就是張弓擊鳥,經常遲到;放學後又是一路玩耍……他根本不在乎學習跟不上。一天,在李白回家的路上,他正準備到樹林裏去打鳥,忽然聽到從水澗那邊傳出鏗鏘的聲響,便好奇地循聲跑去,看見有位老太婆正在石板上磨一根很粗的鐵棒。李白百思不得其解,就問老婆婆:“老婆婆,你磨鐵杵幹什麼?”“把它磨成一根繡花針,給我女兒繡花用呀。”老婆婆回答道。李白又問:“這麼粗的鐵杵什麼時候才能磨成針啊?”老婆婆一邊磨一邊認真地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隻要一直堅持下去不放棄,就能成功。”這一番話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厭學的小李白的心扉。此後,他一直牢記著“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話,勤奮好學,學識不斷豐富。經過持之以恒的努力,終於成為一名偉大的詩人,世人稱他為“詩仙”。

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廈,那麼頑強的意誌、堅韌不拔的毅力,就是人成才成功的柱石。原子學說的創立者道爾頓說:“如果我有什麼成績的話,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結果,而是勤奮和毅力的結果。”意誌對人來講,這比天資聰明更重要得多。因為,一切創造與發明和事業的成功,絕不是一帆風順的,要經曆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才能實現。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自覺性、堅持性、果斷性、自製性已經成為現今孩子缺乏的意誌品質。這四者構成了意誌品質的重要特征。

一個人的性格由四方麵主要內容構成:對現實、對自己的態度,意誌,情緒,理智。它們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成為性格。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好的性格,在這四個方麵的表現都是上乘,缺一不可。其中意誌起著特殊重要的作用,既能調控態度,又能調控情緒,並且有利於促進和保證理智的充分發揮。因此,培養孩子的意誌品質是非常重要的任務。

意誌品質主要在實踐行動中培養,適當講道理是必要的,但關鍵是實踐。培養意誌品質的方法很多,而且因人而異。

(1)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

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意誌力,隻是強弱不同,如果具體分析,其強弱的具體環節不同,要從孩子實際出發,找準弱點。比如,有的孩子做事情虎頭蛇尾,一開始決心很大,幹勁很足,但是三天熱乎勁兒,後邊就稀鬆平常了。這種孩子意誌品質的優勢在確定目標、確定行動階段,而弱點在於堅持性和自製力上。對待這樣的孩子,在確定目標之後,要打預防針,提醒他一旦幹起來,就要克服困難堅持下去。在行動過程中,則要幫助孩子正視困難,克服困難,加大自我管理的力度,不斷地激勵他。在接近目標時,尤其要講“行百裏者半九十”的道理。有幾次這樣的過程,孩子的薄弱環節就會得到扭轉。

再如,有的孩子做一件事開頭猶猶豫豫、難下決心,而幹起來之後能夠較好地堅持。這種孩子的優勢在執行計劃,而決定計劃方麵薄弱,內、外因素幹擾使他難以果斷作出決定。對這樣的孩子,就應在一個行動的起始階段,幫他分析利弊因素,盡快確定目標,培養孩子的果斷性。在一個孩子意誌品質的表現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理智因素和情緒因素,家長不可忽略這些因素。(2)在小事中磨煉孩子的意誌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煉意誌的好方法。許多在事業上有成就的人,都曾通過小事情磨煉自己的意誌。

蘇聯科學家巴甫洛夫,以工作精確、細致著稱。他寫字十分工整,像印刷出來的一樣。原來在年輕時,他就是把工工整整地書寫作為自己磨煉意誌的開端的。我國體育名將周曉蘭,在球場上吃得苦、忍得痛,意誌堅強,與她小時候在小事上的磨煉分不開。上小學時,她常因看電影耽誤功課,在父親的幫助下,從克製看電影做起,功課做不完,把電影票退掉,再好的電影也不去看。經過一段時間,她戰勝自己,養成了很強的自製力。正如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所說:“哪怕對自己一點小的克製,都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因此,家長培養孩子的意誌品質,要從孩子的小事入手。

從小事做起,隻是起點。培養堅強的意誌品質,要隨著孩子的成長和進步,從小到大、從易到難、從低到高地磨煉孩子。當孩子能夠迎接越來越大的困難挑戰的時候,一個意誌堅強的孩子就站在家長麵前了。

(3)教育孩子從事物的對立麵思考問題

人貴有自知之明,要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意誌品質的水平,發現自己的不足。人更可貴的應該是“苦其心誌,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有誌氣的孩子,應該充滿自信地對自己說:“我就不相信我不能改正缺點,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我要爭取做到。”

培養孩子堅強的意誌品質,尤其需要家長的榜樣力量。如果家長懶懶散散,生活懈怠,做事沒有信心,經常半途而廢,是難以培養孩子的意誌品質的。

總之,要善於自覺地、主動地、獨立地調節自己的行為,服從於一定的有益的目的、任務,而不是事事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養成做事堅持到底的堅毅精神;善於按照一定的觀點、原則,經過深思熟慮後,果斷地處理一些充滿矛盾鬥爭的問題。要善於控製和支配自己的行為,善於迫使自己去完成應當完成的任務,抑製一些無關的或外界的活動,成為一個意誌堅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