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作文一本通 第二單元 狀物篇(2 / 3)

此時,我被眼前的一幕感動了。白鴿也懂得懷舊感恩,它有人的靈性,無論離開親人多久多遠,都不會忘記那個養育過它的人!

我忽然明白了,為什麼要把鴿子當作和平的象征,那是因為鴿子具有一種強烈的故土情,就像一位遊子,哪怕遠在異國他鄉,祖國卻永遠在他心中。

我愛白鴿!

點評:

本文不但寫出了鴿子的機靈可愛,更突出了鴿子的懷舊之情,由此聯想到遊子的愛國之情。文筆優美,寓意深刻。

老狼夫婦

何齊(五年級)

在一個山溝裏,立著一個老狼碑,每天都有一位老人和一位青年來這個碑前放下一些食物,來紀念那匹老狼。

事情是這樣的:很久以前,一位老人和他的孫子住在這裏,他們倆相依為命,天天一起去放羊,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有一天,老人和孫子像往常一樣去放羊,忽然發現有一個黑點正在潔白的“海洋”裏緩緩地移動。孫子定睛一看:“啊!原來那是匹狼!”孫子大叫起來。爺爺聽見孫子的叫喊叫,立馬給獵槍安上了子彈,牽上獵狗費特就向那兒衝去。費特見了狼便撲了上去。那狼見勢不妙,隨口叼了隻羊就飛快地往深山裏跑。那速度如閃電一般,費特怎麼追都追不上。這時,爺爺端起獵槍,隻聽“啪”的一聲響,那狼便倒下了。但是爺爺仍然皺著眉頭,因為在山裏這麼多年的經驗告訴他:如果這裏有狼,那麼狼窩就一定在附近。

第二天,爺爺和孫子沒有去放羊,而是起了個大早去找狼窩了。果然,在一個小土包後麵,有一個深窩,老人牽著孫子悄悄地走過去一看,裏麵躺著一隻母狼,母狼正在睡覺,而且挺著大肚子。爺爺恍然大悟,怪不得公狼會在白天出現,原來是為了母狼和他的孩子啊!母狼在有寶寶時,是不能出去捕獵的,隻有靠公狼來覓食。而公狼卻被老人打死了。這時孫子悄悄說:“爺爺,快殺了它,不然他又會回來偷羊吃的!”可爺爺最終還是放了母狼,因為他如果那樣做的話,殺的並不是一匹狼,而是一窩狼。

自從這以後,老人每天都要殺幾隻羊,然後給母狼送去,盡管這樣,母狼還是對老人時刻保持著警惕。

幾個月過去了,馬上就要入秋了。老人坐在小院裏,看著紅彤彤的太陽慢慢西沉。當太陽完全消失時,意外發生了:幾隻豺闖進了羊圈。爺爺見狀,急忙領著孫子跑進小木屋,放出了費特與豺搏鬥,但是費特顯然處於下風,因為豺的數量很多。當費特快撐不住時,一道黑影閃過。那黑影一口就精確的咬斷了一隻豺的頸部。因為天已經黑了,窗外模糊不清,爺爺和孫子看不清那黑影到底是什麼東西。

終於,外麵沒有聲響了,爺爺悄悄地推開門,外麵黑洞洞的,隻能看見滿地很多黑乎乎的豺的屍體,還有一道黑影凝固在那裏。這時,天空劃過一道閃電,映著閃電的光,爺爺定睛一看,原來是那匹母狼,它一動不動——死掉了。它像是一座雕塑一樣站在那裏,像是羊群新的守護者。

點評:

本性貪婪凶殘的狼,卻也有知恩圖報可貴的一麵,本文立意新,構思巧,敘述流暢,語言簡練準確。

點評:

一隻被人遺棄的“醜陋”的小狗,卻用生命去救助收養它的主人,故事曲折感人,寓意深刻悠遠。

小狗卜卜

李雨璿(六年級)

鄰居沈阿姨養著一隻狗,叫卜卜。卜卜是一隻黑色的狗,出奇地醜。

卜卜是沈阿姨撿來的。一天,沈阿姨剛打開院子的門,就發現一隻躺在門口奄奄一息的狗,出於同情,沈阿姨就把它抱了回家,硬把它從死亡線的邊緣救了回來。

卜卜很乖,也很聽話。它隻吃沈阿姨喂的食物,別人扔的理都不理。沈阿姨常常抱著卜卜對它說:“卜卜,這就是你的命啊!你注定是要和我在一起。”這時的卜卜,就會用粉紅色的粗糙的舌頭舔沈阿姨的臉,用頭蹭阿姨的手,發出“嗚、嗚、啊嗚”的聲音。

很長時間過去了,我來到沈阿姨家,卻不見卜卜。我納悶了——卜卜和沈阿姨形影不離,阿姨走到哪兒,卜卜就跟到哪兒。“阿姨,卜卜呢?”我問。一聽“卜卜”,沈阿姨的眼眶紅了,眼睛裏閃著淚光。那麼堅強的沈阿姨竟然哭了,我有點不可思議。“阿姨,您怎麼了?”我給她遞過一張紙巾,擔心地問。沈阿姨告訴我,卜卜被小偷刺傷了,一根骨頭差一點點就被刺斷了。原來那天,阿姨半夜聽見卜卜“汪、汪、汪”地叫,便下樓看。隻見卜卜死死咬住了那小偷的腿,小偷那把寒光閃閃的刀子插進了卜卜的身體。沈阿姨撕心裂肺地哭了:“卜卜,我的卜卜呀……”最後,小偷被抓進了派出所,生命垂危的卜卜被送進了獸醫院。聽著,我的鼻子一酸,淚水便模糊了我的視線。

卜卜終於出院了,骨頭雖沒斷,但筋斷了,走路一拐一拐的。沈阿姨更是加倍地小心。晚上,也不讓卜卜留在院子裏了。

鄰居都說沈阿姨簡直太傻了,一隻醜得沒人要的狗還比屋裏的所有財物重要。每次,阿姨都笑眯眯地說:“卜卜才是我們家裏最重要的東西。”

沈阿姨那麼小心翼翼,無微不至地保護它,關心它,但它還是走了。

“5·12”大地震發生時,全村的狗都叫了起來,卜卜也不例外,人們都說這些狗全瘋了。可全村五六十條狗裏邊隻有卜卜把主人往外扯。卜卜用牙扯阿姨的褲子,用頭推阿姨。阿姨隻是摸了摸他的頭,沒理會它焦躁的叫聲。卜卜急了,用身體擠阿姨,把阿姨往外攆。阿姨生氣了“卜卜,不許胡鬧……”話還沒說完,房子便猛烈地搖晃了起來。卜卜更奮不顧身地把阿姨往外扯。房子搖得越厲害,阿姨眼看著房梁掉了下來,眼前一黑,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沈阿姨醒來後,發現自己正躺在臨時搭建的“醫院”裏。周圍的人都小聲地嗚咽著。阿姨掃視了一眼“病房”,問“卜卜呢?”大夥兒默不作聲。阿姨又問:“卜卜,我的卜卜哪去了?卜卜——你在哪兒——”這時,人群中有些人泣不成聲,阿姨已經猜到了,她說:“卜卜,死了對吧?”“嗯——”“卜卜,我的卜卜呀!你死了,我怎麼辦呀?你別走呀,卜卜……”原來,房梁倒下的那一刻,卜卜撲在了阿姨身上,擋住了倒下來的房梁。全村人除了沈阿姨以外都聽見了卜卜痛苦的嚎叫。

以後的日子,沈阿姨變了,她整天坐在窗前發呆,自言自語:“卜卜,我的卜卜呀……”

全村人也變了,他們再也不說阿姨傻了。

死了的卜卜被埋在了小樹林裏,每天都有一些人來看。不久,卜卜的墳上萌發出一株樹苗,有人拿著水桶澆灌,並說:“這是卜卜變的呢,你看,那麼綠。以後呀,以後一定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五、實戰演練

讀了這些優秀習作,你一定感觸很深,把你喜歡的一種動物按照老師給你教的順序介紹給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樂,怎麼樣?你準備好了嗎?

第三課 狀植物

一、什麼是狀植物作文

植物,是我們生活的密友,樹木花草、莊稼蔬菜,地裏長的,水裏生的,陽台擺的,園裏栽的,林林總總,觸目可及。植物,範圍之廣,品種之多,不勝枚舉,但不管怎樣,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的外形樣子,生長特點,精神品質,把這些植物的特征和品質細致生動地描繪出來,就是狀植物作文。

寫植物的題材比較多,但怎樣才能寫好這些題材呢?最重要的是要把植物的形狀、特點、習性等寫清楚,寫明白,寫生動,給人如見其物的真實感覺。這裏就涉及到一個“觀察”問題。觀察是寫作的前提條件,隻有深刻了解要狀的植物,看它的整體形狀如何,各個部位,如根、莖、葉、花、果實的狀貌是什麼樣的,氣味如何,它對陽光、土壤、肥料和水的需要如何等,但也不需要麵麵俱到,要抓住最能反映植物特征的部位寫;同時,寫作的時候,要注意展開聯想,巧妙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以使所狀之物生動逼真、栩栩如生。

二、狀植物作文的寫法指導

1.整體勾勒直觀形象

狀物,就是要把物描寫出來介紹給讀者。因此,首先要給讀者以直觀性。也就是說,要把所描述的物,給讀者以真實的形象感——看了你的文章,讀者就像看到具體的物一樣。這就要求把物的外形,準確地勾勒出來。勾,就是畫出輪廓;勒,就是刻,刻畫。狀植物,就要從大處著眼,把植物的大體形象輪廓刻畫出來,給讀者以比較準確的印象。如果隻盯著細部,“隻見樹木,不見森林”,顧此失彼,讀者對所介紹的植物的印象肯定是支離破碎,缺少整體感的。請看《我最愛的“刺刺球”》一文:

我最愛的“刺刺球”

我家有一盆仙人球,綠綠的圓球,渾身長滿了金針一樣的小刺兒。它沒有百合花那麼婀娜多姿的美麗,也沒有水仙花撲鼻的芳香,可是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我對它異常的偏愛有加!

仙人球的形狀猶如一個奇形怪狀的球,交錯著一根根如針尖似的刺,三五個一紮堆布滿了全身,武裝自己,像一個威武的小刺蝟一樣,保護著它誘人的身體。如果你情不自禁地想撫摸它一下,你的手指一準會被它紮得鮮血直流。我真納悶,為什麼不叫“刺刺球”呢?

我家的“刺刺球”雖然沒有沁人心脾的香味,沒有華麗的外貌,但它頑強的生命力以及它堅強不屈的精神,深深的讓我喜歡上了它!有一次,妹妹不小心把它碰落到了地上,它那賴以生存的泥土摔得四分五裂,媽媽隨手把它再次插入泥土裏,澆上一點水,它就這樣頑強地活下來了。如果你想養它,切一片隨意插在哪裏,它都會好好成長,並且還不用給它時常的澆水。

自從我們養了“刺刺球”,可沒少“虐待”它。上次我們一家去旅遊,好幾天都沒人照看它,我還擔心它等不到我回家就會奄奄一息了,然而等我回家一瞧,它卻依然的生機勃勃,渾身的小刺還是那樣的剛勁。看吧,它不會浪費我很多精力,卻能默默無聞地活著。

仙人球的作用可大了,這不起眼的小東西它還能止血呢,如果有的小朋友不小心弄破了手,出血了,就切一片敷在傷口,血就會止住,神奇吧!

被我這麼一說,你是不是心動了,喜歡上它了吧,那有空就來我家移植一盆吧!

要做到準確勾勒,必須把握住整體。小作者首先告訴我們刺刺球的大致形狀、模樣、整體色彩等——“綠綠的圓球,渾身長滿了金針一樣的小刺兒”,做到了把握整體。然後再運用聯想摹狀:“仙人球的形狀猶如一個奇形怪狀的球,交錯著一根根如針尖似的刺,三五個一紮堆布滿了全身,武裝自己,像一個威武的小刺蝟一樣”,由於整體勾勒直觀,把抽象的刺刺球具體化、真實化起來,這時,我們眼前就仿佛擺著這盆“刺刺球”了。

刺刺球的形狀、結構等相對於別的植物來說是簡單的,所以不要幾筆就寫完了。而小作者並沒有僅停留在這個角度上,他的筆觸延伸到了“質”——刺刺球的品質——生命力的頑強上,並作為文章的重點來闡述,這就很自然地提升了文章的立意。

2.寫清自己的感覺

寫好植物,一定不要忽略了作者自己的感覺,感覺是寫好植物狀物的決定因素。感覺包括用眼看,用手摸,用鼻聞,用舌嚐,用耳聽等,寫出植物的色、香、味,寫出植物的聲響、形態、動感,寫出植物的立體感。尤其是要重視我們視覺中植物的外表美、色彩美、動態美。請看《荷花池》一文:

荷花池

剛到小公園的荷花池,就聞到一陣清香襲來。放眼望去,隻見一片片荷葉像是碧綠的大玉盤,中間高舉著一支支荷箭和幾朵嬌豔的荷花呢!此情此景,我想起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

還沒到盛夏,荷花開得並不多。可荷花的姿態卻各不相同。有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那飽滿的花骨朵矜持地搖曳著自己的希望;有的花朵已經完全展開,花蕊像一簇流蘇,閃耀著金燦燦的笑容,花瓣是粉白粉白的,讓人賞心悅目。

坐在台階上,我悠然自得的欣賞著美景。突然,我被一間“綠屋子”吸引住了,那幾片荷葉高低不同,錯落有致,正好組成了這麼一間可愛的“綠屋子”。風一吹,荷葉一晃,一隻白色的大水鳥撲棱著翅膀從“綠屋子”裏飛了出來,嘴裏好像還有一條小魚呢。我追著它跑,追累了,我坐下來休息,白色的水鳥又“呼”地一聲飛回了“綠屋子”。我悄悄地走過去,生怕驚動了它,可是水鳥太機靈了,“嘭”一下又閃電似的飛走了。

玩夠了,我和媽媽坐在台階上休息,享受著這大自然的美景。白楊樹在風中唱著動聽的歌,一陣風吹來,一望無際的荷葉隨風起舞,它們像是害羞似地遮住了臉,露出綠茸茸的背,又像是大海中那一層層的波浪,我仿佛也置身於這綠色的海洋。

那隨風起舞的荷葉,半身側翻,正好遮住了荷花,不讓它受一絲的風吹雨打。這讓我想起了媽媽,對呀!媽媽不就是那堅強的荷葉嗎,而我則像一朵柔弱的荷花……哦!正是媽媽對我的無限嗬護,才讓我這朵荷花開得更美、更豔。

這美麗的荷花池,給我無限遐想……

《荷花池》有著自己的特色,作者很注意寫自己的感覺。一是選準色彩詞,形象真切地進行描繪。如荷花的花瓣“粉白粉白的”,花蕊“像一簇流蘇,閃耀著金燦燦的笑容”,荷葉像“碧綠的大玉盤”等,畫出了一幅色彩豔麗的畫麵。二是寫出聲響,使文章產生立體感。如寫那隻水鳥的飛與落,用了“撲棱”寫飛起的從容,用“呼”寫飛回的迅速,用“嘭”寫飛離的驚惶。三是寫出嗅覺。同樣是花兒香,有的清淡,有的悠遠,有的濃鬱,有的深幽……這裏注意了荷花的特色,如“剛到小公園的荷花池,就聞到一陣清香襲來”。四是寫明形狀。小作者的文筆不錯,如荷葉像“大玉盤”,“中間高舉著一支支荷箭和幾朵嬌豔的荷花”,“那飽滿的花骨朵矜持地搖曳著自己的希望”,展開的花朵“花蕊像一簇流蘇”等,形象感都比較突出。五是寫好動感。如“高舉著一支支荷箭”,動中有靜,形象貼切;“花骨朵矜持地搖曳著自己的希望”,這是風中的動感,頗有詩意;“荷葉一晃,一隻白色的大水鳥撲棱著翅膀從“綠屋子”裏飛了出來”,這是衝蕩的動感,栩栩如生。這些感覺,為文章增添了色彩。

3.寫好植物的動態

植物是大自然的驕子,它的形態有動有靜。正是動與靜的描繪,才活畫出了植物的風姿綽約。對靜態和動態的景物,通常是直接寫它的靜態或動態。還可以用對比襯托的方法,把靜動兩者結合起來,以靜寫動,或以動寫靜。我們常說的“靜得連繡花針落在地上都能聽見”,“此時無聲勝有聲”,就是這種以動寫靜,以靜寫動的描寫方法。我們注意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把植物的形象寫得更鮮明、更生動、立體化,從而增強文章的整體感染力。請閱讀《淩波仙子——水仙花》一文:

淩波仙子——水仙花

“得水能仙天與奇,寒香寂寞動冰肌。仙風道骨今誰有?淡掃蛾眉簪一枝。”

吟誦著宋代詩人劉邦直的詩句,我不禁懷念起寒冷的冬天裏那一縷縷濃鬱的芳香,那一朵朵聖潔的嬌豔。

水仙花開放在春節前後,她象征著思念,代表著團圓。每年的春節前,媽媽都會買幾株水仙花頭帶回家養。剛開始,我還以為媽媽帶了幾個白白胖胖的蒜瓣回來,誰知媽媽拿來一個小花盆,裏麵裝一些五顏六色的鵝卵石和清水,再把蒜瓣簇擁在鵝卵石的中央。我疑惑地問:“媽媽,你把蒜瓣放水裏幹嘛啊?”媽媽莞爾一笑:“傻孩子,這不是蒜瓣,是水仙。”我還是很疑惑:“水仙?我怎麼看著像是剛剛發芽的大蒜?”“對啊,水仙是石蒜科,水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曆史,是我國傳統名花之一。”媽媽為我耐心地講解著。

我細細地觀察著這幾株水仙頭,它們好似一個個白白嫩嫩的小娃娃,你擠著我,我挨著你,頑皮嬉戲在一起。它的根部有許多黃褐色的胡須,頂部伸展著幾片肥肥嫩嫩的葉片,碧綠碧綠的,活脫一個個蒜瓣剛剛發芽的樣子嘛。

過了十多天,水仙頭上長的綠苗越來越高,真是一天一個樣,青翠欲滴的葉片呈現出勃勃的生機。一個星期後,白嫩的鱗莖裏抽出好幾條嫩綠的枝幹,枝頭探出幾支淡綠色的小花苞,一個個含苞待放的小花苞,就像一個個羞澀的小女生,還未開口就已經羞彎了腰。

幾天後的清晨,房間裏飄蕩著一縷縷清淡的芳香,水仙終於開花了,像一幅掛在案頭的水墨畫,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那香味一直流淌到心底,透著絲絲的清甜,讓人如醉如癡。一個個嬌嫩的花朵,仿佛高雅婀娜的仙子扭動著嬌美的身姿,三五個聚成一簇,像是在竊竊私語。花朵中間的花冠是雅黃色的,像一個個金燦燦的小碗,搖曳著一叢鵝黃的花蕊,“小碗”外麵合圍著六片潔白的花瓣,每一片花瓣都是蜜桃形狀的,顯得晶瑩剔透,整體看起來像一個個聖潔的仙子,純潔高雅,嫵媚動人。怪不得它有淩波仙子、金銀台、玉玲瓏、姚女花、儷蘭、雪中花之稱呢。傳說水仙花是天上的淩波仙子的化身,這讓我對水仙花又有了幾分敬意。

水仙花盛開在寒冷的冬季,它不畏嚴寒,沒有太多的需求,隻要清水一盆,而帶給人間的卻是一份生機和溫馨。

寫靜態比較容易,寫動態要借助一定的手段。這篇文章采用的是以動寫靜的手法,動態寫得好,便使水仙的形象搖曳生姿,活靈活現,從字裏行間亭亭玉立了起來。如,寫水仙頭放進水裏後,本來是靜物,卻采用了動寫的方式,“一個個白白嫩嫩的小娃娃,你擠著我,我挨著你,頑皮嬉戲在一起”,這裏的“擠”、“挨”、“嬉戲”等動作,給人的感覺是多麼可愛、活潑、生機勃勃。寫花蕾欲綻的狀態,用了“枝頭探出幾支淡綠色的小花苞”,一個“探”的動作,把花兒爭相開放的欲望和好奇心表達得多麼生動、形象、逼真。而寫花兒開放時,用了“扭動著嬌美的身姿,三五個聚成一簇,像是在竊竊私語”,把花兒比喻作仙子,“扭動”、“聚成”和“竊竊私語”的動態,很有效地表現了水仙花的嬌美可人。小作者以動寫靜,成就了這篇小作文。

4.進行合理的聯想

沒有聯想,就沒有作文。寫狀植物作文也需要合乎情理的聯想。因為聯想可以化抽象為具體,變陌生為熟悉,使情感得到更充分的表達。當你感到沒有內容可寫時,或者對一個事物很難用一兩句話表達時,怎麼辦?其絕招就是:請聯想來幫助。聯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想象是虛構、創作,把無想成有,如童話、看圖作文)。運用聯想要做到:合情合理,扣緊觀點,聯想必須具有兩件以上的事物。聯想的連接詞一般有:像、好像、仿佛、如、宛如、好比、似、好似等。我們以《歐風園的鬱金香》為例文,來說一下狀物的聯想問題:

歐風園的鬱金香

按照我和媽媽的約定,星期六下午,我們一起去人民公園看一年一度的歐風園鬱金香花展。

歐風園大門敞開著,原來今年的鬱金香花展是免費開放。透過穿梭的人群放眼望去,園內綠色造型壁上的十一個黃色大字“鄭州第十四屆鬱金香花展”格外醒目,園裏花香四溢,遊人如織。

大樹下、山坡旁、草坪間,到處都是紅的、黃的、白的、紫的、粉紅的……鬱金香,爭奇鬥豔、搶眼引人。那紅色的“阿波羅”,正燃燒著一團團火焰,熱烈奪目;那“白色的夢”,像雪片潔白無暇,晶瑩可人;那“金色牛津”、“王朝”、“黃普瑞斯瑪”像一個個的帥氣小夥,黃得亮豔;那“阿波羅美女”、“侍女”像是一個個俏麗的舞女,粉裏透妍……如果說純色的鬱金香讓人讚不絕口的話,那多色的鬱金香更讓人駐足流連,粉裏有白、白裏裹綠、紅裏透黃、黃裏含紅的花姿,顯得那麼妖嬈。白裏透黃的“蜜月”,身披輕紗,嬌羞地靜立著;紅紫一體的“藍英雄”,身披血色戰袍,正馳騁在沙場;紅黃相間的“鸚鵡”,一隻隻展翅欲飛……組成了一幅多彩的畫麵。

忽然,我有種被美味誘惑的感覺,不由得使勁地咂了一下嘴唇,“那塊地上怎麼有那麼多葡萄,難道是剛培育出來的新品種?”帶著滿腹的疑問我跑了過去。走近一看,才知道原來那並不是葡萄,而是被稱為“亞美尼亞”的葡萄風信子,它的花朵是一簇簇的,每個花朵就像一個紫珠,成簇的組在一起像極了一串串倒掛的葡萄。那串串紫珠上的粉蕊,竟把蜂蝶也招惹得采上撲下!

一片片花海旁,許多手拿相機的攝影愛好者,蹲著、臥著、側身,不停地按動快門,許多手拿畫夾或寫生本的美術看好者,坐著、站著、單腿跪地在妙筆描繪美麗,許多遊人禁不住花香的誘惑,躬下身子,使勁吸動鼻翼,嗅聞著沁人心脾的淡淡清香,還有更多的人在擺出各式各樣的造型與花合影。

整個歐風園裏不是遊人被鬱金香所陶醉,就是鬱金香為遊人所癡迷。我簡直有種分不清自己是鮮花還是遊人的感覺,因為我置身於歐風園的花叢和遊人之間。

如果學會了聯想,就會有寫不完的生動。例1:“那紅色的“阿波羅”,正燃燒著一團團火焰,熱烈奪目;那“白色的夢”,像雪片潔白無瑕,晶瑩可人”一句,使用了相似聯想。前者是暗喻,後者是明喻,由“阿波羅”的火紅聯想到“火焰”的熱烈,由“白色的夢”的潔白聯想到“雪片”的晶瑩,使平淡的事物生動了。例2:“白裏透黃的“蜜月”,身披輕紗,嬌羞地靜立著;紅紫一體的“藍英雄”,身披血色戰袍,正馳騁在沙場;紅黃相間的“鸚鵡”,一隻隻展翅欲飛”句,屬於比擬聯想,把花當少女、將士和鳥來寫,渲染了花兒的繁華多樣。例3:“我有種被美味誘惑的感覺,不由得使勁地咂了一下嘴唇,那塊地上怎麼有那麼多葡萄”句,是由“味”聯想,就是由事物的氣味引發的聯想。小作者由“美味”而聯想到了“葡萄”,這就使文句產生了磁性。例4:“它的花朵是一簇簇的,每個花朵就像一個紫珠,成簇的組在一起像極了一串串倒掛的葡萄”一句,使用了由“色”聯想,流露出作者對花兒的愛憐。例5:“整個歐風園裏不是遊人被鬱金香所陶醉,就是鬱金香為遊人所癡迷。我簡直有種分不清自己是鮮花還是遊人的感覺”則使用了相關聯想,強調了二者關係的密切。我們由此可以看到,展開合理的聯想,就能把所狀之物寫得絢麗多姿。

5.融入真摯的感情

“情是文之經,辭是文之緯”,就是說,感情是文章的中心和線索,詞句則是表達中心的內容和形式。我們在描寫植物的時候,也要寫出對植物的思想感情的變化,隻有帶著自己真摯的感情去描寫其特點,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有情趣,有味道。因為單純的狀物隻會使文章平淡無味。怎樣帶著感情狀物呢?我們通過《小區裏的菜園子》來解說一下這個問題:

小區裏的菜園子

在我們小區有一個地方,那裏很少來人問津,卻有一片肥沃的土地。不知是誰發現了這裏,小區閑暇的爺爺奶奶們就開始在這裏種菜,勤快的雲笛兒的媽媽也參與進來了。

今天,我無意間路過那裏,看見的是一片綠色。心生好奇,走過去看了個究竟,我很驚訝——這裏種的植物不知何時已經長滿了地麵,而且又這麼茂盛!瞧!雲笛兒媽媽的菜地裏,一個個黃瓜穿著護身符,掛在綠油油的藤上。就像一個可愛的小寶寶。我伸出小手,輕輕撫摸著它們,感覺紮紮的。原來,小小的黃瓜也有他的盾牌呀!

接著,我把目光又轉向了阿姨家種的豇豆。阿姨大概是好久不來菜地了,也大概是忽略了這塊地。豇豆都快老了,一根根垂著,遠處看,就像豇豆組成的迷你瀑布。它們一個個都是嫩綠色的,一尺長左右,身材那叫個苗條啊!和本大姐有一拚了。當時我就想,這些豇豆跳起舞來會不會和我一樣優美呢?媽媽見豇豆這麼多,阿姨最近也沒來摘,怪可惜的,就招呼我和她一起摘了一把。這種感覺那叫個“爽”,比QQ農場偷菜過癮多了!

哇!阿姨怎麼還種了這麼多青茄子?這些茄子挺著大肚皮,隱藏在那一片片大葉子下麵。喲,他們可享福了!不怕風吹日曬和雨淋,倒是把人家葉子給害苦了。我用手將葉子撥開,突然有一種奇特的感覺——我用手托起一片葉子,突然感覺這上麵好像長了一層毛毛。我用手輕輕地捏住它,一股涼絲絲的感覺傳到了手指上。這是多麼奇妙呀!在將葉子撥開之後,我看到了一個大青茄子。它上麵細細的,到下麵卻是越長越肥,就像一個大腹便便的孕婦。那它的兩條腿呢?哈哈,一定是被身子壓爆了。一個個茄子吸引著我,媽媽順手摘了一個。哈哈,回家炒盤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