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有無在產品和服務上更好的供應商。
e質量、價格、供貨及時、服務的考核(由各部門驗收員/保管員評分)。
質量分=40×((總批次—因質量退回批次)/總批次);
價格分=30×((總批次—因價格退回批次)/總批次);
供貨及時分=20×((總批次—因供貨不及時退回批次)/總批次)。
服務態度分評判標準為:
a交貨單據不符扣1分;
b數量和質量與預訂不符扣2分;
c送貨人或供應商態度惡劣扣2分;
d包裝不良或混料扣2分;
e經警告而未能及時糾正扣1分。
●考核結果
對於具備以下條件者,可視為合格供應商:
a三證齊全且未超過有效期。
b在產品和服務上無更好的供應商。
c經各部門驗收員評分在70分以上且質量分不少於30分。
對於下列供應商可提出書麵整改意見,要求進行限期整改:
a三證不齊全或已超過有效期。
b在產品和服務上有更好的供應商。
c經各部門驗收員評分在60~70分之間。
對於下列供應商取消供應資格:
a在限定期限內未整改好。
b經各部門驗收員評分低於60分。
c在服務的過程中經相關部門確認有重大質量問題者。
考核不合格的供應商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辭退、限期整改等方式處理,並在《合格供應商名錄》中予以除名。
5.供應商檔案的管理
●采購部建立合格供應商檔案,其內容包括:
a《合格供應商名錄》。
b《供應商評估表》。
c《供應商考核表》。
d保存合格供應商的營業執照複印件、產品合格證複印件、衛生許可證複印件及其他資質證明材料。
●各餐廳應備有《合格供應商名錄》、《供應商異常情況登記表》。
●質監部應備有《合格供應商名錄》,以便監督考核所用。
第二節采購要點和技巧
129.貨源選擇與采購的要領有哪些
在貨源選擇上有很大的差異性,如中餐、西餐、速食等等,所販售的菜式都不盡相同,故其所需之貨源、規格、品種亦各有其特殊的要求,以下謹將貨源區分為5大類,就其共性加以分析。
1.機具設備類
科技不斷進步,餐飲業也是如此。現在有很多性能不錯的貯存或操作機具,可有效地提高產能、減少耗損,餐飲經營者應多加利用。但這類采購因單筆采購金額很高,購入後的使用期限很長,故采購前多方打聽及了解極為必要。在選擇上須考慮其效率、耐用度、操作方便性、安全性及供應商的售後維修能力。價格的高低雖然重要,但售後維修更重要。
2.食品生鮮類
此類物品包括各種肉類、海鮮、蔬菜、水果等等,除了西式速食業外,此類原料多為餐飲業最主要的采購商品,也是采購人員最大的挑戰所在。食品生鮮類物品的供應選擇,除了要把握住采購三要素:價錢低、品質高、服務好,更必須注意市場的動向、供應商即時供貨的能力及新鮮度的確保。
3.冷凍食品類
此類物品與生鮮食品類大致相同,但因其貯存方式不同,而在供貨來源上也不相同。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度發展,冷凍食品因具有方便性,普及率愈來愈高,餐飲業也大量使用,尤其是西式速食業,此類物料更是其食材的大宗。
冷凍食品的方便性,在於其保存期限較長,且多經過初級加工。然而此類食品因須經過工廠加工,故在選擇此項物料時,除就物品本身品質加以考慮外,對其工廠的生產流程,甚至對其貯存及配送的設備與作業流程,須仔細比較,再決定是否采購。
4.調味品類
此類物料指的是油、鹽、醬油、糖、南北貨配料等,是因其非生鮮物料,保存期限較長,且多有品牌規格可依循,在貨源的選擇上,可就廚房使用者的需求,再依一般采購原則處理即可。
5.非食品類
此類物品指的是如筷子、刀叉、餐巾紙等各種營業上需要用到的物品,此類貨品種類繁雜,但用量多半不大,在選擇貨源時,市場上有一種專門集合各類餐飲用品的專業公司可供參考。
當然采購人員亦可自行評估本身各項用品的用量,可考慮直接向上遊的廠商采購,以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
130.蔬菜類食品選購的要點有哪些
●胡蘿卜:頭尾粗細均勻,色紅而堅脆,外皮完整光潔,並具充足水分者。
●白蘿卜:頭尾粗細均勻,色白表皮完整細嫩,用手彈打具結實感。
●馬鈴薯:表皮潔淨完整,色微土黃,水份充足無芽眼。
●筍:筍身粗短,筍肉肥大,肉質細嫩。
●茭白筍:色白,光滑肥嫩,切開後沒有黑點。
●洋菇:蒂與基部緊鎖而未全開放者,呈自然白色,若過分潔白,則可能添加瑩光劑。
●洋蔥:表皮有土黃色薄膜,質地結實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