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丈夫張先進正在常德市衛校進修。兩個年輕人走後,胡雪霜就帶著兒子獨自堅守在水文站,一個人挑起全站的工作重擔,頑強地挺過了20多天。
1998年,胡雪霜加入了黨組織,從此,她對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由於地處偏遠,所市水文站留不住人,分來的青工因為一些現實原因不很安心。年輕人希望的環境和條件,胡雪霜無力滿足,她隻能耐心地做些開導,隻能在生活上給予更多的關懷。她帶領大家在房前屋後開荒種菜養雞喂鴨,每餐把夥食盡可能搞好。她像慈母般幫年輕人縫縫補補,把衣服洗得幹幹淨淨。有人生病,她就將藥品和茶飯送到手邊。有人情緒低落,她就像大姐姐一樣促膝談心,幫助打開憂鬱的心結。
身材高大的小劉是個中專畢業生,來到站裏,實在耐不住寂寞,就經常跑到很遠的鎮上去打牌。胡雪霜就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還這麼年輕,不要浪費了青春啊,再學點知識,將來肯定有用的。小劉聽了胡大姐的話,參加了函授學習,獲得了大專文憑,後因特長調到了張家界水文局,後又攻讀了本科。
還有一位湖南水校的畢業生,分配下來後對環境很不適應,有一次苦悶至極,就在宿舍牆壁上刻下四個大字“所市監獄”。胡雪霜發現他雖然性格內向,但很有才華,尤其是專業知識過硬,技術水平很高,就正麵鼓勵他,隻要努力工作,做出成績,調動和提拔的機會肯定會有的。年輕人聽了站長的話,憑著自己的天賦,真的很快就幹出了成績,被評為全國水文係統先進個人,現在已調至上級機關得到重用。
男人是泥,女人是水。在男人麵前,女人往往是柔弱的,是應該得到嗬護的。但胡雪霜從不把自己看成女人,髒活累活總是搶著幹,雙手雙腳早已被磨礪得又粗又糙。在她手下工作過六年的匡永清感慨地說:“胡站長處處帶頭,一周七天,她總是給自己安排四五天值夜班。每次搖纜車測流量,她總是搶在前麵,比我們男同誌都搖得快,真的令人佩服!”
04、付出
1999年的一個夏日夜晚,天上星星閃爍,地上草叢中傳出陣陣蛙鳴。胡雪霜踏著一級級熟悉的台階,去河裏觀測水位。剛走到一個拐彎處,她猛然感覺腳踝處一陣鑽心的疼痛。她急忙用手電一照,一條花白相間的毒蛇急速溜進了草叢。幸虧當時丈夫在家。張先進一邊為妻子處理傷口,一邊說:“這叫百步蛇,意思是被它咬了不出百步就會死人。我要是不在家,你今天就小命難保了。”
這件事對張先進觸動很大。妻子工作認真,愛崗如命,讓他很感動。但兩人長期分居,自己作為一個大男人,不能守候、嗬護自己的女人,他感到內疚。
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心醫院要在麻納口村新開一個診所。張先進立即找到院長請求,承包了這個距水文站隻有5華裏的小診所。
從此,張先進就始終陪伴在妻子身邊,夜裏陪她看水位,測流時幫她搖絞車,一搖就是10多年,完完全全成了水文站一個不領工資的義務工。
所市水文站處在雷擊多發區,平時隻要刮風下雨,就要將站裏所有電器的插頭都拔出來。
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大雨滂沱,河水猛漲。胡雪霜立即穿好雨衣,下到河邊觀測水位。當她返回時,才隻上得兩三級階梯,一道刺眼的閃電就劃破黑沉沉的夜空,緊接著一聲巨響如炸彈般在頭頂爆響。胡雪霜在不知不覺中便倒在了石梯上,瞬間不省人事。
此刻,丈夫張先進正在站裏幫妻子搖絞車,見妻子下河看水位很久都不見回來,心裏有些蹊蹺,一種不祥之兆隨即而來。他立即放下手裏的活,直奔河邊而去。當他發現倒在地上的妻子時,上漲的河水已經漫過了胡雪霜的大腿。隻要慢來兩三分鍾,昏迷的妻子就會被洪水衝走。
2003年6月24日,這個日子,胡雪霜和張先進都不會忘記。這天晚上,暴雨就像從天空潑下來,打傘出門連眼睛也無法睜開,僅僅2個小時,渫水河就超過了警戒水位。
憑著以往經驗,胡雪霜立即意識到將麵臨一場特大洪水的襲擊。當時站裏隻剩一名青工。胡雪霜立即到附近請來一位村民幫忙搖絞車,隨即又打電話到丈夫的診所,叫他馬上趕來支援。
村民來了,丈夫來了,連老父親也從麻納村冒雨趕來了。
人員到齊後,胡雪霜立即進行分工,落實各自的任務。
水文人心裏都清楚,麵對這樣的特大洪水,一旦漏測洪峰數據,將留下永遠無法彌補的損失,這也是水文人的恥辱。
洪水飛速上漲,不久便將站裏埋設的最高水尺樁淹沒了。胡雪霜趕緊和大家埋設一根臨時水尺樁。很快,這根臨時水尺樁也被飛速上漲的洪水淹沒了。接著又打下第二根水尺樁。不到半小時,新埋的第二根水尺樁又被洪水淹沒。無奈之下,胡雪霜隻好指揮打下
第三根臨時水尺樁。
洪水還在一個勁地往上湧。湍急的激流中,笨重的“鉛魚”都差點被衝走。根據測驗規範,洪水上漲越快,測流頻率應越高,他們絲毫不敢懈怠!整整兩天,大家都沒合眼,連續測流40多次,終於準確地測到了所市水文站建站以來最高洪峰水位數據18.16米,還測到渫水河在8小時之內上漲14.96米,最大流量為4800立方米每秒,是1935年以來最大的洪水。
由於所市水文站及時提供了準確的水情信息,對下遊的防汛調度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使洪災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點。
洪峰終於過去,張先進拖著疲憊的身子趕回診所。然而,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診所不見了,隻剩下一堆斷壁殘垣。他苦心經營花光積蓄買來的6萬多元藥品,一夜之間就被洪水化為烏有!
張先進傷心難過,好多天一句話也不說。
胡雪霜安慰他說:“一個男子漢,氣量大一點。診所垮了可以再建,藥品沒了可以再買。如果錯過了這次洪峰測量,那就一輩子也無法挽回了。”
05、奉獻
由於所市水文站下遊7公裏處建起了一個水電站,聳立在懸崖峭壁之上的所市水文站,終於在2008年12月31日完成了曆史使命,新的站址遷到了渫水河下遊20裏處。
從1990年踏入水文門檻,胡雪霜沿著這222級石梯來回奔走了19個春秋。有人為她做過統計,19年間,她攀爬了1000多萬級台階,路程可繞地球一周還綽綽有餘。
站裏的資料,從她當站長的第二年起,年年都被評為優秀。
從建站開始,一批又一批年輕職工來來去去如匆匆過客,唯獨在這裏堅守下來的就是胡澤華和胡雪霜父女。
胡雪霜總覺得欠家裏人太多。她欠丈夫很多,欠兒子也不少。因為工作,後來她索性將兒子丟給了父母,自己很少管教,兒子在縣城讀書6年,她隻去開過一次家長會,就連兒子高考前夕也無法去關心和陪伴。
虧欠最多的還是父親。胡雪霜常說,沒有父親的嚴厲,就沒有她的成長;沒有父親做榜樣,就沒有自己的成績。父親在晚年患上肺癌,可他拒絕去任何大醫院檢查治療。他不願單位為他承擔太多醫療費,總說女婿就是醫生,有女婿治療就足夠了。他一輩子從沒向組織提出過任何個人要求,去世時才72歲。每當說起父親,胡雪霜至今仍泣不成聲。
長年累月超負荷的緊張工作,使胡雪霜患上了嚴重的甲亢病;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泡在水裏,她染上了嚴重的風濕病。她一頭青絲開始長出白發,她圓潤的臉龐現出皺紋。她將青春完完整整地獻給了水文事業。她先後獲得了全省水文係統“十佳站長”和“全國水利係統先進工作者”稱號,當選常德市第五次黨代會和湖南省第九次黨代會代表,還獲得“湖南十大傑出女性”稱號,成為全省水文係統1700多名水文職工的榮耀和驕傲。
現在,組織上已將年屆50的胡雪霜調入機關工作。然而,那個屹立懸崖的哨兵,那尊監測渫水的河神,那朵傲立雪霜的臘梅,將會一直留在湖南水文人的記憶裏。
(執筆:羅欣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