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泰國(5)(2 / 3)

雖然我在這裏窮盡詞彙做出了如上這般詳細的描述,甚至都有些旅行指南的味道了,卻仍然很難讓沒去過那裏的朋友想象這條能容下1000多個流動攤點、400多家旅館和100多條小巷子的考山路的真實模樣。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得到的會是什麼。”我想,用阿甘的這句話來形容考山路的生活和迷失再貼切不過。考山路的故事每時每刻都在更新——東邊的街道口來了一對倒賣他們橫跨歐亞大陸旅行紀念品的德國情侶;據說考山路其中一個巷子裏的馬殺雞姑娘昨晚愛上了一個帥氣的馬來西亞背包客;第六條小巷門口的那家酒吧,今天來了一個為了實現環遊世界的夢想而義演籌款的花式足球藝人……每一天,生活在繼續,故事在發展,似乎唯一保持不變的隻有考山路上那關於旅行的味道。

最好吃的芒果飯

曼穀的日子總是格外的悠閑,對於一個吃貨來說,尋找食物往往比尋找景點來得簡單。我一直喜歡路邊的大排檔,好吃不貴還包羅萬象,最主要的是還可以冒充當地人。

芒果飯就像曼穀的一個甜品地標,幾乎所有去過泰國的朋友都會對芒果飯讚不絕口。去曼穀得吃芒果飯,這就好比去長沙得去吃臭豆腐,到了廣州得吃燒臘,到了北京得吃烤鴨。

作為一個吃貨,我在泰國選擇下榻的地方自然也是覓食方便之處,這一次住的地方在素坤逸的一個國際青年旅舍,此地乃是吃貨的風水寶地,因為旅社的外麵一到晚上就有許多地道的泰國美食。

第一次吃到芒果飯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馬上跑回青旅館借著wifi發一條微博,然後告訴全世界的朋友,這是我從出生到現在吃過的最好吃的關於芒果的東西。我站在攤子前麵看了好久老板的手藝,最後老板都不好意思了。

芒果肉隻取最中間最細嫩的部分,不會太澀也不會有果渣。糯米飯用椰汁煮熟。然後淋上椰漿。椰漿裏放了鹽反而襯托出糯米的香糯,最後撒上炸過的糯米,入口後香、脆、軟。糯米的那個層次感好吃到無以言表。

作為一個好奇心十分強臉皮也十分厚的吃貨,吃完之後我一直端著相機站在攤位旁邊,最後老板臉紅了,為我演示了一遍芒果飯的製作過程。

這種飯用的不是普通的米,而是糯米。糯米在泰國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就是黏米。泰國和中國一樣,是一個以大米為主的國家。在國內的時候我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不管是吃什麼我總會在最後對老板說,“來一碗米飯”。對我而言,一頓不吃米飯的人生似乎是不完整的。

老板先打開電飯鍋,把一些椰子片和椰汁丟進飯鍋之中,還不時朝我的鏡頭笑笑,然後豎起大拇指指指自己的攤子。蒸熟的黏米飯放在容器中後,再把用米湯和椰汁煮成的醬汁淋在米飯上,最後撒上炸得香香脆脆的香米,鋪上兩個大芒果,這樣一道芒果糯米飯便新鮮出爐了。

然而對於一道食物來說,最困難的往往不是製作的過程,而是給食物取一個恰當的名字。就像在中國有一道菜叫“童子雞”,而在許多餐館的英文菜名裏卻變成了“沒有性生活的雞”,看到這樣的菜名老外還不雲裏霧裏的呀。

於是,在這裏我又做了一件造福億萬同胞的事情,我拿出自己的筆記本,在紙上寫下“宇宙無敵超級好吃椰香芒果糯米飯”十五個漢字並囑咐老板,下次遇到和我一樣的人,一定要拿出這張紙片。

當然,我對芒果飯的追求還不止於此。在之後的旅行中,無論在清邁還是在檳城隻要是看見芒果和黏米飯放在一起我總會不由自主地點上一份。但這種事情一直讓我十分苦惱。看著人家的餐牌上有許多我聞所未聞的名字,而我1.5L的胃容量往往在一份芒果飯之後內存不足,於是為了避免點菜的大姐對我產生厭煩情緒,我往往在這個尷尬的時候會對老板說“再給我一份芒果飯”。

所以,到了最後對於芒果飯的熱愛簡直讓我懷疑,在芒果飯麵前我的大腦是否已經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到現在為止,到底吃過多少份芒果飯我已經記不得了。本著“沒有最好隻有更好”的吃貨精神,我在泰國本應該嚐試更加多樣的甜品,隻是在“新鮮感”和“太好吃”麵前,我敗給了泰國的芒果飯。

很多時候,選擇太多反而成了一種麻煩,因為這些選擇隻能讓我們在抉擇的時候更加困難。就像麥當勞的那句口號一樣:“更多選擇,更多歡樂”。而當我真正站在琳琅滿目的點餐台前時,我隻能無奈地說:“給我來一個雙層牛肉漢堡。”因為這是一種最保守、最安全的習慣,但我最怕生活中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明明知道事情發展中會有眾多變故,而自己卻又往往輸給了習慣。

日本餐館

裏的10年招牌居然是“中華炒麵”

曼穀最後的日子變得格外悠閑,對於一個吃貨來說最快消磨時光的方式也莫過於逛完了所有該去的地方後,在剩下的時間裏用嗅覺去發現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