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林徽因雖深愛著誌摩,但家庭的背景以及教養還是使她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她毅然跟隨父親提前回國,離開了他。後來,歸國的徐誌摩在回憶起這段往事時,說:“那一年,我一個人回。”其淒涼傷痛讓人聽得心絲絲的涼。
等徐誌摩回國,林徽因已與梁思成訂婚。雖然如此,徐誌摩仍不放棄,甚至在林與梁因車禍,感情已經發展到密切階段,還闖入兩人圈子,出於無奈,兩人不得不用英語在門上貼了一張紙條:“戀人想單獨在一起。”這時,徐誌摩才知趣地離開。
梁上君子與林下美人
1921年秋,回國的林徽因。看著久違的故園,想著又可以進培華女子中學讀書,心裏有說不出的激動。而此時,她的心裏亦有泛起了漣漪,因為她愛上了一個人。
即,和她終生廝守走過漫漫一生的男子,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出生於書香門第的世家,其父就是維新派的領袖、文學巨匠梁啟超先生。梁啟超與林長民同是維新人士,也是誌同道合的朋友,更是民國政府的同事。
如此算來,兩人可謂是兩小無猜。林徽因喜歡和梁思成在一起,他們無論是出身教養還是文化構成都很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們的交流十分默契,以至許多年過去後,成為中國建築學界的權威專家的梁思成,在談起他最初為什麼選擇搞建築時,竟說是為了徽因。
梁思成是十分憐惜冰清玉潔、口齒伶俐的林徽因的。他就像一個宏大的結構和支撐,和著靈動若飛簷的林徽因,組合成的一個完美的藝術品。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雙方家長有意成全這對“金童玉女”,但他們並沒有自作主張地“包辦”。他們的感情是自然發展、水到渠成的。那時,林徽因和母親居住的小院有一架紫藤,梁思成常到這裏來找她。很多次,在林徽因家的那棵紫藤架下,他望著林徽因,滿懷深深的喜悅。他發覺,對麵前的這個女子,不僅僅是情愛,而更多的是欣賞、是珍愛。
他們傾心地交談,靜靜地相守,使得那時的林徽因,整個人都沉浸在愛的幸福中,她第一次知道,真正的愛可以讓心變得像白雲一樣輕柔。由於從小生活在不幸福的母親身邊,她的內心積澱著憂鬱。兩心相許、真摯深情地去愛一個人和被人愛,是她從少女時代就有的夢想和渴望,而梁思成讓她的夢幻成真。
他們的戀愛生活充滿了無限樂趣,梁思成雖不善言語,卻很幽默,他用自己的方式討好著林徽因。有一次,他們到太廟約會,林徽因一回頭不見梁思成,抬頭一看,梁思成爬上了林梢。林徽因又氣又惱看他,而他挑眉調皮地一笑說:“可你還是愛上了這個傻小子。”他們都笑了。從此,梁思成也就有了一個“梁上君子”的雅號,朋友們為了對仗,遂給林徽因起了個“林間美人”的雅號。
1928年3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了婚禮。
也許,是上帝被他們矢誌不渝的愛情所感動,讓梁思成與林徽因結了這段美麗的塵緣!於是,在中國建築史和愛情史上都有了他們最燦爛的一筆!
太太的客廳
冰心曾寫過一篇小說,題目叫“我們太太的客廳”。據說,這篇小說影射的就是林徽因。不過,冰心後來辯解說,她寫的並不是林徽因,而是陸小曼。
然而,林徽因並不怎麼計較。
在林徽因看來,所謂這“太太的客廳”,不是什麼神秘之境,說白了,隻是一間家庭文化沙龍。是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的一個聚會場所,隻不過聚會的主體是男性,他們多是當時各領域的佼佼者,比如政治學家張奚若、經濟學家陳岱孫、邏輯學家金嶽霖、物理學家周培源,以及名滿天下的胡適、沈從文、徐誌摩、朱光潛、朱自清、梁宗岱、馮至、鄭振鐸、周作人、卞之琳、何其芳、蕭乾等。
他們來這裏當然是被女主人的魅力給吸引了,但這吸引卻不僅僅因為一個女人生得漂亮,而是因她知識淵博,思想獨特,個性特別,語言幽默,還因為她比一般人更人性化,能夠理解人,也比一般女人落落大方。
蕭乾回憶說:“她話講得又多又快又興奮。徽因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著,總是她一個人在說,她不是在應酬客人,而是在宣講,宣講自己的思想和獨特見解。那個女人敢於設堂開講,這在中國還是頭一遭,因此許多人或羨慕、或嫉妒、或看不慣、或竊竊私語。”
這客廳是有些特別,它不同於權貴的客廳,不同於交際花的客廳,也不同於社交界一般的客廳。它不帶任何功利特色和無聊成分。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朋友聚在林徽因的周圍呢?
一方麵是因為她美麗可愛、活潑動人、直率、真摯,但更重要的是她有寬廣的胸懷,對人性有透徹的了解,對情感多有包涵,對事物有獨特的見解。還因為她心性極高,悟性極好,見多識廣,她比別人更具理解力。她不僅能夠理解自己了解的情感和事物,也能理解自己所不了解的情感和事物。當朋友需要她解決問題時,她有能力給予幫助。
藉由這些,當他們從她的“太太客廳”散去後,她的音容、表情,特別是她的觀點、見解,都讓他們感慨不已。下一次,他們又會被她的魅力、見解給吸引了來。
可以說,這樣的聚會幾乎成了他們的精神食糧,心靈的盛宴!。
此情可待成追憶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除了親情、愛情、友情,還有第四種感情。林徽因和徐誌摩之間的感情就屬於這第四種感情。
這種感情比真正的愛情少一點點,比純粹的友情又多一點點,沒有情人間的那種靈與性的瘋狂,亦沒有朋友間的那種隨意和淡然,他倆之間的感情無法真正言明,既刻骨銘心,又不可捉摸,既浸入骨髓,又超然永恒。
當年在康橋偶遇的兩人,其實是一對很好的戀人。雖然,最後林徽因嫁給了梁思成。但是,他們之間的聯係卻也綿延了10多年,這樣的感情,也隻能用第四種感情來詮釋。
1931年11月19日,為參加林徽因在北平舉辦的中國建築藝術演講會。徐誌摩搭乘“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抵達濟南南部黨家莊一帶時,忽逢大霧,飛機撞上山頭,當即機毀人亡。
而,那天在演講的林徽因,則幾次都將熱盼的目光投向門口。當第二天她獲知誌摩遇難的消息後,當場昏倒在地。
徐誌摩的離去是林徽因心中永遠的痛,為了永久地思念,她讓赴濟南的梁思成帶來了一片失事飛機的殘骸,並把它珍掛在臥室的一隅,直至去世。同時,她還寫下了《悼誌摩》這篇不朽的散文,長歌當哭,椎心泣血,不勝哀痛。這應是林徽因對徐誌摩感情流露的最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