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林徽因 你是人間四月天(3 / 3)

此後在給胡適的信中,林徽因剖析了自己跟徐誌摩之間的關係:“這幾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著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變。也許那就是我不夠愛他的緣故,也就是我愛我現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確證,誌摩也承認過這話。”—恐怕,這就是他們兩人情感延綿10多年而終不能成眷屬的原因吧。

幾年後,林徽因和梁思成路過徐誌摩的家鄉浙江硤石,觸境傷情,林徽因再一次陷入了感情的撞擊之中不能自已,和著淚花和火車的轟鳴,她把不可名狀的思緒傾瀉到紙上:

別丟掉/這一把過往的熱情/現在流水似的/輕輕/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暗的鬆林/歎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著那真/一樣是月明/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隻使人不見/夢似的掛起/你問黑暗要回/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山穀中留著/有那回音!

這首詩中所表達的情緒,真真切切地表現了林徽因對詩人徐誌摩的懷念和追憶。隻是,不知道在天國一方的徐誌摩是否感應的到呢!

人生自是有情癡

在林徽因的愛慕者中,金嶽霖的地位最為特殊。他以柏拉圖式的愛情成就了林徽因的另一種完美。

金嶽霖191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後留學美國、英國,又遊學歐洲諸國。回國後主要執教於清華和北大。他從青年時代起就飽受歐風美雨的沐浴,生活相當西化。西裝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個頭,儀表堂堂,極富紳士氣度。

金嶽霖在晚年回憶說,他還是通過徐誌摩認識林徽因的。林徽因一家在北京東城北總布胡同居住的時候,金嶽霖與林家是鄰居。兩家的距離隻有一扇小門之隔,所以,當時的金嶽霖就常常穿過這扇門,參加林徽因“太太的客廳”的聚會。

據說,金嶽霖的生活很講究,他家的麵包做得好,每天早上就給林徽因家送過去,沒事就到梁家一起喝茶聊天。這樣交往久了,金嶽霖,這個滿腹學問,留過學,見過許多中外女子的大教授,就被美麗年輕的林徽因吸引了。

林徽因也很欣賞這位理性又能說會道的哲學教授。這使她非常苦惱,最後隻好向丈夫求助。

大概是1932年夏天,梁思成從河北寶坻考察古建築回來,林徽因告訴他自己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該怎樣辦才好。當晚梁思成想了一夜,第二天他跟林徽因說:“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金嶽霖,我祝你們永遠幸福。”

後來,林徽因把梁思成的話告訴了金嶽霖。金嶽霖說:“思成能說這個話,可見他是真正愛著你,不願你受一點點委屈,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退出吧。”從那以後,他們三人毫無芥蒂,金嶽霖仍舊跟他們毗鄰而居,相互間更加信任,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靜的金嶽霖仲裁。

愛她,就成全她。那該是愛的最高境界吧。想這世間滾滾紅塵中也隻有金嶽霖這一人可以做到吧。

林徽因的追悼會上,他為她寫的挽聯格外別致:“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四月天,在西方總是用來指豔日,豐盛與富饒。她在他心中,始終是最美的人間四月天。他還記得當時的情景,他跟人說追悼會是在賢良寺舉行。那一天,他的淚就沒有停過。他漸漸說著,聲音漸漸低下去,仿佛一本書,慢慢翻到最後一頁。

他對林徽因的至情深藏於一生。為了她,他終身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無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以後,當他已是八十高齡,可當有人拿來一張他從未見過的林徽因的照片請他辨別時,他仍會凝視良久,嘴角漸漸往下彎,像有千言萬語哽在那裏。最後還是一語不發,緊緊握著照片,生怕影中人飛走似的。許久,像小孩求情似的對別人說:“給我吧!”

一個頂級的男人,對一個女人的愛,不因她的婚姻,不因她的逝世而中斷,遲暮之年還如此把她珍惜。這不能不說世間亦有純愛,亦有真愛!不得不說,這世間自是有情癡!

相伴天涯,不離不棄

選擇梁思成做自己的終生伴侶,可能是聰明絕頂的林徽因最聰明、最正確的抉擇,所謂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正是這個選擇成就了林徽因人生的完美。

從1930年到1945年,她陪著他走過了中國的15個省,20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00多處古建築物。她以她病弱的身軀,以驚人的愛的毅力,始終陪伴左右,照顧著他的生活、他的事業。

尤其在那段無可回望,顛沛流離的日子裏,多病的林徽因一直陪在梁思成的身邊,不離不棄。

抗日戰爭開始不久,梁思成就被日本人盯上了。北京已非久留之地,當時因肺病的折磨非常虛弱的林徽因,為了丈夫的安全毅然陪著梁思成逃亡。從1937年到1946年,這一逃就近十年之久。從昆明到李莊,她不僅陪著為了事業奔忙的梁思成,上山入林,還要操持家務,養兒育女。她用她一身病痛的身體,不離不棄地輔佐著梁思成的事業。

她買缸蓄水,買菜做飯,打掃補衣,全然沒了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的麵貌。她隻是那個愛著的女子,恢複了平常可愛女人的麵貌,成了讓梁思成感動,亦甘願包容愛著的那個女子。

1943年的李莊,在梁思成寫《中國建築史》時,病中的她始終堅持靠在床上翻閱各種資料,並參與了部分寫作和繪圖工作,還對書稿進行修改、補充和潤色,融入自己的審美意識。後來,在這部巨作以英文版本《圖像中國建築史》的麵貌出現在全世界時,梁思成以深情的、真摯的筆觸寫道:“……在戰爭時期的艱難日子,營造學社的學術精神和士氣得以維持,主要應歸功於她。沒有她的合作與啟迪,無論是本書的撰寫還是我對中國建築的任何一項研究工作,都是不能成功的。”這樣的語言無風月體現,卻關乎愛和感動。

她亦有回報,重病中自知將不久人世,她把日後成為梁思成續弦夫人的小同鄉帶進了梁家,留給了心裏放不下的夫君。然而,可愛的梁先生日後向這位“新歡”示愛時,吟詠的卻是已逝去的林徽因的詩:“忘掉靦腆,轉過臉來,把一串瘋話,說在你的麵前。”噫欷!天意乎?

是這樣相知相愛的兩個人,在漫漫相伴的歲月裏,無論怎樣,總在顛倒密切中牽連著你和我,而我永從你中間經過……

人間四月天

1955年4月1日淩晨,51歲重病在身的林徽因平靜離去,陪伴她的是深愛的丈夫梁思成。

林徽因的離去,或許是“上帝”再一次的偏愛,否則,後來的文化大革命,她將在劫難逃。

猶記起,她寫過的句子: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誠然,前塵如夢,隔著時空的風煙,這個“人間四月天”的女子和著那些鮮活的生命和動人的故事已漸行漸遠。春事既歇,芳菲已盡,掩卷長思,唯有那悠悠的往事仿佛落紅的香瓣一樣在人們的記憶裏散發著淡淡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