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董竹君 風絮飄殘已化萍(1 / 3)

世事短如夢,人情薄似秋雲。

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

片拾歡笑且相親,明白陰晴未定。

朱敦儒

她用一個世紀的風雨華美,細細碎碎地編織了一個青樓女子蝶變成實業家的傳奇,為那時的上海灘,增添了一道永恒而又絢麗五彩的風景線。

她的傳奇,有張愛玲筆下上海女子馨香而幽怨的味道。在三四十年代舊上海的紛繁複雜之中,這個出身青樓的堅韌女子執著地追逐著那個可以托付終身的男子。然而,路遇革命黨青年夏之時卻成了她的劫。難道,在那個亂世繁華的上海灘覓一知心愛人是奢望?一代傳奇女子董竹君用她留下的錦江川菜,讓多年後的人們細細品味那個年代的酸甜苦辣。

她,是中國的“娜拉”,中國的“信子”。她的一生,可謂坎坷,亦可謂華美。出生在20世紀老上海洋涇濱貧民窟的她,為生活所迫,不幸淪落為賣唱女。然,上海這一方水土,卻練就了她錚錚的傲骨。雖深陷卑賤之地,卻依然出淤泥而不染,懷擁著一份高潔的性情,不苟且、不退縮,不屈服地追求新生活。終遇革命誌士夏之時,使自己獲得了“鳳凰涅盤”似的重生。

不過,世事終難料。

轉瞬間,那個誌向高昂的革命者便沉溺到封建世俗裏去。於是,她決絕地擺脫掉男權色彩濃厚的家庭,來到冒險家的樂園—上海,成了轟動一時的中國的“娜拉”。

於是,屬於她的華美人生開始在曆史的舞台上演。

自古巾幗都不讓須眉,一身傲骨的她,在風雨如磐的上海灘赤手空拳地開辟了一份自己事業。以中國“信子”的名義,創造了一個白手起家的神話。到如今,由她一手創建的“錦江飯店”還在訴說著一個又一個的傳奇。

她,亦是一個讓人景仰的女子。

她自強,自尊,麵對迂腐的丈夫,她毅然放棄榮華富貴,帶著四個年幼的女兒,堅韌地走著一條獨立自主的道路,不僅把四個女兒都送往美國留學,還創造了一個傳奇的“錦江飯店”。

她知性、通達,麵對情人知己陳清泉的妻子時,她決絕放棄掉這份“得不到的愛”,苦痛著自己,卻也不願讓別人受到傷害。她洞悉世事,練達人情,卻又不失赤子之心,為了革命信仰,她曾冒死秘密救助了不少革命同誌。新中國成立之時,她亦捐出大筆財產給國家。這個從青樓走出來的女子,用她特殊的女性魅力,留給曆史一個華麗的轉身,成就了上海又一個傳奇。

紅塵奇葩

1935年3月,位於華格臬路的“上海錦江川菜館”正式開張。

一時間,華格臬路上,鞭炮齊鳴,人聲鼎沸。小小的兩層樓的錦江菜館裏,擠滿了來自四麵八方的客人。

據說,當時上海灘上的頭麵人物楊虎和杜月笙也前來棒場,其轟動可見非同一般。

是怎樣的一家飯店,足以讓上海灘赫赫有名的黑白兩道人物都齊聚一堂呢?

緣由無他,隻因這間飯店的掌櫃是轟動一時出走的“娜拉”董竹君。

這位曾在上海灘紅極一時的頭牌藝伎,充滿傳奇的經曆使她成為上海灘極具風雲的人物,加上她又頗具才華,善於交際,她很快就成為新聞界捕捉追逐的采訪對象。所以,在“錦江川菜館”未開張之前,她的故事及她的“錦江”就被宣傳到上海的邊邊角角了。

被老上海們愛昵地稱做“十八層樓,十三層樓”的“錦江”,在以後的歲月裏陪伴著董竹君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這裏曾經接待過134個國家500多位首腦人物,這些人每個都是一部傳奇,而“錦江飯店”則成了他們人生傳奇的一個交彙點。

如今,曆經近一個世紀的風雨,這幢十幾層的建築風姿依舊。

透過時光的荒野與那曆史的洪流,那個自強自立的“紅塵奇葩”漸行漸近,依稀仿佛間我們可見一個“不是和羹勞素手,哪知香國有奇才”的婉轉娥眉女子,帶著那一絲朦朧冷豔的唯美如流星劃過夜空般飄然而去,讓人目眩神往。

青樓裏的“冷西施”

舊時上海灘上最高級的妓院被叫做“長三堂子”,也被稱做“書寓”。

這種妓院裝修豪華精致,這裏麵的妓女個個技藝精湛,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亦被叫做藝妓。在這樣高等的妓院裏有這樣一個規矩:姑娘未成年不接客,目的是妓院老板要等賣唱的姑娘紅了,接客時能開出更高的價錢。

正是這樣的規矩,董竹君才僥幸逃過了接客的悲慘命運。

1900年,董竹君誕生在上海洋涇濱的一個貧民窟裏,父親是拉黃包車的人力車夫,母親是給人家做粗活的娘姨,雖然夫婦二人拚命地幹活,但仍然得不到溫飽,一家人過著艱辛的日子。出生在這樣的一個家庭,注定了她命運的坎坷。從小就長得清麗出塵的她被人們稱為“小西施”,雖然很懂事地幫父母分擔著一些家務,但是,悲劇的命運還是降臨到她的頭上。

13歲那年,拉黃包車的父親突然病倒,這一病再沒能好,拉黃包車的活自是不能再做了。他們家頓時陷入更大的困境,別說溫飽問題,就是房租都不能解決。於是,萬般無奈下,父親隻好把尚還年幼的董竹君抵押在高級的妓院裏,從而換來得以維生的300元錢,期限是兩年,隻賣唱不賣身。當時,上海稱為“小先生”或“清倌人”。從此,董竹君頂著“楊蘭春”的藝名淪落到風塵。

初入青樓的董竹君心情是極其抑鬱的,每日隻沉浸在學習技藝之中,臉上終日是愁雲慘霧。然而,她與生俱來的美貌和好嗓子,使得她很快成為堂子裏的頭牌藝伎,每日裏都有數不清的客人來捧場。由於她從來都不苟言笑,隻冷冷地坐在一隅歌唱抑或者彈奏,於是,大家都稱她為“冷西施”。

那時,堂子裏的紅藝伎身邊都會配備一個專門伺候的傭人。作為當時上海灘有名的頭牌藝伎,董竹君的身邊也有這樣的傭人。就是這個孟姓的傭人,使深陷風塵的董竹君有了鳳凰涅盤般的重生。

這位被董竹君稱為“孟阿姨”的中年女子,是一位知書識禮、頗有見識的人。她態度溫和,總是笑眯眯地打理著董竹君的生活起居。眼見董竹君就要步入接客的年紀,她甚是焦急。她對董竹君說,妓院不會放掉她這樣的頭牌藝伎,即使抵押到期,老板也不會輕易放手,他們會利用黑社會的勢力,讓你回不了家。有許多好姑娘都沒能逃脫這悲慘命運。

就是在孟阿姨循序漸進的引導下,董竹君的心底存下了一份心思,就是在接客以前嫁出去。於是,她開始在客人裏挑選能夠托付終身的對象。

藉由此緣由,才有了她和革命黨人夏之時續寫的那段亂世情緣。由此,她的人生有了一個華美的舞台。依稀,我們可透過曆史的層層迷霧看到一襲旗袍的她搖曳在她的舞台上,華麗旋轉,迷離驚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