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命令搜捕和屠殺參與變法維新的人。除殺害了譚嗣同、楊銳等變法維新的骨幹外,其他凡是參與變法維新或有此傾向的人,或罷官或放逐或下獄,鎮壓了變法維新運動後,慈禧與帝國主義列強的矛盾日益激化。慈禧要對參與變法維新的骨幹分子聽盡殺絕,但一些重要的維新人物卻在帝國主義國家的掩護下逃走了;康有為在英國人的掩護下逃到了香港,梁啟超也在日本人的掩護下逃往日本。這對於唯我獨尊、為所欲為的慈禧來說,實在是不能容忍。
慈禧囚禁了光緒皇帝,可對外界卻宣布光緒後勤部病得很重。各國公使不相信,要求派法國醫生進宮控病,慈禧堅決不允許,在各國公使的極力強求下,才答應把法國醫生召進宮來,去給光緒皇帝看病。沒想到,這位醫生看完病以後對人們說:“皇帝血脈正常,根本沒有什麼病。”對此,慈禧很是惱火。
慈禧對光緒皇帝反對自己支持變法一直耿耿於懷,她要廢掉光緒皇帝,另立一個聽話的皇帝。不久,她選中了端郡王載漪的兒子溥俏,立為大阿哥(即皇儲),準備繼承皇位。她這種做法竟遭到了中外許多人的反對。慈禧派人去說服各國駐京公使,讓他們前來祝賀。但各國公使都不為捧這個場,使慈禧非常下不來台。
這時,中國大地上鬧起了反帝滅洋的義和團運動。就連天津、北京也處處設“拳場”。反映了人民群眾對帝國主義的極端憤恨。帝國主義列強要求慈禧對義和團予以鎮壓,並以保護使館為名直接出兵。從渤海灣登陸,向津京進犯。在這時候,有一個謠言傳入慈禧的耳朵,那就是洋人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她把政權交給光緒皇帝。慈禧大怒,決定向美、英、法等八個國家宣戰。慈禧光緒二十六年(1900)六月召開禦前會議,正式向八國聯軍宣戰。
知宣戰幾天後,慈禧竟派榮祿前往各國使館慰問,表示願意馬上停戰議和。榮祿親自領兵來到北禦河橋,在一塊木牌上寫著“欽差大臣榮祿,奉慈禧太後的命令,前來盡力保護使館”。在戰爭進行最激烈的時候,慈禧派奕勖去慰問各國公使,送去瓜果、蔬菜、米麵,放到使館聚集的東交民巷街口,任由洋人自行拿用。在這種情況下,盡管義和團英勇戰鬥,不怕犧牲,也難以扭轉局勢,八國聯軍很快逼近了北京城。
慈禧扮成民婦模樣,光緒二十六年(1900),攜帶光緒皇帝和大阿哥,在部分大臣和太監的簇擁下,狼狽西逃。臨行前,珍妃出麵請求皇上不必西去,應該留下來處理和各國講和的事情。慈禧平日最不喜歡珍妃,此時見她又反對自己,竟命令太監將珍妃推入井中淹死。
慈禧這個不可一世的女人在西逃過程中,吃盡了苦頭。她便又威風起來。逃到西安後,慈禧把巡撫衙門作為行宮,又過起了紙醉金迷的生活。單是每頓飯選菜譜就有100多種,雞鴨魚肉、燕窩海參、應有盡有,每天都要用200多兩銀子。
慈禧早在西逃路上就派李鴻章充當全權大臣,與八國聯軍談判求和。並用光帝名義發布上諭,賴掉她“宣戰”的責任,並把她利用過的義和協和與主戰派大臣作為替罪羊,斬殺了主“撫”的剛毅、徐桐等人,以此討好洋人:一再催促李鴻章、奕勖等與侵略者講和。
八國聯軍明知宣戰責任在慈禧,不再追究。清朝軍隊與八國聯軍勾結起來,扼殺了義和團運動。外國侵略者光緒二十六年(1900)底,提出“議和在綱”12條,慈禧連忙下令:“所有12條大綱,應即照允。”於第二年九月簽訂了《辛醜條約》。條約規定:中困賠償各國軍費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連本帶息共計9.2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作抵押:允許各國在京,津和山海關駐兵;清政府保證禁止國內人懈反對帝國主義的活動。驚人的世額賠款加速了人民的貧困和社會經濟的凋敝。苛捐雜稅又一批一批地壓在了人民頭上。而“使館區”的設立,炮台的平毀以腳北京至山海關一帶駐紮外國軍隊,則嚴重破壞了中國主權。清政府還義務地替侵略者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清政府已完全變成了帝國主義豢養的一條走狗,為保住自己的地位,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八月,西安城張燈結彩,鑼鼓喧天,慈禧一行3000多輛馬車,滿載著金銀、古董,浩浩蕩蕩起駕回京。一路上竟以黃沙鋪路,大肆搜刮,大肆揮霍,窮奢極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