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鹹豐帝生前,西太後那拉氏就因肅順等人受到皇上的寵信、權力過大而十分嫉恨,因此,雙方時有摩擦。待同治帝載淳繼位後,肅順等人以“讚襄政務大臣”之名,仍手握朝廷大權,主掌朝政,這就引起權力欲極強的兩太後的極度不滿,所以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激化。西太後為了能在這場專權鬥爭中取勝,在征得東太後的同意後,密旨令留在北京的恭親王奕速來熱河議事。恭親王奕同樣對肅順等人的專橫不滿,在到達熱河後,與兩太後密謀返京後發動政變。之後,奕立即返京做好政變的準備,而西太後則在熱河堅決主張回京,肅順等人沒有考慮太多而表示讚同。九月二十九日回京直十月六日,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西太後在奕的支持下,頒布多道諭旨,肅順被斬首,其餘七人或自盡,或革職流放,肅順等人的勢力被徹底擊垮。之後,西太後開始“垂簾聽政”,同治帝從此也失去了家庭應有的溫情和樂趣,成為他母親西太後手中的工具和玩偶。
本來,同治帝自幼聰穎,也好學知上進。但父親的早死,母親的爭權奪利,使他缺少父母的關心和愛護,致使同治帝隻有與宦官們廝混,來找回失去的溫暖。甚至後來,同治帝常微服出宮尋歡作樂,因此他再也不能安心讀書,再多的良師也束手無策。
傀儡政權飲恨而死
雖然,西太後是同治帝的親生母親,但在西太後的眼中,權力要比親情更為重要,兒子隻不過是她爭權奪利的工具而已。因此,西太後沒有一個母親應該有的溫情,對同治缺少母愛。正因為如此,同治對母親隻是利用和控製自己很反感。1873年年初,同治帝親政以後,西太後仍不放權,對朝政橫加幹涉,同治帝隻是一個傀儡,這更加深了性格倔強的同治帝對母親的不滿,逐漸有了擺脫母親控製的想法。可同治帝軟弱無為,對此毫無辦法。同時,西太後在生活上對同治也是蠻橫幹涉。
同治在他17歲時,選了侍郎崇綺之女阿魯特氏為皇後。
同治帝十分喜歡皇後阿魯特氏,兩人情投意合。可是,西太後並不喜歡自己的這位兒媳婦,常常挑撥同治帝和皇後的關係,多次告誡同治,不要常到皇後的宮中,以免妨礙政務。卻極力讚揚自己喜歡的慧妃賢惠,讓同治多加愛憐。並派人時刻監視同治。同治對此敢怒不敢言,作為對母親的抗議,他幹脆一人獨居乾清宮。
同治帝親政後,沒有什麼政治作為,更因為手中沒有實權,使他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修複圓明園的事情上了。盡管同治和西太後母子不和,但唯有在這一事情上,兩人出現了從沒有過的一致,無任何分歧。但修複圓明園這一工程非常龐大,耗資甚巨,不僅給清政府的財政帶來沉重的負擔,還將引起奢華的風氣,因此大臣們多不願意。在1874年的七月間,恭親王奕多此上疏極力勸阻,這使同治帝大為惱怒,指責恭親王無人臣禮,免除他的一切差使,由此發泄對修複圓明園持反對意見的諸位大臣們的不滿。但在兩宮太後的斥責和幹涉下,同治帝隻好撤銷對恭親王的處罰。而修複圓明園的事情,也因這場風波被同治帝和西太後暫時的放棄。
同治帝雖說一國之君,可他卻沒有皇帝應該有的尊嚴,而生活上又遭受母親的監視和幹涉,使他無法享受家庭的溫暖和樂趣,這是同治十分的煩惱和苦悶。於是,他隻有恣意縱情,頻頻出宮尋花問柳。長期以往,同治染上了梅毒,身體迅速垮了下來。雖然太醫診視後知道同治得病的原因,但不敢明言。西太後為了顧全皇家的聲譽,也不好明說,便說同治得的是天花。由於大醫用治天花的藥給同治治病,致使同治的病情不斷惡化。在同治病重期間,甚至病危的時候,西太後也沒有給她的兒子一個母親應給的母愛,隻有皇後阿魯特氏不斷去看望同治,並親自為同治擦洗身子,以盡夫妻之情。可西太後對皇後仍不喜愛,經常借故大罵皇後,使同治對母親十分痛恨,卻無力抗爭,隻得深深埋在心裏。
1874年十二月五日,同治懷著對母親的痛恨,皇後的眷戀離開人世。在之前,同治為了避免後繼人重蹈自己的悲劇,曾口授遺詔給軍機大臣李鴻章,要求找個年齡稍大的人繼承皇位。但李鴻章把同治的遺詔迅速呈給了西太後,西太後看後,如雷轟頂,麵色大變,當場便把這封遺詔撕毀了。在同治帝死後還不到100天,皇後阿魯特氏在無法承受西太後的虐待後殉節而死。
德宗載湉
(公元1871年~公元1908年)
在位時間:公元1875年~公元19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