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星已深沉星光依舊(2)(3 / 3)

還在雷震刑期未滿之前。1969年1月10日,李敖由向筠等陪同,去安坑監獄看過雷震。向筠等是家屬,可以跟雷震會麵。會麵中,雷美琳、雷美梅透露李敖也來了,在外麵。在旁監視的政工官立刻飛奔而出,把李驅逐,雷震出來想招手,也未成事實。現在,雷震要刑滿釋放了,李敖雖在軟禁之中,也決心前去迎接。

1970年9月3日(按,李敖《於無聲處聽驚雷》說是9月2日,《雷震回憶錄被焚誌感》說是9月4日,此處據《李敖快意恩仇錄》,也算是取折中之意),李敖聽說國民黨新聞局用調虎離山之計,屆時將請外國記者們去中部旅遊,暗中放出雷震,乃和魏廷朝約來《紐約時報》兼《時代·生活雜誌》的特派員夏皮羅(Donald H Shapiro)和美聯社的特派員普拉特(Leonard Pratt),一大早跑到新店安坑監獄接雷震出獄。當時軍警便衣雲集,講話不便,雷震私下要他女兒雷美琳偷偷告訴李敖,另約時間詳談。由於有美國記者采訪,雷震出獄的消息很快飛遍全球。

雷震出獄後,李敖來雷家多次,談了很多。雷震提到他在獄中寫的百萬字回憶錄,在他出獄前一個月的某一天,在接見家屬返室時。“全部給偷走了”。當時他大發脾氣,還打了政工官一拳。後經獄方婉言相告,說他們做不了主,要拿給上麵看看,看看要花點時間,所以在他出獄前一個月取去,等上麵看過了,自然還他,一個月後出獄時,也可一起帶回家,了。不料一個月過去了,雷震出獄時回憶錄一直沒有還給他,看來是凶多吉少了。雷震的遭遇提醒了李敖,後來他在軍監坐牢,就力行“閱而不作”的策略,為的是怕寫了半天,最後遭到查扣的下場。

在李敖被國民黨“跟監”的日子裏,“國際特赦協會”的秘書長馬丁·埃納到了台灣。魏廷朝、謝聰敏來約李敖一起去看馬丁。李敖堅持由馬丁來家看望。馬丁同意了。當時李敖雖處境自顧不暇,卻很想托馬丁為在牢中的柏楊想點辦法,托小蕾通過公用電話跟柏楊夫人艾玫聯係,艾玫答應來見馬丁,可是後爽約未來。

馬丁到台灣,國民黨對他又恨又怕,就派了三個人全天跟蹤。那時跟蹤李敖的也是三個人,跟蹤魏廷朝和謝聰敏的各兩個人,這次跟馬丁見麵,跟蹤人員大會台,一齊聚集在樓下,頗為“壯觀”。李敖指給他們說:“你們看,我家對門變成警察局了!”大家俯視一笑。就在這次李敖把一些“跟監”的照片和泰源監獄“犯人”名單,交給了馬丁。雙方都沒有說如何處理,一切都“心照不宣”。這名單中有不少人是李敖的朋友或後來人們熟知的人,像施明德、吳耀宗、胡學古(胡虛一)等。不久,這一名單被公布。赫然看到《台灣泰源監獄“政治犯”名單》的大標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交給馬丁的。

另一次,在李敖“跟監”快一年時,美國哥倫比亞太學奧克森伯格(Michel Oksenberg)教授請李敖在中泰賓館吃飯。看到李被國特嚴密“護駕”,奧氏極其反感。兩人密談甚久。後奧氏跟美國前總統卡特搭上線,也曾向有關方麵提起。

李敖在被軟禁期間,跟素少來往的師友,更無來往了。隻因小情人小蕾家住在吳相湘老師對門,吳相湘老師傳過一兩次話。表示關切。1970年4月15日,姚從吾老師在研究室中白首窮經,忽然坐化,以七十六歲之年,死在書桌上。消息傳來,李敖自有隱慟。公祭前夕,吳相湘老師托弟弟李放轉告,建議李敖化裝去偷偷行個禮。李敖沒有接受這一建議。——他為什麼要偷偷摸摸用世俗方式,來表達他跟姚從吾老師的一番交情呢?

三年之前,1967年4月27日,李敖去醫院看殷海光老師,碰到姚從吾老師也來探病。那是他最後一次見姚從吾。當天晚上,姚從吾寫了一封信,在問了是否見過研究室所藏《齊東野語》之後,又補充說:“近印出《餘玠評傳》一本,謹奉上,請多多指教!(將來印書時,當將吾弟大作收作附錄,請允諾!)”所說李敖“大作”,指《餘玠人格品質的分析》一文,那是李敖1962年1月16日寫成的,是李敖在姚從吾課堂上的一篇報告。姚從吾在生命晚年,猶不忘學生的學術著作,並且還要印在自己的書裏作為附錄,他對李敖的期許之殷,久久不易其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