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追殺蔣家法源歌頌(1)(2 / 3)

爬搜史料既是曆史研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識其人性、抓其本質的必要途徑。蔣介石的獨裁統治是如何殘暴、如何陰險,也隻有弄清事實,才好說明。傳記作者“為賢者諱”,其真實目的是有意掩蓋傳主凶殘的本質。李敖指謬辨偽、正本清源,目的恰恰在於教人們正確認識蔣介石其人的本來麵目。《蔣介石與(文星)》洋洋灑灑四五萬字,備述蔣介石在扼殺《文星》一案中所起作用。蕭同茲、張群等如何恭敬地請示,蔣介石如何批示“悉”、“閱”,都讓人曆曆在目。為了一個《文星》,“最高當局”竟如此用盡心機,這就把蔣介石壓製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的罪行,暴露無遺。文章寫到《文星》的複刊,那已是二十年後的事了,老蔣已不在世,掌握獨裁大權的是小蔣。說《文星》將“保持原有風格”,赫然有“保安人員”駐社,《中央日報》原來不登廣告現在卻登,這種種現象說明“最高當局”的政策,前後二十年是連貫的,老蔣小蔣是一致的。

1986年10月20日,“國民黨大舉籌慶蔣介石百年冥誕之日”,李敖把他所寫一部分有關蔣介石的考證文章編成《蔣介石研究》一書,並寫了《自序》。他在序文中說:“我敢在刀光劍影和黑獄幢幢的壓力下研究蔣介石,這種文格,是何等勇氣!我敢在資料封鎖和眾口一聲的困難下研究蔣介石,這種文格,是何等突破!古人說‘文格漸卑庸福近’,我生平誌不在庸福,所以總是變得‘文格漸尊奇禍近’,而我文如其人,文格都這樣高了,人格更不在話下。”《蔣介石研究》是這年10月31日出版的,出版後立即被查禁。兩個月後,李敖編出《蔣介石研究續集》,於“《蔣介石研究》被查禁後六十七天”(1987年1月7日)寫了《自序》,說:“台灣是蔣家王朝統治的大本營,在這大本營裏,一切有關蔣介石真麵目的研究,都是困難重重的。雖然如此,我仍不服這口氣,要在資料封鎖和眾口一聲的奴性環境下,奮筆去做一個自由人。《蔣介石研究》和《蔣介石研究續集》的接連出版,就是這種挺身做自由人的一些實績。希望看過它的讀者,能有真正的覺悟,唾棄蔣家王朝、打倒蔣家王朝、推翻蔣家王朝,為正義和曆史做千古見證,這樣才配罵西太後啊!”《蔣介石研究續集》也被查禁,李敖又編了《蔣介石研究三集》《蔣介石研究四集》《蔣介石研究五集》和《蔣介石研究六集》,在短時間內先後出版。他還編了《拆穿蔣介石》、《清算蔣介石》、《蔣介石張學良秘聞》、《侍衛官談蔣介石》四本研究專著,又策劃出版了幾十種批蔣的書,又跟維吉尼亞州立大學(柏堡)資深教授的好友汪榮祖合寫了《蔣介石評傳》。

三、總統也可以罵

蔣家王朝的第二代蔣經國,1910年3月出生,青年時代曾在蘇聯留學和工作,1937年回國。1938年起開始擔任各種軍政職務,以後逐漸掌握了國民黨的情報係統和軍權。1969年任行政院副院長,做接班的準備。1972年5月17日,經副總統嚴家淦提名,就任行政院長,在實際上掌握了台灣政局。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病而逝。4月25日,蔣經國被任命為國民黨主席(“總裁”之名永遠留給蔣介石),1978年5月20日,在從政四十年之後,當上“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主政後,提出了“革新保台”的口號。包括“黨務革新”和“政治革新”兩個方麵。國民黨曆史上形成的高度集權的傳統組織形式逐漸鬆弛,所謂“民主化”和“製度化”的競爭性體製逐步形成。同時開放報禁,開放黨禁,解除戒嚴。從50年代起,雷震等多人就企圖組織“中國民主黨”,一直被當做非法活動予以查禁。1986年9月28日,一些人在台北突然宣布成立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國民黨對此采取了審慎的態度和較為穩妥的政策,一方麵宣布民進黨為“非法”,一方麵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溝通。將近一個月後,同年10月25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決議,允許組織新黨。此後出現了組黨熱潮。在解除黨禁之前,國民黨也還有兩個“合作夥伴”,即民社黨和青年黨,不過它們的關係並不是平等的。更不是互相反對的構不成政黨政治,隻有在解除黨禁以後,在出現了反對黨以後,台灣才算進入政黨政治,而這是在蔣經國時代開始的。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因病逝世,副總統李登輝成為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