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追殺蔣家法源歌頌(1)(3 / 3)

李敖有關蔣經國的第一篇文章,題為《罵總統的自由》,寫於1984年3月25日,正是蔣經國任總統第六年,逝世前四年。文章由一位國民黨大員所說:“國民黨革軍閥的命,革了這麼多年,其實國民黨還不如軍閥”的話開頭,並舉實例(一篇罵袁世凱的文章),說“在軍閥的統治中,人民除了不便罵軍閥的姨太太以外,其實能罵的範圍是很寬的,人民要辦報、要辦雜誌、要出書,都悉聽尊便,天王老子也管不著、天王老子也懶得管”,“軍閥的言論自由,是我們這兒‘美麗的寶島、人間的天堂’也絕對趕不上的!”通篇文章是說總統可以罵,隻要有可以罵的地方,這篇文章的意義,不在於對軍閥時代和國民黨時代的自由度做了比較,而在於提出了“罵總統的自由“這樣一種自由要求它等於一篇宣言,作者正是以這篇宣言一樣的文章投身到對蔣經國的筆伐之中的。此文發表之後,國民黨一直鬧著要製定誹謗元首罪,國民黨“法務部長”施啟揚還具體完成了刑法修正草案,但最後沒有成為法律。1985年12月23日,李敖又寫了《鼓勵詆毀元首才是正路》。在引述r美國總統傑斐遜說的一段話後,說:“一個政府為了證明自己站得正、得民心,是民主的、言論自由的,大可鼓勵詆毀元首局麵的出現,一如德國皇帝為了證明自己守法而鼓勵老百姓告他一樣”,是“一個古今中外的通例”。1987年夏,李敖把他有關蔣經國的七篇文章,編成《蔣經國研究》一書出版,前邊加了一篇很長的《緣起》

李敖有關蔣經國的第二本書叫《論定蔣經國》,收人九篇文章,另有一篇《前言》。大都是對蔣氏事跡的考述,也有《蔣經國人死了,就不罵他嗎?》,繼續闡述該罵的理由。書中文章除兩篇外,都寫於蔣經國死去以後。

《李敖快意恩仇錄》一書中說:“這種李敖式的正義,施之於批孫批蔣尚且如此,等而下之的一路照批,自然不在話下。我在蔣經國生前,就出版封麵標出‘蔣經國死了’的‘詛罵’之書,以代天討;蔣經國死了,自應有‘鞭屍’之作,聊伸我懷。因此我在他死後一周年之日,編著《論定蔣經國》一書,一來打倒國民黨的馬屁書刊。令其虛生;二來證實民進黨的沒有誌氣,令其愧死;三來向全世界顯示,在生死線外,中國畢竟有強項不屈之人,在台灣島上,不畏蔣家王朝,而以個人力量,挺身為人間存正義而留信史。我不但印自己的批小蔣之書,並代被蔣經國蔣孝武父子謀殺的死友江南印出《蔣經國傳》(江南夫人崔蓉芝授權本。),人間快意恩仇之事,做得再也沒有比我李敖更痛快、更沒完沒了的了。”

四、“罵”一幹走狗

1984年5月4日,著名學者唐德剛寫了一篇長文,發表在香港《百姓》雜誌上,其中說到李敖:“再看我的小友李敖。這小子終日在罵‘混賬國民黨’,罵得名滿全島,稿費如潮,施施然‘總統候選人’焉!‘敖之呀!’一次我告訴李敖,‘你是國民黨民主櫥窗內的模特兒啊!’但是李敖不以為然,他認定那是他不怕死的結果。”對李敖“罵國民黨”如何認識是一回事,唐德剛說李敖“終日在罵‘混賬國民黨’”則是應該注意的,因為這裏至少肯定了一種事實。

國民黨和“蔣家”是一塊硬幣的兩麵,當人們說到蔣家的時候,我們會立即想到國民黨,當說到國民黨的時候,我們又會立即想到蔣家——蔣氏父子。所以我們在《追殺蔣家》這一節裏一並談對國民黨的“罵”—那是“蔣家”的“一幹走狗”。

唐德剛寫的那篇長文的1984年前後,正是李敖狂罵國民黨的時候。後來他編成《國民黨研究》和《國民黨研究續集》兩本書。在《續集》的《自序》裏,李敖說:“我一生痛恨國民黨,我痛恨它,與這島上一般痛恨它的人不同。一般人從小被它騙,騙得加入它,成了或做過它的黨員,最後才有所黨悟,但仍要跟它接龍、跟它畫虎、跟它委蛇、跟它待兔。……我卻全不如此。我從在北京念小學時就對國民黨厭惡,這一厭惡使我一直堅持不做它的黨員,雖然這一堅持,帶給我幾十年的不方便、‘不識時務’,但我不但不後悔,反引為自豪,這是我一生中的‘大德’之一。”又說:“餘致力不屑與國民黨同流合汙,凡四十年。四十年間,且由厭惡國民黨,演變為痛恨國民黨。不但痛恨,且能在有生之年、在國民黨的地盤上,把這種痛恨,發之為文、印之成書、公之於世,這種‘大德’,簡直更積極了、更百尺竿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