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所欲,放任自流,如果把發展興趣當做一種責任.就會增加孩子的良好興趣,避免孩子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所以,父母要賦予孩子責任,激發孩子的鬥誌,把興趣當做一種應該做的事情來完成,培養孩子良好的興趣。
一、責任心像橋墩,支撐千鈞橋梁
說到興趣幾乎每個人都有,但是,責任心卻不是每個人都有的。簡單地說,有的孩子對一件事情感興趣,偏重於興趣,他就是高興去做,愛這樣做。而偏重責任心的人,卻更傾向於應該如此做,不管願意與否,就得這樣做。
有的孩子做事,隻有責任心,沒有興趣,所以會覺得枯燥無味,不得已而為之。而有的孩子既有興趣又有責任心,做事就非同一般了,做得又快又好。
如果把孩子發展興趣看做是一匹馬在草原上奔跑,那麼,責任心就像是拉著馬的那根韁繩,糾正孩子發展興趣的方向,避免孩子走錯方向,避免孩子半途而廢。
看到這裏肯定就有人懷疑了:如果賦予孩子責任心,那不等於給孩子下達任務嗎?那跟逼著孩子做一些事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有人這麼想的話,那就是理解錯了。責任心是督促孩子發展興趣的重要因素,是監管孩子發展興趣的老師,是保證孩子發展良性興趣、堅持到底的重要因素。有責任心和沒有責任心發展興趣,其效果會相差甚遠。
下麵是一個老師講述的故事:
小劍非常喜歡跑步,把跑步當做一種興趣愛好,每天都要跑步。
小劍能夠非常輕鬆地跑完5000米,同學們對他都非常崇拜,認為他是一個非常有耐性、非常有毅力的人。
但是,那年的運動會小劍的行動改變了大家對他的看法。
本來運動會上小劍報了一項.3000米,一項5000米,和他一起報5000的還有一個同學小明。小劍和小明平時一塊跑過,小劍足足能超出小明300米。小明對長跑也非常感興趣,但是,身體稍微差一些,跑得也不是很好。
第一天就有小劍的3000米,小劍一路領先,最終取得了冠軍。看著自己的獎牌,小劍非常高興,心想明天一定要拿下5000米冠軍。
第二天的時候,小劍一開始依舊是一路領先,但是,由於開始跑得太快,他一時沒能調整過來,本來第1名的他竟然跑到了第4名。他心想:輸了就輸了吧,反正自己有一塊獎牌了,已經證明自己的實力了,何必費那勁呢?
於是,小劍停了下來,走出了跑道。
同學們一下子震驚了,圍著他吵起來。
原來即使他跑第4名依舊可以給班級加分,但是他中途退出卻一分都沒有。
老師也非常生氣,“你雖然是第4名,但是,你調整好了依然可以追上第3名,怎麼可以放棄呢?”
小劍說:“我就是玩玩。沒想那麼多,那幾分也沒那麼重要啊!”
老師生氣地說:“你怎麼一點責任心都沒有啊!”說完就走了,同學們也不圍著他了。
而小明堅持跑到了終點,獲得了第4名,為班級加了5分。也正是這5分。讓他們班以1分的優勢成為了全校分數最高的班。
後來,同學們提起長跑總會說小明,小劍似乎被忽視了。小劍對跑步也慢慢失去了興趣,小明反而更愛跑步了,每年的運動會他都會為班裏摘金奪銀。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不管做什麼,除了要有興趣,更重要的是要有責任,有責任心才能真正地做好感興趣的事。
興趣對我們來說是感性的,對孩子也是一樣,而責任卻是理性的。我們不妨看一下曆史,那些作出大成就的人,最開始的時候也許是單純地出於興趣,但後來,卻更多地要憑借責任了。他們之所以能夠幾年、幾十年如一日,除了興趣,還有責任。
大多數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小時候的興趣慢慢會隨著時間、耐性以及種種原因的消磨而消失。除了外界的客觀因素外,孩子的主觀因素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麵。而責任心就是孩子主觀因素中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父母在培養孩子興趣的同時要賦予孩子責任,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鬥誌,不至於因為疏於對興趣的發展而半途而廢。
總之,發掘興趣重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責任心也是非常重要的,有責任感的孩子才能真正地用心做一件事,而有責任感有興趣的孩子才能真正去堅持做好一件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父母要在發展孩子興趣的同時賦予孩子責任,讓孩子將良好的興趣堅持到底!
二、責任心是孩子發展興趣不可忽略的要素
興趣可能每個人都有,但是,責任心卻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如果把興趣比做一棟大廈的話,那麼責任心就是這座大廈的中流砥柱,沒有責任心,是很難形成穩定而持久的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