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賦予責任,激發鬥誌——責任是孩子發展興趣的要素(2 / 3)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周圍的事物產生好奇心,發生濃厚的興趣,可能是終生成功的源泉。而隻有讓孩子懂得自己的做法將會產生什麼後果,他才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當孩子遇到麻煩的時候,父母要告訴他:“是你自己選擇的,需要你自己來解決。”而不要說:“對不起,都怪媽媽沒有幫你。”如果父母總是幫孩子推卸責任,孩子就會以為自己不需要承擔責任,這對他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孩子之所以在犯錯之後不願意承擔責任,主要是因為缺乏責任心。因此,父母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要讓孩子從小做自己該做的事。再者,責任感的培養,光靠講大道理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引導孩子在明理的基礎上做些實事,在實際生活中培養他們的責任感。

琳琳是一個高二的學生,馬上就要讀高三,需要備戰高考,但是,一直對學習很感興趣而且成績非常好的她突然決定不參加高考了,想去學習服裝設計。

爸爸媽媽自然非常著急,他們指望著孩子能夠考上名牌大學呢,怎麼可以讓孩子放棄呢!

於是,琳琳的親朋好友,一個個地來做琳琳父母的說客,試圖說服琳琳參加高考,考個名牌大學。

但是,琳琳卻不為所動,不管誰說都是一句話:“我就是不想學習了。”

琳琳的姑姑正好從國外回來,聽說了琳琳的情況,馬上讓琳琳去她家玩。琳琳跟姑姑最舍得來了,兩個人在一起能聊上一天。

琳琳到了姑姑家,首先表態:“你要是說讓我回去學習,我就馬上走。”

姑姑笑了笑,搖搖頭。

琳琳這才坐了下來。

姑姑說:“你想學服裝設計我是非常支持你的。”

琳琳聽了說:“姑姑,還是你最理解我。”

姑姑說:“我是學服裝設計的,當年我也是學習成績非常好,但是,就是不想學習了,改學服裝設計。”

“那個時候,我就知道我對服裝設計感興趣,別的我什麼也不管了。結果,那年我連高考都沒有參加,直接去了一個服裝技校學習。等我畢業之後,在工作中才發現,原來技校所教的設計理念太陳舊、太膚淺了。”

“沒有辦法,我隻好再考大學,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的服裝設計係,在那裏,我才體會到了什麼是最新的理念、什麼是完美的設計,相比自己之前的設計,簡直相差十萬八千裏。”

“我非常感謝父母在我最失意的時候支持我,讓我重新參加高考,那時候家裏非常窮,供我讀書簡直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當年,我經常偷偷地流淚,不知道哭了多少回呢!”

琳琳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問道:“那我是不是該先讀大學?”

姑姑沒有回答她,繼續說:“那個時候,我才明白什麼叫做責任,責任不是你應該做什麼,而是你必須做什麼,因為你得對得起曾經支持過你、幫助過你的人,像你的父母、你的老師、你的同學,等等。”

“你現在,對學習有興趣,成績也好,這就是你的優勢,你應該利用你的優勢,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台階,這樣你才能讓你的興趣發展得更好,為你發展興趣提供更好的平台,將來你才能把事業做得更成功。”

聽了姑姑的一番話,琳琳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這麼多年來對自己的支持,對不起老師們對自己的幫助,琳琳覺得非常慚愧。她馬上起身向家跑去,她要告訴父母,她要參加高考,要考上名牌大學。

每個人都有責任心,孩子也有。很多父母以為孩子還小,沒有責任心,也不忍讓孩子承擔一些應盡的責任。這樣做其實是對孩子的縱容。

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這樣的情況:辛辛苦苦培養孩子的興趣很長時間,有的甚至是好幾年,突然孩子不想學了,要放棄。這對父母來說無異於一個晴天霹靂。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威逼利誘,拳腳相加,孩子依然故我,很多父母都感到非常無奈。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喚醒孩子的責任心,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讓孩子慎重考慮。

總之,責任心是孩子發展興趣不可忽略的要素,在孩子對事物產生興趣之後,一定要首先喚醒孩子的責任心,責任心是讓孩子將興趣堅持到底的重要因素,責任心像橋墩,支撐著興趣的橋梁。

三、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激發孩子的興趣

我們都知道《三個和尚》的故事,這個故事我們就不在這裏複述了,為什麼到最後會有三個人沒水喝的情況?很多人都想到了團結、舍己為人等,但是,還有一點,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這就是責任心。

在群體當中,人們都會存在這樣一種“責任分散”的心理,就是說,承擔責任的人越多,個體的責任心就會越差。三個和尚沒水喝就說明了這一點。如果一個人承擔,那不用說,隻能自己幹,兩個人可以一起幹,但是,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大家開始互相推諉,結果嚴重影響了辦事效率。這就是責任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