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父母引導孩子學習的策略(2 / 3)

父母總是將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孩子,就像上級給下級下達命令一樣,孩子可以說沒有選擇的餘地,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讓孩子學習,孩子偏不學習,即使孩子順從父母的意思學習,其學習效果也很難有保障。

那麼,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把學習當做一種樂趣呢?我們不妨先看一個故事:

有一個孩子沉迷於一種足球遊戲,屬於電子競技範疇,父母百般勸解,孩子還是不聽,父母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是,沒有多大效果。

父母無奈之下,有一次,隻能將其鎖在屋子裏,孩子從二樓的窗戶裏跳出來,繼續跑到網吧玩,那一次孩子跑得很遠,跑到了另一個城市。父母找了很多天,最後還是通過登報才找到孩子。

可憐的父母為了找到孩子都憔悴了,孩子不情願地跟父母回家了。

後來,這個孩子一直要求父母給自己買一台電腦,父母怕影響孩子的學習一直沒有買。開始孩子還隻是放學後去網吧,父母知道後隻是說幾句。後來父母發現幾次之後,父親開始對孩子又打又罵,說孩子玩那東西沒出息,其實孩子的成績在班裏一直處於中上水平,隻是沒有把心思完全放在學習上罷了。而後來父母的打罵成了家常便飯,孩子玩起來就更肆無忌憚了,對學習自然也就置之不理了。

後來,孩子的父母給孩子買了電腦,孩子看到父母對自己非常重視,尊重自己的興趣,學習專注,竟然飛躍到班裏的前幾名,孩子玩遊戲的時間也很固定,平時放學回家玩1個小時到兩個小時,周末玩得很少,大多是幫父母收拾屋子,父母也誇孩子懂事了。

孩子後來在市裏組織的電子競技比賽中獲得冠軍,受到很多同齡人的崇拜,不但沒有影響學習,學習成績反而更好了。父母也是從心底為孩子感到驕傲和自豪,更加尊重孩子的興趣。

其實,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就像治水,不能光靠堵,還要善於疏導。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或者某種模式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完美無缺的人,而應該密切關注孩子在不同時期不同的興趣以及愛好,把握一切能夠利用的機會,堅持做到因勢利導。

從上述故事中我們可以明白,對孩子的學習父母不能操之過急,一定要慢慢來,就像熬湯一樣,要微火慢熬,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湯來。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不妨先針對孩子的興趣,通過興趣引導,讓孩子對學習也產生興趣,這樣父母就不會再為孩子的學習發愁了。孩子能夠主動學習,才是真正讓父母感到欣慰的事情。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看到這樣的例子:有的孩子不愛學習,反而對美術、體育等感興趣,睿智的父母通過正確引導孩子的興趣,孩子的學習竟然也有了進步。

所以,父母不妨從孩子的一些興趣人手,引導孩子的學習。孩子的興趣很廣泛,隻要父母善於發現比如孩子對音樂、體育、美術、玩具等的興趣,通過正確的引導,孩子自然也會對學習產生興趣。

總之,父母不要總是逼著孩子學習,應該從孩子的興趣人手,引導孩子的學習,從而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父母才不必整天為孩子的學習操心,孩子也才能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孩子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取得好成績自然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三、刺激孩子的求知欲,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孩子的世界裏,孩子有玩具,有電腦,有遊戲機等,孩子的生活豐富多彩,這樣,孩子自然很難對書產生興趣,自然也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這就需要父母來解決這個問題。

很多父母甚至采取暴力教育,試圖讓孩子變得順從。殊不知,暴力教育雖然讓孩子看起來順從父母,但是,它不會讓孩子變得聰明和懂事;它可以讓孩子變得聽話,但是,不會讓孩子變得自覺和上進;暴力教育或許能夠取得一些暫時的、表麵的效果,但是,它並非讓孩子堅持學習的長久之計。

很多父母為此也是非常煩惱,但是對頑皮的孩子又無可奈何。其實,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有一個最常用也最實用的方法就是刺激孩子的求知欲。刺激孩子的求知欲,其實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隻是很多父母不注意觀察孩子罷了。

有一個孩子出生在高材生之家,父親是北大畢業的,母親是人大畢業的,姑姑是清華畢業的,姑父也是清華畢業的。姑姑家的孩子跟這個孩子年齡相差不多,姑姑家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能背唐詩,識字非常多,能自己查字典。

但是,這個孩子卻不怎麼愛學習,識字很少,唐詩隻記得“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父母大為惱火:這孩子怎麼就記不住呢?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父母找了一天沒找到孩子,後來發現原來孩子在書房的一個角落裏看書。父母這才發現,原來孩子喜歡看漫畫書,於是父親給孩子買來《舒克貝塔曆險記》《魔方大廈》《皮皮魯總動員》《十二生肖係列》,還有《阿凡提的故事》,等等,通過這些孩子感興趣的書刺激孩子的求知欲。後來,父母開始給孩子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福爾摩斯探案集》《冰心兒童文學全集——散文卷》《冰心兒童文學全集——小說集》等,孩子如饑似渴地讀。

有一次,父親看見孩子一個人去外麵地攤上翻看武俠小說,馬上親自去了書市,給孩子買回了金庸、古龍、黃易等人的小說,擺在了書房最顯眼的位置。父母對孩子說,以後看書去書房看吧,街上光線不太好。

孩子走進書房,看到了喜愛的武俠小說,這才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從此孩子的學習成績比以前更好了,而且並沒有耽誤讀小說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