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書房的書越來越多,孩子讀完武俠又不滿足了,開始讀中外名著。父母每隔一周都會為書房添加新書、好書,孩子像一條魚兒在書海裏盡情地暢遊。
後來,孩子開始寫東西,不斷在雜誌、報紙上發表,成為遠近聞名的小作家。
上述事例中孩子取得如此好的成績與孩子的強烈的求知欲是分不開的,更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默默的支持,不斷通過新的知識來滿足和刺激孩子的求知欲,這一點父母的作用無疑是非常大的,父母的貢獻也是毋庸置疑的。
學習就是這樣,很多孩子都是在求知欲的驅動下不斷學習新東西的。所以,對於不愛學習的孩子,父母就應該從孩子能夠識字開始,不斷刺激孩子的求知欲。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於觀察孩子的喜好,刺激孩子的求知欲。在孩子小的時候,如果孩子對色彩的興趣濃一些,父母不妨給孩子多買一些顏色鮮豔的積木、圖畫,而且父母還可以在吃飯的時候利用蘿卜、白菜等作為學習教具,一方麵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另一方麵還可以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望,孩子對事物的感知和認知就會在這些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中不斷增強。父母還可以經常帶著孩子去大街上,去大自然中轉一轉,看一看,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孩子適應外界的能力,還能夠增長孩子的見識,刺激孩子的求知欲。
想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父母需要不斷刺激和滿足孩子的求知欲,這樣孩子才能在不斷求索中取得更大的進步。隻要父母根據孩子的愛好和興趣不斷加以引導,刺激孩子的求知欲,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很快取得良好的效果。
總之,隻有不斷滿足和刺激孩子的求知欲,孩子才能不斷增強對知識的渴望,才能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主動地去學習。當管教、壓迫、物質獎勵無法讓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最好的辦法還是要刺激孩子的求知欲,激發孩子對新知識的渴望,讓孩子把學習當成一種興趣,這樣,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自然是指日可待!四、與孩子分享讀書的樂趣,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
父母教育孩子,不一定非要天天逼著孩子學習,這樣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盡管,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好好讀書,但是,孩子不喜歡讀書怎麼辦?
常常聽到父母這樣的抱怨:“上百塊錢給他買的書,他怎麼就偏偏不喜歡讀,反而喜歡去舊書攤上看書?那裏有什麼書好看的?”
也有的父母這樣抱怨:“這孩子,好像偏偏喜歡跟父母作對似的,讓看什麼書偏不看什麼書,看什麼漫畫,考試又考不好,不好好學習,整天不務正業!”
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讓孩子讀什麼書孩子反而不喜歡讀那些書,就好像偏偏喜歡跟父母作對一樣,好像父母讓他讀書是害他一樣。
父母當然不會害孩子了,但是,如果一味逼著孩子做習題,做試卷,對於這個時代的孩子來說恐怕現在也不太合適了。父母上學時所處的那個年代,孩子沒有那麼多的玩具,沒有電腦遊戲,沒有迪斯尼樂園,隻有課本。孩子們坐在一起,做什麼?很多時候都是比知識,比記東西,相互提問,課本上的、課本以外的。那個時候,書才是孩子們的朋友。
而現在的孩子學習條件優越,想看什麼書都有,他們缺的不是書,缺的是讀書的能力、讀書的興趣。
而作為父母,更需要培養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能力,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從書中學到東西。
父母抱怨孩子讀一些雜七亂八的書,認為隻有課本才是好書,這一點自然是不對的。
記得有一個父親,一個非常艱難的父親,他曾經講述過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過程:
孩子在3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卻沒有再娶。母親去世後,父親一個人負擔起了整個家,又當爹又當媽,洗衣做飯,掃地拖地,上班的時候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下班回家接孩子,回家做飯,為孩子洗衣服。
孩子沒了媽媽,睡覺前經常鬧,為了不讓孩子哭鬧,父親在孩子睡覺前總是要給孩子講一個故事。孩子就這樣在父親每天晚上一個故事中漸漸長大了。孩子稍微大點就認識了很多字,可以自己讀書了。
等到孩子10歲的時候,父親依然晚上睡前跟孩子說說話,說的全是關於書的:書中的人物、書中的故事情節,從古代俠肝義膽的劍客,到現代抗日戰場上的英雄,從秦皇漢武到末代皇帝……孩子通過跟父親聊書,懂得了很多東西。
父親和孩子一起讀書、聊書,孩子也吸收了更多的知識,對學習自然也是非常上心。父親雖然對孩子的生活比較關心,但是,對孩子的學習父親卻絲毫沒有擔心過。
平時父母要跟孩子一起讀書、聊書。父母跟孩子一起讀書、聊書,一方麵陪孩子度過一段溫暖的休閑時光,和孩子間建立起很好的關係,而且,這樣的方式對孩子來說是一件最快樂的事情,會讓孩子慢慢喜歡書,喜歡讀書,而且父母跟孩子一起聊書,可以讓孩子知道很多觀點,最重要的是書可以幫助孩子思考。”
比如讀完《三國演義》父母問孩子:“曹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也許,很多孩子都會說:“壞人。”而父母這時就應該糾正孩子這種不全麵的曆史觀,跟孩子一起分析,一起總結,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成長的經曆。
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聊書,除了可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語言能力以及想象力等。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不妨每天少一份應酬,分給孩子一些時間,陪孩子聊聊書,聊聊上學的時光,一起讀讀書,融洽彼此關係的同時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