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家長這樣說道:
“孩子在童年時期的教育應該以智力開發為主,而不要急迫地往孩子的腦子裏灌輸各種各樣的知識。我經常帶我的孩子上一些親子手工課、自然觀察課、遊戲課等,這樣的課,對於孩子自信心的提高、動手能力的培養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這些能力的提高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而且也是以後的時間所無法彌補的。孩子在參加這些課程之後,綜合能力方麵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孩子也感到很快樂,對很多東西都產生濃厚的興趣。”
孩子的早期教育其實並不難,隻要我們掌握了孩子在各個階段的智力和體力的發育水平,就能夠很好地對其進行教育。父母根據孩子在成長各個階段的不同特點,適時地對其開展教育活動,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於不同的孩子,也要進行不同的教育,有的孩子在某些方麵特別突出,而且自己也願意學習,那麼父母可以為其創造一定的條件培養他的特長。但是在參加各種訓練上父母都要堅持適度的原則,不要讓孩子進行超負荷的訓練,也不要要求孩子達到絕對的完美,因為世上根本就沒有絕對完美的人和事。
父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習慣,而不要讓孩子成為學習的機器。孩子在幼兒園時期應該注重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對學習的興趣。父母還要注重孩子探索、研究等內在能力的培養,而不是讓孩子被動地接受知識,要讓孩子學會主動思考,培養一個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孩子。
當父母在為孩子選擇各種興趣班的時候,首先應該清楚讓孩子上興趣班的目的是什麼。興趣班主要是為了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而不是為了功利的目的。其次,父母也不要強迫孩子參加多個興趣班,這樣隻會增加孩子的負擔,要懂得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來選擇學習的方式,讓孩子在興趣中提高學習的效率。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要懂得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興趣來對其加以引導和支持。
六、從英語興趣創建雙語家庭
許多人都懂得,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在孩子學習英語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大部分家長認為創造一個良好的雙語家庭的前提是父母必須具有超強的英語水平,其實這是不必要的。
這種說法是在給自己尋找借口,雙語家庭的創建關鍵在於興趣。創造雙語家庭的氛圍,讓孩子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其實很簡單!
有一些家長自己在上學的時候就對英語有一種排斥的態度,他們將孩子送到雙語教學班隻是為了彌補自己心中的一種缺憾和失落。而在家中他們根本不願意與孩子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或是進行一些英語互動遊戲來提高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他們認為隻要將孩子送到了學校,就會有老師來教,自己就可以不管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讓孩子上雙語教學班對孩子的英語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培養孩子更好的英語語感,將英語真正變為孩子的第二語言,僅僅依靠上學時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而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雙語家庭環境,首先要求父母對英語不應該有排斥的心理。父母是孩子學習最好的榜樣。要讓孩子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父母首先就應該喜歡上英語,用心地將英語作為一種與孩子進行交流的媒介,與孩子共同學習,這樣的英語學習氛圍能夠更好地激起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有一些父母擔心自己的口語發音不準會影響孩子,因此,他們不敢張口與孩子進行英語互動。其實這種擔心也是不必要的。
在一個《外國人唱中國歌》的節目中,其中有一些外國人的中文說得並不好,而且有的一開口說中文別人都要猜半天他說的是什麼,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自卑,沒有因此而不敢說話。而且當他們的中文歌曲配上旋律之後,中文發音聽上去也沒有那麼別扭了。
同樣,中國的孩子在學習英語上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孩子的模仿力非常強,父母可以試著用英語歌曲來慢慢引導孩子的英語學習。
引導孩子利用自然發音法來背誦英語單詞,這樣孩子就不用再去熟背音標和發音,學習壓力也就相對減少很多,學習動力則會迅速提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用一些簡單的英語問候語與孩子進行交流,比如:“How do you do?”“What are you doing?my baby?”“Do you like it?”“Come here,baby!”雖然這些語句看起來很簡單,它們卻能夠逐步建立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英語的學習,並不是像很多人想象中那樣需要大筆金錢的投入。其實,既能夠讓孩子快樂地學習英語,又能夠省錢的一個好辦法就是父母要積極有效地利用好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當你回到家的時候,就把收音機或電視機打開,讓孩子收聽或觀看其中的英語節目。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英語元素的家庭氛圍中是很重要的,孩子在內心中會潛移默化地對英語產生興趣。
當電視上出現飛機的圖片時,你可以及時地告訴孩子:“Danny,look,that's airplane.”然後你可以讓孩子跟著你來讀airplane,為了強化這個單詞在孩子腦中的印象,父母還可以繼續對其加以引導:“Airplane is flying in the sky.”如果孩子隻能說出其中的一兩個單詞,那也沒關係。為了讓他知道你說的這句話的意思,你還可以模仿飛機飛翔的動作,以此強化孩子的印象。如此重複幾遍後,孩子就會掌握了"airplane""flying"和"sky"。再過幾天後,孩子就會將整句話說出來了。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加強孩子的英語學習,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減少沒必要的金錢投入,讓孩子在互動的過程中享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枯燥、乏味的學習容易讓孩子感到厭倦。在創造良好的雙語家庭氛圍中,父母應該注重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並且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來達到讓孩子更好地學習的目的。那麼如何更好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呢?這需要父母能夠用符合孩子年齡的語言來對孩子進行啟發、引導,要讓孩子的英語學習能夠像讀一本童話書或看一部動畫片那麼有趣。
而讓英語學習更加有趣味,形式上的變化多樣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也是一個重要的要素。例如,以遊戲、歌曲、繞口令、情境對話等形式來表達英語,這些都是孩子感興趣的方法。父母也不要急著將所有的規則一次性地全部傳授給孩子,學習主要還是要靠孩子自己內在的動力,父母的工作就是要將孩子引入學習的殿堂中,讓孩子依靠自己的興趣去挖掘出知識的寶藏。
針對孩子的英語學習,一些經驗豐富的英語老師指出,如果讓孩子能夠充分利用“自然拚音法”,從而獲取充足的聽說練習的機會,等到過一兩年後再教音標,這樣的學習過程也是比較合理的。與此同時,一些教育專家也指出,拚音作為小學生非常熟悉的一種學習工具,利用它來輔助英語的發音也未嚐不可,等到一兩年後,孩子的英語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再學習音標,這樣效果會更好。
由於孩子有很強的環境空間概念,他們對於周圍環境的變化會有某種程度的適應融合。因此,在雙語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父母更應該注意孩子在上學之後對於學校的教學語言環境能否更好地銜接以及與周圍孩子在語言程度上相互匹配的一些問題,隻有這樣,才不會枉費了父母的一片苦心。
最後,應當強調一點,不管如今的雙語教育是一種趨勢也好,是一種流行也罷,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在父母的強製下被動地學習,不要強迫孩子接受父母所製定的成長課表,否則隻會讓孩子感到痛苦,而且在學習上也不會有任何成效。父母應該更多地與孩子進行一種親子交流,甚至是親子遊戲,讓孩子在興趣的召喚下快樂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