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培養孩子多方麵的興趣,讓孩子一專多能(3 / 3)

於是,在12歲那年,媽媽與謝軍進行過一次非常嚴肅的談話:“你對下棋很感興趣.是嗎?”媽媽問她。

小謝軍從來沒有見過媽媽這麼嚴肅,心裏有點兒害怕,但還是點了點頭。

媽媽嚴肅地說:“那好,但是,你一定要記住你今天的話,既然你選擇了下棋,以後的日子,你一定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小謝軍點點頭,心裏非常感激媽媽尊重自己的興趣,給自己發展興趣的機會。

媽媽的話一方麵給了孩子發展興趣的動力,另一方麵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小謝軍長期保持穩定的興趣。

試想:如果當年,謝軍的媽媽硬逼著謝軍讀書,壓製她對國際象棋的愛好,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會少一位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多了一個大學生。

在孩子培養興趣的過程中,確實需要一種規則,但是,這個規則的目的不是壓製孩子,而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更穩定地發展興趣。隻有穩定持久的興趣才能真正對孩子的人生產生有益的作用,培養興趣就一定要有“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此外,隻保持興趣的穩定還不行,還要孩子發展多方麵的興趣。孩子的興趣不能單一,單一的興趣容易讓孩子厭倦。

所以,在培養孩子興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持孩子興趣的穩定性,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孩子其他方麵的興趣,這樣可以起到輔助和調節作用,這對穩定孩子的興趣有很大的作用。四、教你根治孩子發展興趣時的“三分鍾熱度"

相信每位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多才多藝,不僅僅要學習成績優秀,音樂、體育、美術等方麵也需要有出眾的地方,很多父母甚至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是個天才。

但是,事事並不會如父母所願,孩子好像總是跟父母作對似的,興趣和愛好常常變換,對什麼都是“三分鍾熱度”,難以堅持到底。其實,這不是孩子跟父母作對,而是由於其年齡和心智發展的局限。

一位父親給孩子報了武術班,孩子興奮地跑去了。但是,沒過幾天孩子就厭倦了重複練習,而且還怕累,對武術漸漸失去興趣了。於是,父親又給孩子報鋼琴班,孩子這次是拍著胸脯說堅持到底,雄赳赳地去了,但是,沒有過多長時間又產生了倦怠情緒,鬧著要學網球……如此反複,折騰幾次,父親白白扔進去不少學費不說,關鍵是孩子一點有用的東西都沒有學到,這位父親感到非常頭疼。

這樣的例子並不是少數,想想原因,其實很簡單,不是孩子淘氣,也不是孩子跟父母作對,而是因為孩子好勝心強,但毅力不足。專家研究表明,興趣多變的孩子一般來說都是爭強好勝的,有很強的從眾和攀比心理,這類孩子往往會將小夥伴在某些方麵取得的成績或掌握的才藝作為自己的“興趣”,卻不知道自己根本就不喜歡這些才藝。

這種心理驅使下對事物產生的興趣往往是沒有牢固基礎的,如果孩子在學習技能或反複練習的時候一旦遇到困難或者感到厭倦,那就會成為孩子發展興趣的阻力。此外,孩子對自己缺乏正確的評價,這山望著那山高,也是導致孩子的興趣隻能保持“三分鍾熱度”重要因素之一。由於孩子年齡尚小,興趣大多時候隻能停留在“喜歡”的層次上,自然不會考慮到是否與個人能力和性格相符。這種缺乏必要思考的興趣,必然會導致孩子半途而廢:

找到了問題的症結,就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三分鍾熱度”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幫助他選擇適合自己的興趣,正確引導,再加上心理調整,孩子就會用心號一,對事情真正感興趣,有目的、有秩序地把想要學的東西學紮實。

首先,父母一定要引導孩子去除浮躁,建立自信。這是從根本上避免孩子“三分鍾熱度”的方法。隻有解決了孩子心浮氣躁的問題,才能把興趣堅持到底。

有一位媽媽做得就非常好:

在孩子學藝之前,媽媽首先為孩子上了一堂課,除了鼓勵孩子,更多的就是告誡孩子堅持到底,不要急於求成,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目標。媽媽還和孩子一起定學習目標,目標不是很高,以孩子有能力做到為準,一旦孩子做到了,媽媽會對他的努力加以肯定,使其建立起自信。

這位媽媽說:“隻有讓孩子保持冷靜與熱情,才能讓孩子堅持到底。隻有滿腔的熱情,那隻是‘三分鍾的熱度’;而心態太沉穩了也不行,沒激情,像完成任務一樣。”

其次,父母要對孩子有一個正確的評價,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父母,一定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孩子,要有一個正確的評價,讓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位父親針對自己的孩子的能力和水平,給孩子擬訂了一個符合實際情況的技能學習計劃,不從眾、不攀比,讓孩子靜下心來,認真做好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結果,這個孩子解除了思想包袱,學習的時候顯得更加專一、安心。

總之,解決孩子發展興趣時“三分鍾熱度”的問題,是孩子成功的關鍵,父母一方麵不能輕視這個問題,另一方麵也不能操之過急,一定要根據孩子的性格和年齡等特點,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方法進行教育引導,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習慣。隻要做到興趣專一,堅持不懈,相信孩子必然會在發展興趣的道路上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