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提升孩子與眾不同的興趣——好父母一定要有一雙慧眼(1 / 3)

興趣是孩子的精神成長點,是讓孩子與眾不同的重要因素。培養和發展孩子與眾不同的興趣.就決定了孩子某些方麵的能力要遠遠超出其他孩子,這樣就形成了孩子的核心競爭力,對孩子的人生有決定的作用。有錢的父母不一定是好父母,但是,善於發現孩子與眾不同的興趣而培養出出色的孩子的父母一定是好父母。

一、興趣是發展和培養能力的關鍵因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被很多人掛在嘴邊,至於為什麼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人認為就是興趣能夠積極地帶動個體學習、探索,引導個體認識新事物、學習新知識。

除了以上所說,興趣對個體的能力培養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隻是,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是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形成的,我們一時難以看到效果,所以,很容易被我們忽視。

孩子也是一樣,培養孩子各方麵興趣的過程,其實也是在逐漸培養孩子在一些方麵的能力。比如說,父母想盡方法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在培養和形成學習興趣的過程中,逐漸就會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能力,而這種學習能力就是在培養興趣的過程中形成的。

高林在小學二年級之前數學一直不是很好,因為不管他怎麼學就是學不好。

父母以為高林就是頑皮,不愛學習,就經常打罵他,但是,他的數學成績依然沒有起色。

沒有辦法,父母隻好買來一些引導孩子學習的書,看看有沒有適合高林的方法。父親看到一個“用興趣引導孩子學習”的方法,於是,決定進行嚐試。

父親拿出一堆圍棋子,放在桌子上,抓了一把問高林:“你能告訴我桌上有多少個圍棋子嗎?”

高林馬上數了一下,然後興奮地告訴父親。

父親點點頭,誇道:“不錯!”

於是,父親又拿出一堆,放在桌上,接著讓高林數。

高林又很快數完了。

父親問:“是第一堆圍棋子多還是第二堆圍棋子多?”

高林說:“第一堆多!”

父親問:“多多少?”

高林卡在那裏了,還在一個一個地數。

父親沒有辦法了,隻好把高林送到爺爺那裏。

高林的爺爺是出了名的厲害,早年的時候,在一個商鋪做過管賬,他不用算盤,也不用計算器,不用紙筆,完全是心算。

高林不相信爺爺有這麼神奇,於是,專揀大數讓爺爺做加減乘除運算,爺爺竟然都能算對。本來對數學失去信心的高林一下子對此感興趣了,趕忙纏著爺爺教自己。他心想:有了這樣的本領,數學還能難倒我嗎?

俗話說:“不設誘餌,魚兒不上鉤。”爺爺用一種特殊的方法激發了高林對數學的興趣,喚醒了高林的自信心。爺爺在教高林心算的時候,很多非常難懂的、難記的東西,高林反而記得非常快,這也大大出乎了爺爺的預料。

高林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學習起來廢寢忘食,經過暑假兩個月的培訓,高林雖然沒有學完全部心算技巧,但是,信心大增,對數學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個學期過去了,高林的數學成績在班裏突飛猛進,一躍成為第2名,老師都為之感到驚訝,看起來對數學毫無興趣的他,竟然在班裏名列前茅。

一年之後,高林的心算能力越來越強,甚至到了考試的時候不用草稿紙.直接把答案寫在試卷上的程度。

從對數學毫無興趣、成績很差、喪失信心,到產生興趣、恢複自信、提高成績,高林的數學成績的提升,無疑是因為爺爺激發了他對數學的興趣。,有了興趣,愛學習了,才發現,原來數學也不是很難學,然後,通過學習心算,高林對數學越來越有信心。

孩子沒有興趣沒關係,我們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的興趣。隻有讓孩子產生了興趣,才能培養孩子的能力。所以說,興趣是培養和發展孩子能力的關鍵因素,是引導孩子走向成功的導師。二、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的興趣,提升孩子的能力

很多父母都覺得培養孩子的能力很難,孩子的興趣好像跟孩子的一些能力沒有任何關係,這就讓很多父母感到頭疼。現今,人們時常會提到一個詞——能力。

到底什麼是能力?能力是指一個人能夠順利、準確做好某些事所具備的一種素質。很多人都在喊“素質教育”,但是,素質教育不應僅僅在學校實施,家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施環境。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有這樣那樣的興趣,總是擔心孩子因為興趣影響學習成績;很多父母隻是強製孩子學習,卻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興趣;很多父母注意到孩子的興趣,卻沒有將孩子的興趣和學習聯係起來,更不會從興趣人手培養孩子的能力了。

其實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孩子的很多興趣,都可以轉化為使孩子受益的能力,隻是我們做父母的沒有重視孩子的興趣。重視孩子興趣的父母,一定是好父母。能夠將孩子的興趣轉化成讓孩子受益終生的能力的父母,一定是睿智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