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躑躅孤獨的旅人,見到綠洲會多麼地感動!海子多是鹹水,湛藍清澈,水中生長的小小鹵蟲,養活了無數野鴨水鳥。湖邊蘆花紛飛,柳枝輕垂。沙棗樹下,山羊悠閑地吃草,駱駝安靜地反芻。沙漠中還有多處泉水。泉水是淡水,從沙中汩汩湧出,甘洌清涼,可供人畜飲用。
這裏絕不是黃沙漫漫、荒蕪人煙的不毛之地。這裏充滿了無限生機。
呼倫貝爾草原:跨越千年的田園牧歌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樣誘人的景色,是呼倫貝爾草原的真實寫照。在中國“雄雞”形地圖的上方,有一個酷似雞冠的地方,這就是被譽為“北國碧玉”的呼倫貝爾草原——中國最美麗、最富饒的大草原之一。
呼倫貝爾草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東西長300公裏,南北寬200公裏,總麵積約10多萬平方公裏。藍天白雲下,草浪滾滾,鮮花處處;牛羊相互追逐,牧人舉鞭歌唱,一片寧靜安詳而又生機勃勃的景象。這裏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堿草、針茅、苜蓿等10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欣欣向榮,為大地編織出一幅厚厚的綠色巨毯。這還是一塊沒有任何汙染的純潔聖土,出產的肉、奶、皮、毛等畜產品備受青睞。
關於“呼倫貝爾”的名稱由來,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草原上出現了許多妖魔,他們破壞牧場、殺死牲畜。當地蒙古族部落的一對情侶——勇敢而美麗的姑娘呼倫、英俊而健壯的勇士貝爾,攜手與妖魔搏鬥,後來雙雙化作湖水,淹死了眾妖,並變成世世代代滋潤草原的呼倫、貝爾二湖。
除了呼倫和貝爾兩大湖之外,草原上共有3000多條蜿蜒的河流,數百個大小湖泊,它們如星鬥般鑲嵌在廣袤的大草原上,為平坦雄渾的草原添上一股柔美動人的氣質。因為大地平緩,河流不再受到束縛,它們恣意舞動起來。號稱“天下第一曲水”的莫爾格勒河,彎彎曲曲的程度遠遠超過了黃河的“九曲十八彎”,從高空看它的河道,忽而向東、忽而向西,在碧綠的大地上繪出美麗的回環形圖案。
呼倫貝爾大草原也是蒙古族草原文明的發祥地,草原上的額爾古納河流域,曾是著名蒙古族首領成吉思汗叱吒風雲的古戰場。如今的呼倫貝爾,依然如故地哺育著現代的遊牧民族。蒙古族牧民的氈房在草原上星星點點,冒出的縷縷炊煙給草原染上一層淡淡的柔光;牛羊悠閑地吃草,駿馬奔跑如飛……持續了千年的呼倫貝爾田園牧歌,仍在繼續回蕩。
巴音布魯克:雪山懷中的天鵝湖
巴音布魯克,是被雪嶺冰峰環繞的美麗濕地草原。這裏有占全世界總數五分之三的天鵝,是名副其實的“天鵝之鄉”。
巴音布魯克,蒙古語意為“富饒之泉”。它地處新疆中部、天山山脈的腹地,海拔2300米到3100米,氣候溫和,沒有明顯的四季之分。其四周都是連綿的雪山,冰川融化的雪水滋潤出10萬公頃的豐美草場。巴音布魯克就像一個雪山懷抱裏的孩子,得到無限的恩寵。這裏水量充沛,河流如織,湖泊星羅棋布,是新疆水草最為肥美的地方之一。
巴音布魯克的“天鵝湖”就坐落在草原上,位於巴音鄉西南部。天鵝湖實際上是由眾多相互串聯的小湖組成的大麵積沼澤地,它是中國第一個天鵝自然保護區。
這裏是天鵝的家鄉,有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等各類天鵝數萬隻。它們在水草豐茂的沼澤中築巢,在湖泊裏嬉戲覓食;閑暇時,或來回扭動優美的長頸,或以嘴梳理潔白的羽毛,或引吭高歌……最美的一景是天鵝們的“水上芭蕾”,翩翩的天鵝,潔白婀娜,美態迷人。當地居民視天鵝為“貞潔之鳥”、“吉祥的象征”,他們從不捕捉天鵝,使天鵝得以安然繁衍生息。
除了天鵝,這裏還有黑鸛、金雕、白肩雕、雪雞等近130種鳥類。巴音布魯克永遠是它們恬靜的港灣——張開溫柔的懷抱,迎接遠遊的候鳥,撫去它們長途跋涉的風霜……
若爾蓋:高原碧玉
若爾蓋是世界麵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濕地,它像一塊碧玉,鑲嵌在中國青藏高原的東部。
若爾蓋地跨四川、甘肅兩省,海拔3400米至3600米,總麵積100多公頃,是青藏高原上人為破壞最少的高原沼澤濕地。如果乘飛機沿著四川與甘肅的省界由東向西飛,首先看到的是一層高過一層的山脈。越過最西邊的山脈之後,便會看到大地豁然開朗,如地毯般平坦,這就是若爾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