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藍色國土(1 / 1)

成山頭:海陸爭鋒

中國的膠東半島像一個釘入海洋的“楔子”,成山頭就位於這個楔子的最尖端。這裏是陸地和海洋交戰的前線陣地,大陸以巨岩刺入海中,海水則掀起巨浪,無情地日夜拍打巨岩。

成山頭位於山東省榮成市,在古代又名“天盡頭”。它是中國陸海交接處的最東端,自它再往東去,就是一片汪洋大海。早在公元前200多年,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建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的皇帝——秦始皇,在完成統一大業後,曾來到這裏祭祀山海,求尋長生不老之藥。他的大臣李斯留下“天盡頭、秦東門”的題字。成山頭是中國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在古代文獻中,它被認為是日神的居所。公元前94年,漢代皇帝劉徹曾在這裏拜日神、迎日出,修日主祠。

成山頭三麵環海,一塊窄而長的黃色巨岩高昂著頭深入海中。巨岩高聳出海麵上百米,像一艘蓄勢待發的巨輪,隨時準備乘風破浪,駛入大海。站在巨岩的最前端,能夠看到前方海中錐形的石島。從顏色和走勢可以看出,這幾個石島與巨岩是一體的,小島錐尖指著前方,它們是入海的急先鋒。

大浪瘋狂地拍打著巨岩,轟鳴的濤聲蓋過一切喧嘩。碧綠的波浪從遠處前仆後繼地衝來,猛撞向石壁,不惜粉身碎骨,變成海麵白色的泡沫。巨岩頂部常年有五六級的大風,呼嘯著給這場海陸之戰呐喊。技藝高超的海燕,乘著大風,出演精彩的飛行特技。它們時而猛然衝向水麵,在即將入水的瞬間突然掉頭垂直急上;時而又在空中連續騰挪旋轉,畫出一圈圈弧線。

在巨岩底部——離海水還有好幾米的地方,有警告不得靠近的標牌。原來,這裏的波浪喜怒無常:大多時候,浪花隻有一兩米高,並不衝上岩石,但是每隔幾分鍾,就會出現一個四五米高的大浪,呼嘯上岸,水退時能卷走岸邊數米內的一切物體。

遠方海麵寧靜而悠遠,陽光透過雲層的縫隙向海麵上灑下萬縷金絲。回頭看,遠處的山川也沉默著,滋養出花草樹木,姹紫嫣紅。這兩大勢力在靜默中積蓄著力量,隻有在成山頭,它們露出真性情,無時不刻地執著地較量著。

南海諸島:中國的珍珠項鏈

在中國廣袤大陸的南邊有一片純淨的藍色國土——南海。在浩瀚的海域上,散布著一簇簇珊瑚島嶼、沙洲、暗礁,它們串成一條精美的珍珠項鏈,裝點在太平洋東岸。

南海,又稱“南中國海”,從地理方位上來說,指的是中國大陸以南,特別是海南島以南,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的廣闊海域。中國對南海諸島的開發具有悠久的曆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南海就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國的絲綢就是從這裏走海路運往西方。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曾率領船隊經過南海,探訪東南亞和非洲諸國。南海一直是中國交通、貿易、軍事的重要通道。

南海地處熱帶海域,海水湛藍純淨,透明度極好,水中魚群遊弋,天空海鳥翱翔。按分布位置,南海又分為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統稱為南海諸島。其中的曾母暗沙是中國領域的最南端,它已在大陸海岸線數千公裏之外,與馬來西亞一箭之遙。

東沙群島是離大陸最近的一個島礁群,這兒有南海中的第二大島——東沙島。島上椰林婆娑,沙灘光潔白細。島東側有東沙礁,西北方有北衛灘和南衛灘,這些礁灘均未露出海麵,如眾星捧月一般,簇擁包圍著東沙島。

西沙群島由一連串島嶼、沙洲和暗沙組成,是南海諸島中最美麗的一組島群。其中的永興島是南海諸島中的最大島嶼,麵積2.8平方公裏。它的形狀像一顆心髒,因而被親切地稱為“中國心”。在永興島以東,有一座麵積1.6平方公裏的乳白色小島——東島。東島的沙灘由貝殼和珊瑚沙堆積而成,非常美麗。島上植物茂盛,海鳥眾多,其中鰹鳥數量最多。它們全身皆白,雙腳赤紅,十分可愛。因為循著鰹鳥飛行的方向,便能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陸地,所以漁民稱它們為“導航鳥”,它們也因此成為西沙群島的象征。

中沙群島位於南海諸島的中心,除黃岩島外,由一群大部分尚未露出水麵的珊瑚礁灘組成。海水清淨,海溫25℃—28℃之間,非常適合各類海產繁殖生長。

南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麵積最廣、島礁最多的一個島礁群。在82萬平方公裏的廣大海域中,有200多個島礁、沙灘,其中麵積最大的不過半平方公裏。由於南沙群島地近赤道,具有典型的熱帶風光。水下的珊瑚色彩斑斕,千姿百態。南沙群島雖然遠離中國大陸,但卻是中國的南大門,在美麗的珊瑚礁上,為中國樹立起莊嚴的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