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千古評說(4)(2 / 3)

從上述兩個事件中可知,第一,維新派確有針對慈禧的舉兵奪權計劃,盡管這一計劃流產,但可推知其“扶此抑彼”的指導思想,肯定曾有表露,從而激化了帝黨與後黨的矛盾;第二,慈禧發動政變,並非因得知“圍園劫後”的密謀,而是在其前先已發動。這說明,慈禧發動戊戌政變,是各種因素綜合發揮作用的結果。慈禧既知道權力,又有政見。權柄不能授之於人;變法不能突破底線,不能變製。否則,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清末新政在戊戌政變中,慈禧剝奪了光緒全部的權力,將戊戌變法淹沒在血泊之中、變為短命的“百日維新”。然而,僅僅兩年多,經過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占北京等一係列曆史巨變,慈禧自己也走上了“變法”之路,推行“清末新政”近十年,其深度和廣度甚至超過了戊戌變法。

戊戌政變後,慈禧曾散布光緒病重的消息,以便除掉光緒。不料洋人出麵要給光緒看病,慈禧不敢惹洋人,隻好作罷。她又想出先為同治立嗣再除光緒的辦法,選的皇儲是端王載漪之子溥儁,擬元旦時請各國公使道賀支持、過明身份,然遭公使們拒絕。溥儀《我的前半生》說,不是公使們對慈禧為人有什麼不滿,而是英、法、美、日各國“不喜歡那些親近帝俄的後黨勢力過分得勢”。慈禧雖“患外人為梗,用榮祿言”,將溥儁改稱大阿哥。但洋人庇護康有為,又反對廢光緒和立皇儲,等於直接幹涉和反對她的統治,其內心的憤恨難以形容。

當時,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將反洋教鬥爭發展成為一場波瀾壯闊的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1900年3月從山東開始,各種義和團紅黃揭帖、告白公開“張滿街衢”,遍分城鄉內外居民,甚至送發京官大宅、外國使館。義和團民迸發出長期積蓄的對外國侵略者的憤懣,在城市農村、街頭巷尾處處樹旗設壇,請神降仙。荒誕、怪異、原始的迷信、複仇的火焰、求生的本能、洗雪家國、民族之恥辱的強烈欲望,混雜在一起,成為一股極大的狂熱力量。相約起事的傳單一出,不分男女老幼,“千人立聚,兵刃森立,儼同敵國”,“雖在數百裏外,亦征徙往應”,“官員莫敢誰何”。他們頭抹紅綃,腰係紅帶,腿紮紅布,身佩小黃紙護身符,手持各種原始武器,宣泄般地砸毀教堂、斬殺洋人和或為虎作倀或僅入洋教、或隻用洋貨的“二毛子”乃至“十毛子”,破壞一切與“洋”字有關的東西,同時屢屢擊敗前來鎮壓的清朝軍隊。5月,義和團相繼焚毀了高碑店、涿州、琉璃河、長辛店、盧溝橋火車站和豐台機械製造局,破壞了涿州以南到高碑店,以北到琉璃河的兩段鐵路,並進入天津、北京鋪團。很快,京津亦成了神壇香案的海洋。5月17日起,義和團在北京連續焚燒崇文門、右安門、宣武門內、正陽門外的教會設施以及老德記西藥房之類專門販賣洋貨的商店,前門外的大火竟延續三日之久。在衝天的火光中,居民們紛紛把洋油燈扔到窗外,把洋油倒在街上,全城幾乎家家門上都貼著表示信奉義和團的紅紙條,滿街來往的盡是頭包紅布、手執刀槍的義和團成員及其仿效者。他們在內外城門、大小衙門、各個路口日夜盤查過路行人,捉殺企圖混逃出城的洋毛子和二毛子。他們目空一切,無法無天,公然喝令達官貴人在他們麵前下馬下轎,公然進入王公將相的府邸設壇居住,甚至將一些以洋奴才著稱的官吏捉到神壇前,勒令跪香或殺之祭刀。時人膽戰心驚地記載說:“紅巾滿都市,服飾詭異,持刀洶洶殺人。”六月中旬,各地義和團數十人一隊,日夜不停、浩浩蕩蕩進入京津地區。6月15日,義和團開始圍攻西什庫教堂。6月20日,義和團開始圍攻各國使館。“滅洋仇教”的義和團運動剛剛在山東興起之時,慈禧的態度是堅決主剿。她多次諭令地方督撫“實力剿捕,毋得養癰貽患”。義和團迅猛發展、進入北京後,因“外國人欺我太甚”而耿耿於懷的慈禧在“剿”“撫”問題上舉棋不定。載漪、剛毅等主“撫”,企圖利用義和團抗擊列強。奕劻、王文韶、劉坤一、張之洞、袁世凱等中央和地方官員,則主張痛剿義和團,避免列強的武裝侵略。兩派意見正相持不下,一份未經甄別的緊急情報讓慈禧下了決心。這份情報把洋人在各地的暴行解釋為想逼慈禧歸政於光緒。慈禧大怒,立刻下詔“宣撫”團民,下令進攻東交民巷使館和兵營,發出內帑賞給團民,懸出賞格買洋人的腦袋。為了表示決心,她把主“剿”的兵部尚書徐用儀、戶部尚書立山、內閣學士聯元等砍了頭。就在這一天,借口鎮壓義和團的八國聯軍攻占了大沽口炮台。6月21日,慈禧以光緒的名義發布對各國宣戰的詔書。但慈禧的決定遭到了劉坤一、張之洞等地方督撫的反對。他們聯名電奏清廷,力主剿團乞和,並積極活動,與列強訂立條約,實行“東南互保”。慈禧的決心開始動搖。她一方麵要求各省將軍督撫認真布置戰守事宜,繼續利用義和團圍攻使館,抗擊八國聯軍,煽動義和團對教民“按戶搜殺,以絕亂源”,規定“殺死一名夷人賞五十金,生致者加倍”,殺婦女嬰兒的依次受賞,並下達獎勵各省拳民焚毀教堂之詔令,還將義和團眾帶入宮中,企圖借義和團之手殺死維新派代表光緒,發動弒君政變。另一方麵,又令榮祿前往使館慰問各國使臣,並於北玉河橋樹立大書“欽奉懿旨,保護使館”的木牌。又分別致國書俄、英、日、德、美、法等國國家元首,請他們出麵“排難解紛”、“挽回時局”。並將兩廣總督李鴻章調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準備與列強談判。但是,八國聯軍並沒有停止進攻。從天津到北京,八國聯軍瘋狂屠殺義和團團民及無辜平民,將其逼入絕境,用機關槍掃射“直至不留一人而後已”。八國聯軍所過之處,“房屋未經被毀者極為罕見”,大都變成“瓦礫之場”,“屍骸枕藉,道路相望”,至少有五十萬人無家可歸。8月13日夜,八國聯軍兵臨北京城下。統率武衛軍的榮祿和統率神機營的載漪率眾從西直門逃散,慈禧太後攜光緒從德勝門倉皇出逃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