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產值要衝上去,對於“博海”來說,幾乎就是一場革命。從市場資源對接,到技術力量配置、工程現場施工以及後勤保障安排,甚至領導班子成員的思想意識,都要有一次大的變革。對於一個溫飽有餘的企業來說,這無疑是對所有公司員工的一次“強迫”改造。但是胡濤認準隻有“二次創業”,博海公司才有光明的未來。於是他先從班子成員開始做思想工作,大會小會宣講“二次創業”的意義和作用。當班子成員思想轉過來後,胡濤馬上對公司內部人事安排和組織架構作出調整,同時還吸納進公司需要的相關人才,以保證“二次創業”的理念得到貫徹實施。
功夫不負有心人。“博海”公司在“二次創業”的旗幟下有了新的突破,如“博海”公司被認定為“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科技創業明星企業”,同時胡濤被評為“湖北省科技創業企業家”;在自主知識產權上也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如獲得國家版權局認證的多個技術項目“智能建築分布式管理係統V2。0”;“博海NMS多用戶集控型安全技術防範係統V1。0”;“基於傳感網的安全管理軟件V1。0”;“城市多區多級物連安全防範係統V3。1”;“博海物流倉儲管理平台V2。3”及“博海文博係統技防雲計算管理平台V1。5”,等等。
依托科技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大項目接踵而至,像“武當山古建築群項目”,“新世界中心K11項目”,“武漢菱角湖萬達廣場項目”,“襄樊萬達廣場項目”,“鄂州金碧天下項目”,“武漢恒大華府項目”,“武漢世茂錦鏽長江A1、A2、A3地塊項目”等等。“博海”公司已經成為武漢地區行業內的“小巨人”,年產值也登上了一個新台階。
一晃十二年過去了,從未進行過一次分紅的“博海”,已經聚集了足以抵抗任何風吹雨打的能量。如今,他們打算讓股東、骨幹和員工們好好“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悅”了。
和風細雨仁義管理
“博海”從十幾個人的小團隊到如今儼然一個大公司的十多年曆程,其中起伏坎坷艱難曲折可以總結出很多經驗教訓。但公司副總劉青卻說,“博海”公司的發展實際上是董事長胡濤“仁義管理”的一次科學實踐。
“博海”公司成立的第一個春節,財務帳上幾乎沒有什麼錢。有人提議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算了,以保證財力對付節後工程開工進度所需。在經理辦公會上,胡濤站起來一字一個釘地說,公司現在是窮,但不會比楊白勞窮,楊白勞還要買點年貨過年呢,“博海”公司的第一個春節也要過得紅紅火火。於是胡濤四處借錢,籌辦的年貨比原來在無線電研究所時還要豐盛。員工的幹勁就此被鼓動起來了。
公司掛牌不久,一個年輕的技術員突發胰腺炎。這個病的治療不是一件小事,花錢不說,治愈後能否保證原有的勞動能力也是一個問題。胡濤得知情況後,馬上調動關係找到專家,並在第一時間將患者送進最好的協和醫院,還要求專家用最好的藥物與最好的手段治療。由於搶救及時和治療到位,不久後這位技術員就康複了。當時還沒有醫保,一大筆醫療費成了這位技術員的心病。胡濤得知後,立即安排公司財務人員到醫院結賬,所有費用全部報銷。這位年輕技術員感激不盡,出院後將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以報答公司對自己的關懷。幾年後因貢獻突出,他一下子成為公司最年輕的副總經理。
今年年初,兩位早前離開公司的骨幹,委婉表達了希望重回“博海”的意願。胡濤得知後,立即擺酒宴歡迎,並給他們安排了公司副總和部門經理的高級職務。麵對一些老同誌的不理解,胡濤意味深長地說,這兩位以前也是“博海”的有功之臣,雖然出去了幾年,經了些風雨,見了些世麵,就當是我們公司安排他們出去讀了一次黨校的嘛,黨校畢業說明長了本事,職務和報酬當然應該給予相應的安排。兩位骨幹回來後心氣順暢,工作潑辣大膽,一下子就進入了角色,打開了工作局麵。
對於民營企業來說,“一把手”的胸襟有多寬廣,企業聚賢納士的胸懷就有多寬闊;“一把手”的眼光有多長遠,企業就能夠走多遠。“一把手”就是民營企業生存發展的旗幟和靈魂。從某種意義上說,“博海”,正是因為有了胡濤和他助手們的“仁義”,才擁有了今天的輝煌。
如果說對員工利益及人才成長的關懷,是胡濤管理理念上“仁”的體現,那胡濤管理理念上“義”的思想,則表現在對“博海”公司根本利益的維護上。在這方麵,胡濤更多的是嚴厲。
公司的一個元老也是業務骨幹。一次在外施工時,一家“博海”公司的競爭對手來工地參觀。這位骨幹在明知底細的情況下,還將工地情況一一介紹。胡濤知道這個事情後,要求其寫出書麵檢查,並幾次在公司大會小會上點名批評。胡濤對此事的意見是,公司員工不能做有損公司根本利益的事,讓競爭對手知道自己的底牌,那是挖自家的牆角。對這樣的事,不管是什麼人,都要嚴厲批評,直至給予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