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詩文裏反映佛教的內容非常多,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強的篇幅。這類作品除上麵所說的宣揚佛理,流露消極思想傾向外,對研究當時佛教,特別是禪宗的情況也有一定幫助。另外,這類作品借宣傳佛教的清心寡欲等教義以提倡儉樸,向往和平盛世,表達自己把榮辱、貧富、進退、成敗和生死都能置之度外等方麵,均有一定可取之處。
耶律楚材的詩歌,從藝術角度看,最為後人稱道的還是他描寫北方草原和西域阿拉伯山水風光與民俗物產的邊塞詩。他從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年)被成吉思汗訪召,成為貼身幕僚起,除有限幾次來到中原外,大多數時間跟隨成吉思汗、窩闊台汗生活在以和林為中心的大漠南北和西域。所以,他對邊疆的山河、大漠、草原,森林、雪域、物產以及狩獵、穹廬生活等非常熟悉,並激發了他的創作才思,寫下了大批描寫北方風光的詩篇,填補與豐富了我國文學史上的邊塞詩創作。因為從唐代開始已經有不少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描寫北方邊疆的詩篇,但涉及西域的不多。他的《過金山用人韻》:
雪壓山峰八月寒,羊腸樵路曲盤盤。
千岩競秀清人思,萬壑爭流壯我觀。
山腹雲開嵐色潤,鬆巔風起雨聲幹。
光風滿貯詩囊去,一度思山一度看。
描寫金山(今新疆境內的阿爾泰山)的雪壓山峰、羊腸小路,千岩競秀,萬壑爭流,鬆巔風起,雄偉壯麗中充滿異域風光。還有《過金山和上人韻三絕》、《再用前韻》、《過陰山和人韻》等詩,描寫“盤雲細路”、“楓林霜葉”、“千丈飛泉”、“摩天大山”、“山頂鏡湖”、“雲煙霧氣”等佳景,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大自然的如畫景象,為讀者提供了不同於中原的壯麗新天地。
耶律楚材的《扈從羽獵》、《扈從冬狩》、《鹿尾》、《狼山圍獵》等詩,通過描述“驚狐突出過飛鳥,霜蹄霹靂飛塵中”、“長圍四台匝數重,東西馳射奔追風”、“千群野馬雜山羊,赤熊白魔奔青獐”的狩獵場麵,歌頌了強悍的蒙古鐵騎和塞外草原的珍禽異獸;《和薛伯通韻》、《和景賢贈鹿尾》等詩,反映了蒙古和北方其他少數民族的習俗嗜好;《贈蒲察元帥》描寫在西域飲酒賦詩及觀看漢胡結合的舞蹈表演,均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與較高藝術水準。
耶律楚材詩在藝術風格方麵,最主要的特色表現為渾樸與豪放。他揮筆成詩,追求語言的自然明暢,反對詞句的雕飾與堆砌,這是他渾樸的表現。他的詩表露出他的遠大政治理想和宏大抱負,可以看到當時社會與蒙古汗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情況,氣魄奔放宏大,內容博大精深,這是他政治詩的豪放表現。他描寫北方邊疆地理風光,多選用高山大川、瀚海森林,景物開闊,手法粗放,又是豪放特色在景物描寫方麵的表露。
總之,耶律楚材詩文由於反映了他豐富的生活經曆,對了解他本人思想狀況和性格特征,以及當時的社會曆史,有一定的認識價值。另外,由於有較高藝術水平,所以豐富了我國金元之交時期的文學創作。
耶律楚材具有較高的漢文化修養,他全麵學習、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通儒學、佛學、道學、天文、曆法、地理、醫學、琴術等,對祖國的科學技術事業也做出了貢獻。據史料記載,他對科技事業的貢獻,主要在曆法方麵。他自己說,在西域期間曾在“清台”任職。“清台”是從中國漢朝起設立的一個機構,又叫“靈台”,也就是後來的“司天台”,主要管天象的觀測和曆法的製定頒布。可成吉思汗時期並沒有這個機構,耶律楚材可能是作為成吉思汗顧問兼管天文曆法的事情。這期間,西域的一個曆法學者曾向成吉思汗奏報,蒙古太祖十五年(1220年)五月望日(十五日)將發生月食。楚材說:“不會。”結果真的沒有發生。楚材根據自己推算說:“明年的十月將要發生月食。”西域這位曆法學者也提出反對意見,說:“明年十月不會發生月食。”可到時真的月虧八分,月食景象出現了,證明楚材當時已經能夠比較準確地推算出日食和月食的時間了。
蒙古汗國初年是沒有曆法的,楚材的這種推算,主要依據金朝的《大明曆》。而《大明曆》以中國中原地區為準,在西域由於地理位置的差異,如果照搬《大明曆》,就會出現程度不同的誤差。楚材在西域尋思幹城依據《大明曆》推算蒙古太祖十六年(1221年)十月發生月食,日子是說對了,可原說子時(夜裏零點)月食達到最高峰,眾人一起等候,結果初更時期月全食就提前出現了。這種現象提醒了楚材,照用《大明曆》不行,要找出誤差的原因。於是,楚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地上的距離與曆法的推算有直接關係。《大明曆》所說的子正時,是中國中原的子正時,在西域尋思幹城卻是初更時,進而提出了“裏差”的概念。並結合節氣、周天、月轉等天象規律,編訂了一部新的曆法《西征庚午元曆》,較好地解決了由於“裏差”不同出現的誤差現象。這“裏差”其實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經度”。所以,耶律楚材是在中國首次提出經度概念的人。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幾十年後,蘇天爵又發展楚材這個思想而形成了地方時的概念。同時,楚材對天文曆法的研究和他編訂的《西征庚午元曆》,也為元代郭守敬、王恂等人進一步發展我國天文曆法科學,重新編訂新曆法《授時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