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食其,沛郡(今江蘇沛縣)人,與漢高祖劉邦同鄉。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原為沛縣亭長的劉邦,也在家鄉組織了一支隊伍,舉起了反秦的旗幟。不堪忍受秦朝殘酷剝削和壓迫的各階層人士,紛紛投入劉邦的隊伍,審食其就是其中之一。他投到劉邦門下,開始隻是一個舍人。因服侍呂後得寵,被封為辟陰侯。呂後稱製時,任他為左丞相。
審食其雖然貌不驚人,才不出眾,但口齒伶俐,善於逢迎,還有一套辦事能力。劉邦率兵東征西討,家中無人照料,就委派審食其代管家務,聽候呂後使喚。劉邦不在家時,呂後主持家政,審食其唯命是聽,並察言觀色,曲盡殷勤。他善於揣摩女主的心意,在女主的心意尚未表達時,就能按其意圖行事,因而呂後對他格外喜歡和信任。日久天長,情篤誼密,審食其便成了呂後的私寵。
陳勝、吳廣犧牲後,項羽、劉邦率領的起義軍成為反秦的主力。當時楚懷王曾同反秦諸將約定:誰先破秦入鹹陽,誰就先稱王。劉邦在黃河以南作戰,乘虛西進,於公元前206年先入鹹陽,秦王朝宣告滅亡。接著劉邦退出鹹陽,還軍灞上。這時項羽也在黃河以北摧垮了秦軍主力,率40萬大軍西取鹹陽。當他聽說劉邦已先入鹹陽,便勃然大怒,立即率軍入關,進駐鴻門,要向劉邦發起攻擊。在萬分危急的情勢下,劉邦為避其鋒芒,采取以退為守的策略,親赴鴻門謝罪,避免了一場災難。項羽進入鹹陽,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封劉邦為漢王,居巴蜀漢中之一隅。漢元年(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乘機進入關中,消滅了關中三王。接著又率軍東出,遠襲彭城,結果被項羽打得慘敗。劉邦的父親和妻子呂氏在逃難途中也成了項軍的俘虜。審食其念與呂後的情誼,不願獨自逃生,寧願同為囚俘。他們在楚軍營中被拘禁三年,審食其晝不離呂後,服侍周到,關懷備至。
劉邦在彭城兵敗後,退守滎陽、成皋之間積蓄力量,與項羽相持。後來劉邦的勢力逐漸強大起來,迫使項羽不得不放回押在楚營的全部俘虜。劉邦的父親、呂後、審食其也安全無恙地回到了漢營。公元前202年,劉邦與韓信、彭越等聯合攻打項羽。項羽兵敗垓下,退至烏江自刎。劉邦在與項羽爭奪天下的角逐中成了勝利者,同年6月登上皇帝寶座。次年劉邦對跟隨他打天下的功臣論功定封,封王者7人,封侯者143人。僅以舍人起家,侍奉呂後、孝惠帝(劉邦兒子劉盈)的審食其,並無攻城略地之功,竟被封為辟陽侯,為列侯中第59位。這既是陰謀家審食其取媚呂後的目的,又是野心家呂後後來施展手腕的需要。從此審食其榮耀起來,對呂後更加殷勤獻媚,勾結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