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首詩,乃一位叫林升的人所作,諷刺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君臣們每日留戀天堂杭州,偷安肆樂,歌舞升平,毫無收複中原的決心。那時的南宋王朝,衰敗之勢已日漸滋顯,加上任用了秦檜、韓亻宅胄、史彌遠等幾個親小人、遠賢臣的奸相,愈發積貧積弱。王朝的架子雖在,內囊卻也空了。誰想到了理宗、度宗年間,又生出一個賈似道來。他在相位十五年,專橫跋扈,蒙蔽朝廷,後來雖貶官黜爵,身死木綿庵,卻仍遭到人民的唾罵,人們反唇相譏,稱他是“蟋蟀宰相”,亡國的禍種!
賈似道(公元1213年—1275年),字師憲,台州(今浙江臨海)人。其父賈涉,曾任淮東製置使。據說賈涉至中年仍膝下無子,有一次路過錢塘,邂逅了一位胡姓的婦人,遂納之為妾,這就是賈似道的母親。
賈似道自小聰明伶俐,讀書過目成誦,15歲時,已飽覽詩書,下筆成文。但由於賈涉早逝,無人拘管,因而養成了紈絝子弟的放浪氣息。他整日裏遊手好閑,鬥雞走馬,飲酒賭博,整個是一名市井無賴。賈似道成年以後,依靠父蔭補為嘉興管倉庫的小官吏。說起他的發跡,曾有一段趣聞。
原來,賈似道有一姐名喚玉華,年輕時就被朝廷選中,送入宮中。後來賈似道聽說姐姐已被立為貴妃並深得理宗寵愛,便前往臨安(今浙江杭州)認親。一日醉倦,他小憩於棲霞嶺下,遇見一個道人,布袍羽扇,從嶺下經過。那道人見了賈似道,瞪目看了半晌,歎道:“官人將來功名不在韓魏公(即韓世忠)之下。”果然,到了理宗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賈似道便依靠裙帶關係被召入朝。在廷對儀式上,賈似道落落大方,對答如流,使理宗大為喜悅,當即擢升他為正六品的太常丞軍器監。
賈似道當上國舅以後,恃著皇帝和貴妃的寵愛,生活更是放蕩不羈。他每日或轎或馬,出筇於煙花柳巷間,尋歡作樂。有時來了興致,便帶上一大幫賓客,到西湖上縱遊宴飲,通宵達旦。一天夜裏,理宗登高眺望,見西湖上燈火輝煌,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對左右侍從說:“這一定是似道。”次日打聽,果不出所料。對於他這種出格的行徑,理宗也漸漸不能容忍,於是派京尹史岩之前去勸誡,讓他略加收斂。史岩之看出賈似道並非無能之輩,進諫說:“似道雖然有些少年好玩的習氣,但才華橫溢,實為國家有用之才。”理宗聽了,就升賈似道出知澧州(今湖南澧縣)。淳元年(公元1241年),朝廷又提拔為湖廣總領,掌各路上供財賦,供辦諸軍錢糧,負責收換湖廣會子。
何謂會子?會子是南宋時期為了解決錢荒問題而發行的紙幣。宋朝每年都有大量的銅錢流往海外或被地主富豪藏匿起來,造成市麵上流通的貨幣越來越少。因此到了南宋,出現嚴重的錢荒。公私交易和軍政開支都不得不主要依靠紙幣代替現錢使用。開始,南宋朝廷還屢次用庫存金、銀、銅錢進行兌換,以防止會子貶值。到史彌遠當權後,大量印造新會兌換舊會,造成了幣值跌落,人民為此怨聲載道。因而收換舊會在當時被看成是一樁苦差事。但賈似道巧妙運作,很快就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受到了朝廷的嘉獎,認為他“器質拔俗,機警過人”。這時,賈似道未滿29歲。從此,賈似道連年加官進爵,步步高升,曆任沿江製置副使、京湖製置使、京湖安撫製置大使等職。淳枯十年(公元1250年),他以端明殿學士的頭銜移鎮兩淮,成為封疆大吏。四年後,朝廷又升他官,加同知樞密院事、臨海郡開國公。寶六年(公元1258年),他改任兩淮宣撫大使,掌握了軍政大權。
賈似道之所以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平步青雲、飛黃騰達,除了皇親國戚這一層主要關係外,不可否認他有自身才能的因素。當時,他的手下聚集了眾多門客,文人如廖瑩中、翁應龍、趙介如,武臣如夏貴、孫虎臣等,都很有名。這批人無疑成了他的有力助手。他在當京湖製置使期間,起用名將李庭芝為製置司參議。後來他移鎮兩淮,又與李庭芝議定在清河五河設置柵欄,增設淮南烽火台120處,加強了沿江的防禦。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他留李庭芝權知揚州。李庭芝辦事果斷得力,深得理宗讚賞。可見那時賈似道還是比較善於識人用人的。但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宋末年的官場已經十分腐朽黑暗,官員們大多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之輩。賈似道20餘歲便進入這個“大染缸”,耳濡目染,自然參透了不少的“玄機”,加上他從小受邪僻生活的影響,所以很快就學會了投機鑽營、奸貪詐偽的本領。隨著皇寵日隆,連丞相董槐也怕他三分,凡事遷讓。例如董槐曾經想授予孫子董秀淮東總領的官職,因聽說賈似道已在理宗麵前密奏不可,隻得無奈作罷,另外改派了與賈似道素日交好的陸壑赴任。當朝丞相的謙讓,足見賈似道此時已成為權傾朝野、炙手可熱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