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牛頓開始重讀逍遙學派的《物理學》。他利用所有的空閑時間,勤奮耕耘了另外兩章。他又感覺這些還遠遠不夠,他又開始閱讀福西厄斯的《修辭學》和關於倫理學的著作。
從1661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起,一直到1664年,牛頓在這裏度過了四年的難忘時光。
在這四年的時光中,牛頓的學識有了很大的進步,他由對科學的懵懂,逐漸站到了他那個時代的前列,雖有不足,但非一般人可比。
隻要通過最後一次考試,他就能如願拿到學士學位,他和幾百位學士學位的候選人,參加了有幾百年曆史的學位考試。這是他拿到學位之前的最後一次障礙。
終於,牛頓在1665年春天如願拿到了學位證書。
雖然牛頓不是全才,但牛頓在除文法外的其他科學領域都是很出色的。
在他讀書期間,他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不少後世公認的一些發現,有些就是在完全封閉的狀態中獨立思考完成的。
這些發現牛頓並未在當時立刻就公開,但從後人的眼光來看,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取得了這麼大的成績,如果它們不是發生在牛頓身上,這是不可想象的。
牛頓的才學博得了年輕的客座教授巴羅的認同,通過幾年的學習交往,牛頓和巴羅已成為感情至深的好朋友。
巴羅決心把牛頓引向自然科學的更高峰,他決心讓牛頓成為自己的助手,成為一名研究員。
巴羅是那個時代有影響力的數學家,能做他的助手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許多人都想謀得這個職位,這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不僅僅是無上的榮譽。更難得的是,牛頓以研究員身份工作可以拓寬其研究的領域。
牛頓當選之後,就不再是減費生了,他可以享用學院提供的夥食,每年也會獲得車馬費和同等數額的薪金。
更重要的一點是,他有了四年的保證,可以在無約束的情況下進行研究,直到1668年他取得了碩士學位。如果他能獲得研究員的位置,還有可能繼續下去。
障礙排除了,牛頓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發現的研究領域。他在小學時表現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癡迷的程度,而在這個時期,則表現為成熟的智慧。這在他的筆記中,就隱含了那種猶豫已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男人那種專注的熱情研究。
牛頓一旦想要攻克某一難題的時候,經常是忘記了吃飯。
他留在盤中的食物都把貓給養肥了,他的這種習慣使他的同代人感到非常吃驚。他經常忘記睡覺,第二天早上他為發現了某個新命題而心滿意足,至於沒睡覺的事他早已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