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牆外之花——國際設計師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時尚設計(1 / 3)

1.保羅·波烈

我致力於減法,而不是加法。

——羅·波烈

保羅擎波烈作為時裝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設計師,是第一個在西方運用東方民族元素和中國傳統元素的人。保羅·波烈認為,傳統的西式服裝將女性的軀體從頸部到膝部都緊緊束縛住,解脫女性的身體與服裝的革命同等重要。他一改統治了歐洲服裝幾百年的曲線造型,第一次將東方式的直線造型形象引入人們的視野,拿掉了束縛女性身體的緊身胸衣。他的設計奠定了20世紀西方服裝造型的新基點。

保羅·波烈1879年生於法國,這個麵料商的聰慧的兒子,從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用布料和蕾絲打扮洋娃娃。20世紀初,波烈有幸到沃斯的時裝店工作。1903年他在母親的資助下開設了一家自己的小店,並首先采用了櫥窗陳列的方式。波烈的貢獻在於他的設計不是對衣服的細節如領部、袖口、花邊等等進行修改或是堆砲,而是改變了衣服的結構,進而改變了人們的穿著風格與觀念。

波烈的偉大作品之一是1906年推出的具有希臘民族風格的一款長裙,其最大的特點是將腰圍線提高到胸部以下,突出了女性修長的身形。這一革命性的舉動奠定了女裝流行的基調。他提出上衣的支撐點不在腰部而在肩部的觀點,暗示腰部不再是女性魅力的唯一存在,這在服裝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保羅·波烈曾在他的自傳中這樣寫道:“在這個緊身內衣仍然流行的時代,是我發動了反對它的戰爭……我以自由的名義預言緊身胸衣的滅亡,並宣布乳罩的登場,從此以後,乳罩大獲全勝。是我解放了女性的雙乳。”

1910年,波烈推出著名的蹣跚裙,這款具有東方情調的裙子有較為放鬆的腰身,在膝蓋的部位收緊,在收小的裙擺前中有一個深深的開氣,將人們的視線轉移至腿部。從此,由撐架支撐的大篷裙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1909年,俄羅斯芭蕾舞團在巴黎公演,演出劇目為《藍神》和《一千零一夜》。這次的演出從演員的服裝到道具和舞台都作了大膽的改革,融合了神秘的東方民族色彩和現代藝術的氣息。這次公演給波烈帶來很大的震動,他接連發表了一係列具有東方風格的設計,包括“孔子式”大衣、阿拉伯風格的褲子、日本和服式的女裝以及穆斯林式的頭巾等等。他甚至在1911年將自己的時裝晚會定名為“一千零一夜”,因他的設計具有濃厚的東方民族色彩,因而被稱做“中國情調輪廓”。

早在一個世紀之前,保羅·波烈在歐洲主流女裝的設計中以中國、日本、阿拉伯等民族服飾為靈感來源,在那個時代殊為不易。波烈開啟了西方服裝設計舞台運用東方民族元素以及中國傳統服飾元素的先河。

2.伊夫·聖洛朗

你必須以幽默的態度看待時尚,淩駕於時尚之上,相信它足以給生活留下印記,但同時又不要篤信,這樣,你才能保持自己的自由。

——伊夫·聖洛朗

伊夫·聖洛朗1936年8月出生在屬於法國領地的北非阿爾及利亞海濱小鎮。他自幼表現出對服裝的敏感,曾因不喜歡姨媽身上的衣服而哭鬧,一直嚷嚷著使其換過六七次才罷休。上學後,在別的同學忙於戶外活動時,他經常獨自埋頭描畫服裝。

1953年,17歲的聖洛朗一舉奪得國際羊毛局舉辦的設計大賽的一等獎,其獲獎作品被時裝品牌生產出售。同年,在家人的安排下,聖洛朗拜會了法國《時尚》雜誌的總編輯,得到後者的賞識並被推薦到迪奧店擔任助手。1957年迪奧去世後,聖洛朗接替迪奧成為設計師。次年他推出“梯形樣式”,這在當時相對保守的氛圍中太過出位,得到的評價也毀譽參半。1960年,聖洛朗推出了高領羊毛衫和皮草的組合係列,因為意識超前沒有被人們接受。1962年,聖洛朗創作了自己的高級時裝作品,並在四年之後推出了著名的蒙德裏安式係列。70年代,聖洛朗接連推出了西班牙民族風格、哥薩克民族風格等係列作品,引發了民族風格服裝的流行。中國民族風格、非洲民族風格等也都出現在聖洛朗的設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