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牆外之花——國際設計師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時尚設計(2 / 3)

“晚上是大眾的、民俗的。他(伊夫·聖洛朗)吸收了大量的異國情調作為設計晚裝的動機,包括中國的、秘魯的、摩洛哥的和中非的文化,也從貴族時期的威尼斯文化中找尋設計的靈感。”1在伊夫·聖洛朗推出的民族風格係列中,俄羅斯民族風格係列是重要的一筆:1976年,他推出沙皇俄國時期的俄羅斯風格係列,很多人認為這個係列是受了俄羅斯芭蕾舞團的舞台服裝的影響。這個係列的作品造型非常誇張,有纖細的腰肢和膨大的袖山,采用了刺繡、裘皮鑲邊等俄羅斯傳統工藝。

從聖洛朗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到吉卜賽民族元素、非洲珠織服裝元素、中國傳統民族元素,以及西方百老彙女星係列、配合香水誕生的鴉片係列、俄羅斯芭蕾係列、安迪·沃霍爾的波普係列、非洲狩獵外套係列、海軍風格係列等等,但無論是哪種係列,屬於聖洛朗的獨特風格與品位始終貫穿其中。

聖洛朗最有名的經典設計之一是中國風格的時裝:笠形帽、立領寬袖上衣、長褲與皮靴。款式中沒有特別具象的中國傳統元素,但中國清代滿族服裝的傳統感覺卻一望便知——其首服和上衣明顯類似清代的戎裝。這個係列成為聖洛朗這個時期的代表作。

3.喬治·阿瑪尼

風格的要素就是以簡單的方法來表現複雜的內涵。

——喬治·阿瑪尼

喬治·阿瑪尼於1934年7月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小鎮皮亞琴察,少年時在當地公共學校讀書期間,他狂熱地迷上了戲劇和電影,但父母打消了他對藝術的夢想,在雙親的堅持下,阿瑪尼被送到米蘭學了三年醫,之後他應征人伍做了三年助理軍醫。1957年,阿瑪尼退役到著名的麗娜桑德百貨公司擔任采購和櫥窗設計師的工作。這份工作看似瑣碎,但給了他接觸大量漂亮衣服的機會,也使他明白了什麼是市場。1961年,他給意大利設計師尼諾·切瑞蒂(Nino Cerruti)充當助手,開始在時裝界嶄露頭角。

1974年,阿瑪尼與好友賽爾喬·加萊奧蒂(Sergio Galeotti)合資,創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男裝品牌(Giorgio Armani)。當他的第一個男裝時裝發布會完成之後,人們將他稱為夾克衫之王。1981年,公司又創立了副牌安波羅·阿再尼(Emporio Armani)。在設計中,豐富的經曆與意大利文化的浸潤,使阿瑪尼形成了獨特的品味,他所塑造的隨意、柔化的男裝造型非常迷人。之後,他將此品味貫穿至女裝,同樣出類拔萃。他的服裝裁剪流暢,較多地運用黑、灰、深藍等色調,還獨創出一種介於淡茶色和灰色之間的生絲色。他不僅改變了男性上衣過於硬朗剛毅的外觀,還將厚墊肩和男子上裝寬闊的造型應用到女裝上,使女裝具有一種幹練、優雅、強勢的中性色彩。

由理査德·基爾主演的《美國舞男》(1980年)使阿瑪尼的設計迅速走紅。片中有一幕經典的“換衫”戲:男主角在擺滿一床的阿瑪尼西裝、阿瑪尼襯衫、阿瑪尼領帶中,挑選最合意的搭配。這個畫麵非常具有震撼力,看過它的男人都想擁有這個品牌的衣服,而女人則想與穿這個牌子衣服的男性約會。

阿瑪尼非常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借鑒與吸納,他說:“中國文化帶給我無盡的靈感。”在近幾年阿瑪尼的服裝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中國文化傳統的印記。

阿瑪尼曾經說過:“我的設計遵循三個原則:一是去掉任何不必要的東西;二是注重舒適;三是最華麗的東西實際上是最簡單的。”三十多年來他正是這樣做的。“低調的奢華”是人們對阿瑪尼品牌的評價。但這一切在2009年春夏阿瑪尼高級訂製發布會上發生了改變,“低調的奢華”似乎變成了“高調的奢華”,而這可以看做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帶來的。這場時裝秀成為我們展示傳統中國文化的饕餮盛宴:流蘇與中國結的巧妙運用;中國綢鍛麵料的質感與流行緊扣;中國傳統折扇的造型成為禮服上的圖案;中國傳統花卉的圖案進行了解構與重組;中國水墨畫的意蘊在時裝上運用;中國傳統建築飛揚的簷角成了肩部美麗的裝飾;黑色與大紅,豔紫與明黃,對比強烈的色彩衝撞出傳統而又現代的奇特效果。此外,模特們一律戴著黑色的中國式娃娃頭假發,更添加了一抹濃重的東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