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約愛情詞:描寫愛情是晚唐以來最流行的詩詞題材。從溫庭筠到柳永,詞家在抒寫男歡女愛時多寄情聲色,“好為淫冶謳歌之曲”,蘇軾雖然也寫愛情,但是他的詞卻是婉約中含豪放,柔中有剛,正如陸侃如、馮沅君在《中國詩史》中所說的:“所謂蘇詞不喜寫男女豔情者,是就我們分析蘇詞的內容的結果而言。我們分析蘇詞時,深深覺得,在蘇詞中為朋友作的最多,為女人作的最少;他不獨不常為女人作詞,即為女人作詞,也多不涉狎褻。”意思就是說蘇軾的愛情詞不像柳永等詞那樣放浪、庸俗,更多的是運用白描手法,筆調活潑、純樸、真摯、情深意遠。清人陳廷焯的評價再貼切不過:“東坡之詞,純以情勝,情之至者詞亦至,隻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私情耳。”其實,柳永與蘇軾作為詞人中的佼佼者,作品都屬上乘,隻是風格不同而已。蘇軾的婉約愛情詞代表作品為《菩薩蠻》(玉環墜耳黃金飾)、《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西江月·梅花》、《南歌子》(雲鬢裁新綠)等,其中流傳最廣的是他悼念亡妻的詞——《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這首詞寫於熙寧八年作者在密州任知州時,他的妻子王弗亡於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距此時已經整整十年。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作者之所以能進入“幽夢”之鄉,完全是對亡妻朝思暮念、長期不能忘懷所導致的必然結果。作者從漫長的時間與廣闊的空間之中來馳騁自己的想象,緊緊圍繞“思量”“難忘”四字展開描寫,一氣嗬成,又不失曲折跌宕,波瀾起伏。上片八句寫夢前的憶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寫夢中的悲喜,末三句敘述夢醒後的感慨。語言樸素自然,毫無雕琢的痕跡,句句真摯,字字沉厚。全詞境界開闊,感情純真,品格高尚,讀來令人耳目一新。用詞來悼亡,可以說是蘇軾的首創和擴大詞的題材,在豐富詞的表現力方麵,本篇均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二)詩界奇才
北宋的詩歌革新運動,從王禹偁等人就已開始,矛頭直指脫離社會現實生活的形式主義。到歐陽修、梅聖俞、蘇舜欽等人,詩歌題材進一步拓展,但是就詩歌的藝術風格來說,宋詩無法企及唐詩的高度。直到“蘇詩”出現,宋詩才別開生麵,以一個“新”字獨樹一幟,即用新題材、新色彩、新手法將宋詩提升到了與唐詩各有優長的地位。蘇軾一生作詩兩千七百餘首,內容極為豐富,廣泛地反映了他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蘇詩”打破了固步自封的局麵、不滿足於唐詩所擁有的題材和意境,而力求創新,體現了作者獨持的個性和人格。
宋人王十朋《東坡先生詩集注》將蘇詩劃分為七十多種,過於繁瑣的分類其實大可不必,這裏按照內容將蘇詩大致分為三類,分別為反映現實、關心民生疾苦類;繪景描物、抒發個人情懷類以及題詠書畫作品類。
第一類是反映現實、關心民生疾苦的詩作。宋代的階級矛盾頗為尖銳,內憂外患使得農民負擔沉重。在蘇軾的一生中,關心民生疾苦這一點可以說是一以貫之的。無論他是得意還是失意,身處順境還是逆境。即使是在他晚年被一貶再貶,命運多舛之時,依然不改憂國憂民的本性。人民的疾苦他看在眼裏,記在詩中。這類詩作中,比較著名的是熙寧五年(1072年)作於湖州《吳中田婦歎》:
今年粳稻熟苦遲,庶見霜風來幾時。
霜風來時雨如瀉,杷頭出菌鐮生衣。
眼枯淚盡雨不盡,忍見黃穗臥青泥!
茆苫一月壟上宿,天晴獲稻隨車歸。
汗流肩 載入市,價賤乞與如糠。
賣牛納稅拆屋炊,慮淺不及明年饑。
官今要錢不要米,西北萬裏招羌兒。
龔黃滿朝人更苦,不如卻作河伯婦!
在這首詩中,作者借一個普通農婦之口述說了江浙一帶農民淒苦的生活境遇。在天災人禍的雙重壓迫下,可憐的農婦隻得賣牛來繳稅,拆房來生火煮飯,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心生悲涼?詩的結尾,作者直抒胸臆,沉痛的反映了封建壓迫下的貧苦農民痛不欲生的心聲:“不如卻作河伯婦!”形象生動,感情真摯,作者以農婦的口吻聲聲控訴,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與詩作產生強烈的共鳴。
此類作品比較有名的還有《魚蠻子》《許州西湖》《山村五絕》《鴉種麥行》《雨中遊天竺靈感觀音寺》等。
第二類是繪景描物、抒發個人情懷的詩作。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最能代表“蘇詩”藝術特色的正是這一類繪景描物,抒發自己思鄉懷人、閱山望海、飲酒賞月情懷的詩作。因為蘇軾生活的時代畢竟不如唐代那樣政治開明,可以毫不顧忌,大膽地針砭時弊,宋代文網森嚴的社會環境使蘇軾不得不對自己的感情有所抑製,轉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對個人的悲歡離合和自然景物的描繪上。這類作品風格清麗,色彩明快,意趣盎然,同時又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正如清人趙翼在評價“蘇詩”時所說的:“天生健筆一枝,爽如哀梨,快如並剪,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此所以繼李、杜後為一大家也。”(《甌北詩話》)這類詩作的代表作品有《百湖行》《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初到黃州》《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望海樓晚景》《有美堂暴雨》《海棠》《題西林壁》等。這裏以《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為例稍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