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重振林業(1 / 1)

各項工作都在緊鑼密鼓中進行。二組的地塊,用了三天時間分包下去;六組地塊,由老支書坐陣,招標承包告捷。

另一頭,由村文書王興誌主抓的賬務清理工作也初見眉目,許多問題逐步得到澄清。關於群眾舉報原領導班子在三個月內吃掉公款七千多元的事件也見分曉,查出實際數字是四千六百四十二元,雖然與舉報數量有差異,但的確讓人觸目驚心!這些揮霍的錢財,大多是招待上邊來人的飲食費用,當然少不了主人的熱情敬陪,就使這些民脂民膏平白無故流入五穀輪回之所,使那剛踏上溫飽的腳又悠然滑下;孩子們仍舊在危房裏誠惶誠恐地上課;就連給孩子買雙襪子都舍不得的農民們,卻能忍痛割愛地為政府多拿攤派款……

那些好像不光彩的事查出來了,村委會也及時向上級政府做了詳盡彙報。可是,並未見下達處理文件。鎮長韓奎在鎮裏的幹部會上表示:“今後,不管哪個部門的人員,也不管誰到下麵去,一律不準在村裏用餐!就是因為你們這些饞嘴巴子,曾給許多村幹部吃出不小的麻煩,同時也把政府工作人員的威信吃掉了!今後必須改掉這樣的不良作風!如有違者,嚴懲不貸!”

綿長的林帶,浮動在月牙河的兩岸,就如一道天然的綠色長城,遮護著整座村莊。即使你走近村頭,隔著林帶,也望不見村莊的輪廓。隻見綠樹彈琴,隻聞鳥兒歡唱。風起林濤吼,風息碧雲青……

可是現在,那綠色的長城不見了,隻剩下幾棵小葉楊彎腰佇立著,似乎眷戀著往日裏眾多的夥伴們。在光禿禿的河岸上,大小沙坑星羅棋布,就如當年美國飛機狂轟濫炸的上甘嶺戰場。有些地方還出現大片的池塘……真是百孔千瘡,目不忍睹!這都是外地挖沙者及短眼光的村民們毀林挖沙造成的惡果。

十年前,擔任民兵連長的張振生曾率領群眾改造河灘,日夜苦戰,植樹造林,不知付出多少汗水和辛勞,才實現了綠林如蓋,青草如茵,秀山碧水的的夢。

可是如今什麼也沒有了!隻有一片狼藉!每到雨季,洪水衝出河床,淹沒大片良田,就連住在河岸邊人家養的小豬,也被洪水衝到渤海灣喂了王八。

樹林被毀的責任無法追究。在現時,《森林法》隻是空架子,主管部門大都是些隻想拿工資,而不想捉老鼠的混世貓。當初把集體的樹林分到戶,本意是讓大家加強管理,不曾想被砍光!是失誤?是錯誤?誰能分得清?

再有,村中還有三千多畝鬆山。山上鬆林密布,鳥都飛不過去。可是承包後,山上大片的林木被毀掉,賣了錢裝進承包者自己的腰包。有的毀林後造了田。這樣的田,由於坡度陡,難於抵禦雨水衝刷,使大量的泥土被衝到山下,淹沒了山下的良田沃土,真是貽害無窮!怎麼辦?老支書和張村長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良策來。他們決定召開群眾大會,讓大家一起出謀劃策。

聽到廣播裏的通知,開會的人陸續來了。會址選擇在荒漠的河灘邊。人們在河灘邊巡視一遍,目睹這一片頹然慘景,不禁黯然神傷。特別是參加過當年植樹的同誌,更覺心如刀絞,甚至大罵不絕!

村長張振生一貫不喜歡長篇大論,他的話很簡要:“鄉親們,大家剛才都看見了河灘的現狀,我們原來辛辛苦苦植下的樹林已經蕩然無存!真是讓人痛心!今天召集大家到這裏來,就是想讓昔日的樹林再重新站起來,讓這裏再成為洪水的繩索,百鳥的家園!怎麼辦/請大家多多出謀劃策呀!”

一陣沉默後,有人七嘴八舌地嚷開了:

“誰砍掉的樹木,就加倍懲罰誰,用所罰的款重新造林。”

“幹脆上報主管部門,對非法砍伐林木者法律製裁!”

“罰誰呀?算了吧,下不為例。”

“我建議把山林、河灘集體收回,統一管理……”

村民們發言熱烈,“炮聲”不斷。張振生認真地傾聽著,時而點頭,時而搖頭。他那大腦的濾篩,總要篩選出精良的東西和閃光的晶體,然後儲進大腦寶庫留用。最後,他宣布:

:把全部河灘、鬆山,集體統一收回,由村委會指派專人管理;

:在二年內務必完成所有的造林任務。要求原承包戶要按照賬上原有的樹木數量加一倍栽植新樹,確保成活百分之八十;

:原鬆山承包戶,每平米種植一垵鬆子,保出苗率百分之八十;

:把村中所有毀林戶立案,暫存入村委會檔案庫備用。如有違反本規定者,必將該戶案卷上交執法部門處理。

規定下達了!張振生使用說服動員與行政手段並舉的方式,解決了當務之急。那些原承包戶因為害怕案件上交,所以行動都很積極,隻用一年時間就把植樹任務完成。

在不久的將來,美麗的綠色樹林又重會新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