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盧照鄰的詩詞創作概況(1)(1 / 3)

(一)盧照鄰的家庭出身及曆史背景

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範陽(今北京大興)人,生於唐貞觀中期。自幼好學,十餘歲就遠下淮南,師從文字學家曹憲學《埤蒼》《爾雅》,又隨學者王義方學經史等。他學習勤奮,希望“明主以令仆相待,朝廷以黃散為經。及觀國之光,利用賓王,謁龍旗於武帳,揮鳳藻於文昌”,但事與願違,才高位卑,不被賞識,一生坎坷,命運多舛。永徽五年(654年),盧照鄰不及二十歲,被授任鄧王府典簽,總管文書之事,很受鄧王李元裕賞識。《朝野僉載》記載鄧王府中“有書十二車,照鄰總披覽,略能記憶”。鄧王曾對群官說起盧照鄰:“此郎,寡人相如也。”麟德二年(665年)鄧王去世,他離開。不久因事入獄,在他的《獄中學騷體》中記載其事。總章二年(669年),盧照鄰離開長安赴新都(今四川新都)尉任上。在蜀期間他與王勃相遇作詩紀念。鹹亨四年(673年),盧照鄰臥病長安,後遷居陽瞿(今河南禹縣)具茨山下,仍堅持寫作,著有《幽憂子集》二十卷,現存七卷。與駱賓王一樣,盧照鄰擅長寫七言歌行,他的傑作《長安古意》是初唐七言歌行的代表作之一。盧照鄰後來做了幾年四川新都縣尉,後辭官不幹。蜀中曾與郭氏女子相戀,回洛陽又忍受相思之苦。晚年得風疾,境遇悲涼。苦悶中的盧照鄰作《釋疾文》,其序曰:“餘羸臥不起,行以十年,宛轉匡床,婆娑小室。未攀偃蹇桂,一臂連蜷;不學邯鄲步,兩足匍匐……覆幬雖廣,嗟不容乎此生;亭育雖繁,恩已絕乎斯代。賦命如此,幾何可憑!今為《釋疾文》三篇,以貽諸好事。”盧照鄰哀歎自己一臂傷殘,無法攀蘭桂之枝;兩腿爬行,不學世人時尚之舉。天地雖大,難以容納他一介書生;繁衍生息,時代已經不屬於他。他自投穎水而死,時年四十。

(二)盧照鄰的代表作

長安古意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丈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啼花戲蝶千門側,碧樹銀台萬種色。

複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貼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幃翠被鬱金香。

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禦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 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南陌北堂連北裏,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虯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淩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唯見青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