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輪回時,估計是孟婆湯喝高了,糊裏糊塗的,我降生在長江邊的一個小城的一個窮村的一個小旮旯裏。

這個小城麼,說起來是個矛盾與糾結的糅合體,打個比方吧——朝鮮人的收入,韓國人的消費。腐不腐敗咱不敢講,反正自改革開放以來,沒幾個市長是順利熬到任職期滿的,進號子的估計能湊夠一支國足了。至於名字嘛,我怕被人肉、查水表什麼的,不便透露。各位若是好奇,不妨百度一下“全國四大紅燈區”,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村裏不富裕,但是“人心不古”這頂帽子是扣不上來的。村民們似乎古文都學得不錯,尤其是孟老夫子的那句名言:民不患寡,隻患不均。大家把這句話當成至理名言且發揚光大,並升華到“民不怕窮,隻怕你不窮”的高度。於是吧,群眾們把眼睛擦得雪亮,隻要誰家有點冒富的嫌疑,掣肘的、拆台的就一擁而上……所以呢,大家都窮得很道地也很安逸,由此心安理得地成功培養出了一代豪華的吊絲陣容。

2

我,身為這篇吊絲文的吊絲主角,免貴姓張。

咱們老張家,據說上一代的上一代的上一代的上一代就是個大戶,別說我阿Q,阿Q也有他的輝煌。這種輝煌所表現出來的跡象是客觀可見的,人丁非常興旺。爺爺那一輩的兄弟已經不可考了,實在太多;但我老爹這代兄弟就有八個,還不算爺爺和前妻生的那兄弟仨。

爺爺生前非常關心時政,因此抗日時期老大出生了,取名張抗日;後邊依次是解放、建國、定邦、愛民、援朝什麼的,不一而足。到我們這一輩,有吃有穿、豐衣足食了,爺爺念起國家的好,於是張大豐、張二豐,接著幾個都是丫頭,再跟著就是本吊絲我了,本來吧,張三豐這名是跑不了了,偏偏這時他老人家撒手人寰,我爸於是很不負責地給我取了個名——張偉,隻因隔壁那早我一天出生的哥們叫楊偉。想著就氣憤,你自個兒“陽痿”也就算了,連累哥也跟著一起“痿”!

3

據說,偉人幼時就身具異相,如大舜、項羽生有重瞳,這還說的過去,看劉備雙耳垂肩、手長過膝,整個一長臂猿,更離譜的是他祖先高祖劉邦,那丫的更離譜,屁股上有七十二顆黑痣,這個……

又據說,本吊絲幼年也有“異相”,在同齡人“七坐八爬,九月出牙”的大環境下,我淡定異常:三歲才會下地走路,六歲快上學時才會叫爸叫媽。

啟蒙那天,我管麵前那位女老師親熱地喊了聲媽,她樂得嘴都合不攏。雖然本吊說話晚,但不代表本吊智商低。我能理解她在讚許我的表現,於是繼續“獻寶”,回頭瞅正扶著牆摳臭腳丫子的爹喊了聲“爸”,突然地,我就發現女老師不喜歡我了。

4

我上的是所村小,就在我家屋門後。用我老爸的話說——撒泡尿就到學校了。於是我出家門就開始撒尿,果然一泡尿沒結束,就到教室門口了。

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到站在教室門口的女老師皺皺眉頭,似乎更不喜歡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