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篇 一指去百病(一)(1 / 3)

這是不是說的太玄乎了?在醫藥迷信盛行的時代裏,很多人有病隻知道打針吃藥,卻不知道簡單的指壓法對於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

1.指壓法治療呼吸係統疾病

感冒

根據調查顯示,平均每個人一年裏會患5~6次感冒。引發感冒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的種類很多,但感冒病毒進入體內並不會總能引發感冒,隻是有些老人、小孩及健康狀況不佳的人,才會遭受病毒的感染。

患輕微感冒時,隻要多喝水,多出汗,多休息,過不了幾天就會複原。而患嚴重感冒時,全身會倦怠無力,而且有頭痛、發燒、惡寒、流汗等現象,發病時間通常在一個星期左右。

感冒算不得大病,但症狀惡化時會引發其他疾病因而不能忽視對感冒的治療。

用推擦法治療感冒非常有效。具體方法是把生薑(搗爛)和蔥白(切碎)用紗布包裹起來,蘸熱白酒推擦患者全身,可以先從頭部擦起,然後推擦背部脊柱兩側,最後推擦肘窩、胭窩。推擦時要一邊蘸酒一邊擦,不要幹擦,以皮膚出現潮紅為度。

施行完推擦法後,就可以運用指壓法。運用指壓法治療感冒,要根據症狀選擇穴位。如果頭痛、鼻塞、流鼻涕,就要重點按揉頭部的百會、風池、太陽、上星等穴,每穴按壓3~5分鍾左右即可;如果咳嗽不停,就要重點按揉肺俞、天突、經渠等穴;如果周身疼痛,就要重點按揉太淵、太白等穴;如果痰多,就要重點按揉豐隆穴;如果咽喉腫痛,就要重點按揉扶突、天鼎等穴;如果消化不良,就要重點按揉足三裏、中脘。

在進行指壓按摩的同時,還可以采用一些輔助療法。比如將臉盆裏注滿熱水,加人三四辣椒粉,將足踝以下部位泡人水中,也能減輕因感冒引起的各種症狀。

咳嗽

咳嗽隻是一種症狀,並不是單獨的疾病。有很多因素和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咳嗽。其實,咳嗽並不是壞事,它具有保護性作用,能夠借此將呼吸道內的異物或分泌物排出去。但是,咳嗽症狀嚴重時,會使人特別難受,所以患者都急於治療。

民間有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療咳嗽,效果很好,值得推薦。具體方法是,在肺俞穴上針剌出血,然後拔罐,也可以第一次拔大椎,第二次拔胸椎1~7椎兩側各穴。

用推擦療法治療咳嗽也很是簡單有效。具體方法是用適量香油和鉛粉一同放人鍋內加熱煮沸3~5分鍾,待溫度適中時,用頭發團蘸藥液揉擦胸部,每日2次。

運用指壓法治療咳嗽,主要穴位有雲門、俞府、膻中。雲門、俞府兩穴都在鎖骨附近,膻中在兩乳頭之間。對這幾個穴位依次進行按壓,壓中帶揉,每穴3~5分鍾,反複進行。

氣喘

從兒童到老年人,都有可能患上氣喘的毛病。流鼻涕、打噴嚏、咳嗽、胸部憋悶,都是氣喘的征兆。嚴重時,還會產生呼吸困難的現象。

氣喘症發作的時間大都在晚上,甚至會折騰得人整夜無法安眠。夜間去醫院不方便,藥店也不開門,而學會指壓法就能應急。

在人頸後肩膀附近,有好幾個對治療氣喘有效的穴位,比如像大椎、風門、肺俞等。此外還有一個氣喘點。對這幾個穴位應一天三次進行按壓,每穴每次按壓時間不應低於5分鍾。對於這幾個穴位的按壓,要分出輕重緩急來。具體方法是把手伸到脖子後邊,用手指邊按壓邊移動,確定一個壓痛最厲害的穴位,然後就重點對這個穴位進行按壓。如果按壓的力量不夠,還可以用竹簽刺穴或用香火對其進行灸治。

在風門穴的下邊有個身柱穴,對於氣喘症也有很好的療效。身柱穴位於督脈的循行路線上,主治哮喘、咳嗽、癲癇等症。由於這個穴位位於背部,自己不便按壓,如果求人不便,可以用膏藥貼在這個穴位上。天氣涼爽時可貼72小時,天氣炎熱時也不要低於48小時,連續貼3次即可見效。

在手部,也有幾個穴位對於氣喘有奇效。首先是咳喘點,它位於掌內食指和中指的交叉處。氣喘發作時可用力按壓此穴,平日裏堅持按壓此穴,對氣喘有預防作用。其次是三間穴,它位於手背食指指骨上邊,當氣喘病發作引發劇烈咳嗽時,用力按壓此穴,可以迅速起到抑製作用。

掌內拇指下方至手腕間的肌肉鼓起部分,有肺經通過,因而與呼吸係統關係密切。平時注意按揉這個區域,使這裏的血液暢通,就可以加強呼吸器官的機能,進而對氣喘病起到好的影響。

低熱

不怕高燒,就怕低熱。對於低燒,很多醫生也大感頭痛,因為造成低燒的原因不好確定。

我們知道,人體發燒是由病毒和細菌的活動引起的,它們刺激人體的免疫係統釋放出一種叫熱原的物質。低燒也是發燒,也證明人體內有病毒和細菌在活動,並不會因為是低燒就對身體沒有壞處。恰恰相反,低燒時人甚至比高燒時更難受,全身酸軟無力,臉部灼熱,整天昏沉沉的。

對於低燒患者來說,當務之急自然是找到病根,對症治療,但在尋找病因的過程中,應該想法減輕自己的痛苦。

如果低燒患者覺得臉部灼熱,頭昏腦脹,可以俯臥在床上或平滑的地板上,舉起雙腳,用雙足跟輪流敲打自己的尾骨,這種方法對於促使血液循環,改善血行,有很大的幫助。

以指壓法治療低熱,重點選取的穴位是左右梁門、天樞、巨闕等穴,每天揉按1~2分鍾,反複進行。

在進行完重點按壓之後,應實施對症治療:如果主要症狀是頭痛,就要對風池、風府等頭部穴位進行按揉,同時按摩整個頭皮;如果主要症狀是腰酸腿疼,就要對背部的命門、肺俞、膈俞、腎俞,以及腿部的足三裏、三陰交、陽陵泉等穴進行按壓,同時橫搓背部、四肢。以上穴位都要反複按揉約2~4分竹。

胸痛

胸痛和低燒一樣,也是一種可以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症狀,病因也不大好確定。因而當務之急也是尋找到病根,才能從根本上去除病症。但是也不應忽視指壓法,如運用得法,就可以有效地減輕病痛。

以指壓法治療胸痛,首選穴位是膻中。可用拇指指腹按壓在膻中穴上,邊按邊揉1~2分鍾。在指壓膻中穴的同時,可以用手掌在胸肋部做推摩,沿逆時針方向旋轉,2分鍾即可。

有人胸部的疼痛似乎呈現出牽扯感,一動胳膊後背就疼。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施行背部叩擊法。具體方法是:兩手自然握拳,交替叩擊背部2分鍾,所使力量以背部放鬆、有舒適感為度。

除了膻中穴之外,治療胸痛的有效穴位集中在手部和臂部,這也許是許多人意想不到的,但你不要對此心存懷疑,隻要一試保你喜笑顏開。

對胸痛有效的臂部穴位有郤門、間使、內關、大陵。這四個穴位都在手厥陰心包經的循行路線上。按壓這條經絡所屬的穴位,對於肋間神經痛、胸肋痛、上肢內側疼痛、腋下腫痛都有較好的效果。

在以上四個穴位中,最好確定位置的就是大陵穴,把手握成拳頭,往上彎曲,手腕處會出現一道橫紋,在它的正中就是大陵穴。手握成拳頭後,在手肘上會凸起一道筋,順著這條筋側麵的溝往上按壓,在距離大陵穴5寸的地方,會按到一個壓痛點,這兒就是郤門穴的位置。把大陵穴和郤門穴兩點連線,靠近大陵穴2寸的地方是內關穴,而靠近郤門穴2寸的地方就是間使穴,距離完全相等。

找到了這幾個穴位的準確位置後,就可以對其實施按壓。具體方法是,用雙手拇指指尖或指腹交替按揉各穴2~3分鍾,指力由輕至重,使局部有酸脹感。然後從郤門穴推揉至大陵穴,再從大陵穴推揉至郤門穴,反複數次。

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由於寒冷、煙塵、病毒感染、過敏反應等引起的支氣管粘膜及周圍組織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現有長期咳嗽、痰多,或伴有喘息。輕者早晨起床或夜晚臨睡時咳痰較多,重者全年持續性咳嗽。

慢性支氣管炎是比較頑固的疾病,即使用抗生素治療,也不易短期內治愈,而用指壓法治療,更不能幻想一次治療就根除或見效,應該做長期打算。

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有效穴位主要位於任脈的循行路線上。任脈從胸腹的正中線上經過,這裏的穴位有天突、膻中、鳩尾、上脘、中脘。對以上穴位可以先施行推揉法,即從天突推揉至中脘,再從中脘推揉至天突。在推揉過程中經過穴位時,便稍事停留,加以按壓,待穴位處有酸脹感財就停止按壓,繼續推揉。一般來說,每天早晚各一次即可。

背部的肺俞、大椎、膏肓等穴位。也對慢性支氣管炎有一定療效,可以單個進行按壓或按揉並施,也是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時間為每穴3~5分鍾。

有的慢性支氣管炎病人以喘息為主要症狀。對於這種病人除了施行上述指壓法外,還應對梁門、建裏、章門、幽門等穴格外進行按揉。而有些慢性支氣管炎病人以痰多為主要症狀,對於他們則應以建裏、巨闕、氣海等穴位為格外按壓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