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崗納·米達爾:瑞典學派的創建者(1 / 2)

1898年12月6日,崗納·米達爾出生於瑞典卡爾卡利亞省古斯塔夫教區塞爾沃博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裏。

童年的米達爾對自然科學很有興趣。他刻苦好學,立誌長大了獻身於自然科學。1919年,年滿21歲的米達爾以優異成績考入斯德哥爾摩大學。這時,他放棄了研究自然科學的誌向,改學法律,因為他“渴望了解人類社會到底是怎樣運動的”。但是不久米達爾失望了,又迅速轉向了經濟學。他覺得經濟學的方法比法律更加接近於自然科學。

1923年,米達爾大學畢業後開業當了律師,但他對經濟學的興趣有增無減,米達爾一麵工作,一麵刻苦鑽研經濟理論,投身於著名經濟學家克努特·威克塞爾、戴維·戴維森等人門下,虛心求教。1923年,他發表了《價格形成和經濟變化》一文,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斯德哥爾摩大學經濟學講師。

1925年至1929年,這位年輕的經濟學家訪問了英國、法國和德國。1929年至1930年,米達爾又獲得洛克菲勒獎學金到美國學習。他對這些先進的工業國家進行了詳盡的考察,對整個資本主義有了較全麵的了解。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深深地震動了米達爾,他認為自己必須從純粹經濟理論家的框框中解脫出來。大力從事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並積極投身於公共事務活動。1930年,米達爾發表了《經濟理論發展中的政治因素》,接著又出版了《周期和財政》、《財政政策的經濟效果》等著作。1933年,年僅34歲的他便被任命為斯德哥爾摩大學政治經濟學和公共財政學希爾塔講座的教授,接替了國際上知名的經濟學家、瑞典學派創始人之一卡塞爾的職務。同時,米達爾積極參與政治活動,成為瑞典政治舞台上相當活躍的人物。後來,他多次當選為瑞典社會民主黨參議員,並任瑞典財政、經濟和社會問題顧問、國家銀行董事、瑞典經濟計劃委員會主席、商務部長和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執行秘書等職。1960年,他又回到斯德哥爾摩大學任國際經濟學教授,從事教學和經濟發展與經濟學基本理論的研究。

米達爾受教於瑞典學派的鼻祖威克塞爾,他對這位老師和長者十分敬重,但在學術上他並不迷信他,而是大膽創新。1931年,米達爾發表了《貨幣均衡論》,對威克塞爾“自然利率”的基本理論進行了重要的修改、補充和發展,一舉成為瑞典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米達爾指出,威克塞爾純技術意義的“自然利率”概念,在貨幣經濟中是自相矛盾和無法確定的。他認為,貨幣利率也必須包含在用來確定自然利率的公式之中。他還提出在分析資本主義經濟動態過程時,把收入、費用、儲蓄和投資等經濟變量區分為“事前的”和“事後的”兩種類型。前者指分析期間開始時預計的數值,後者指分析期間結束時已實現的數值。這一觀點已在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中被廣泛采用。米達爾還將預測引入經濟分析過程中,從而為靜態經濟學轉變為動態經濟學鋪平了道路。米達爾主張國家幹預經濟生活,通過國家計劃來“指導和調整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的分配,以增進公共福利”,克服資本主義的“缺陷”。30年代以來,他利用自己在政府中的地位和在經濟界的影響,努力將自己的主張付諸實施。這對瑞典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加強,產生了重要影響。

米達爾的妻子阿爾娃(1982年諾貝爾和平獎金獲得者)是一位社會學家和西方婦女運動的積極倡導者。他倆對人口問題都很感興趣,認為人口問題是整個社會計劃的一部分,是“社會改革的一個關鍵”。1924年,這對新婚夫婦尚未度完蜜月,便著手對人口問題進行研究。他們通力合作,發表《人口問題的危機》一書。這部著作不僅引起了瑞典廣大群眾的關注,且直接影響了斯堪的納維亞各國的社會政策。米達爾被任命為住房和人口委員會的負責人。斯堪的納維亞的其他國家也成立了相應機構,廣泛采納了米達爾夫婦的基本觀點和具體建議。米達爾提出,解決人口危機的關鍵在於如何控製出生率。他認為,政府應當承認保護兒童是它的任務,而不管公民個人收入多少。他主張社會平均承擔“撫育兒童的經濟負擔”,他們也提倡合理節育。

米達爾深知一個經濟學家也應當是個出色的社會調查工作者,一個一生關在書齋裏從書本上討生活的人是不會有多大作為的。

通過對美國社會經濟的深入調查分析,米達爾1944年發表了《警告樂觀主義》一書。他斷言,“戰後的繁榮時期一經消逝,物價管製一旦取消,接著就會出現嚴重的不景氣現象”。曆史又一次證明他的分析是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