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西蒙·庫茲涅茨:經驗統計學之父(1 / 2)

西蒙·庫茲涅茨,1901年誕生於俄羅斯哈爾科夫市,後加入美國國籍。他長期致力於各國經濟統計資料的分析,是經濟統計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經濟增長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庫存茲涅茨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英國皇家統計學會,美國科學促進協會名譽會員等。

庫茲涅茨的主要著作有:《生產和價格的長期運動》(1929)、《國民收入及其構成》(1941)、《美國經濟中的資本》(1961)、《現代經濟增長》(1966)等。

1920年,庫茲涅茨告別了哺育他的伏爾加河和母校,來到異邦,考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院插班學習。

庫茲涅茨在學習經濟學之餘,對數學也有濃厚的興趣。1923年畢業時,他獲得了經濟學和數學兩個專業的學士學位。但庫茲涅茨並不滿足已取得的成績,隨後又考入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院,進一步研究經濟學。

1924年,庫茲涅茨僅用一年時間就取得了碩士學位,受到學界前輩的重視。美國庸俗政治經濟學派中的製度經濟學的一位創始人密契爾教授,對他很賞識,把庫茲涅茨招到自己的門下,進到博士研究生班,親自擔任他的指導老師。從此,他開始了對製度經濟學的研究。

製度學派創始人之一密契爾教授的學術思想,著重從社會製度的角度論述製度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他強調製度諸因素對經濟生活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庫茲涅茨繼承了他的學術思想,於1925年發表了《美國零售和批發貿易的周期波動》的長篇博士論文,這集中地表達了製度學派和密契爾思想的精髓。從此,庫茲涅茨正式登上學術論壇。同時,他加入了美國國籍。

1927年,庫茲涅茨到設在紐約的全國經濟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他的才華得到充分的發揮。從那時開始,他與美國另一位經濟學家科林·克拉克彙集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至20世紀的曆史資料,對國民收入進行研究,分析比較各國經濟增長速度。若幹組枯燥無味的數字在庫茲涅茨麵前立刻展現出活生生的內容,成為各種有形的實物,再現了有關國家當時生產力所反映的經濟水準。那十分簡單而平淡的數碼,伴隨著庫茲涅茨渡過了許多不眠之夜。

1929年,庫茲涅茨與伊迪絲·漢德爾女士結婚。1930年,他到賓夕法尼亞大學任經濟學、統計學的助理教授、副教授,這時發表了《生產和價格的長期運動》的論文。他在文中彙集了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奧地利等國50年間的生產水平與經濟增長情況;他考察了這些國家60種工農業產品和35種工農業主要產品價格變動的時間數列,其數列是由幾萬個投資、原料、生產、銷售等數據組成。他避開了一般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研究經濟增長周期問題上關於時間的短程、中程周期波動的概念。他在著重分析了有關數列的長周期消長後,提出了各國經濟增長的長周期平均為20年的觀點,後來被西方經濟學家稱之為“庫茲涅茨周期”。

1933年,庫茲涅茨在《隨季節變化的工業和貿易》一書中,對俄國經濟學者尼古拉·康德拉捷夫預測經濟增長的長周期為50年的提法做了修正,對經濟波動做了進一步闡述。但他完全撇開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隻是單純地用技術發展、黃金供求和價格變動等,甚至用戰爭來解釋他的長周期的根源,這當然是不全麵的。然而,在立論時,庫茲涅茨對曆史統計資料所進行的整理和分析,反映了近百年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的某些特點,這是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的。1938年,他的《商品流量與資本形成》問世。至此,他關於經濟增長論的思想體係基本形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他的長周期理論也逐漸被西方所接受。

1941年,庫茲涅茨出版了《1919至1938年國民收入與債務支出》和《國民收入及其構成》等書。到1945年,他又出版了《1869年以來國民生產總值》一書。書中深化了前兩書的內容,吸取了其他經濟學家在國民生產總值、國民經濟收入方麵的成果,把長達90年的曆史資料分類、綜合,使之係統化,並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進行嚴密論證。他主要參照了美國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家福特金等人在國民生產總值方麵的理論,提出貨幣計算的各種非生產收入應歸到國民收入中去,而政府人員、軍隊、警察、法官及家眷的再分配收入,也應納入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和國民經濟收入之內,使之成為一個整體進行處理的見解。庫茲涅茨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核算及統計的係統研究,為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國民經濟核算體係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