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威廉·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的創立者(1 / 2)

舒爾茨是一位美國人,20世紀剛剛開始的第三個春天,他出生在美國南達科他州一個德國移民聚居的農場。他的天賦一般,並無超群的資質。舒爾茨22歲在他家鄉的布魯克林農業學校畢業,以後考入本州州立學院。三年後領到了一張科學學士的文憑。此後,他又進入威斯康星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於1928年和1930年分別獲得科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舒爾茨在美國的依阿華州立學院和芝加哥大學分別擔任過較長時間的經濟係係主任工作。他利用職務提供的便利,努力把農業經濟學與經濟學整體結合起來。在理論上,他強調農業經濟學家也可以利用價格和價值理論解決或分析本領域內的問題。而以往的許多農業經濟學著作,雖然分別論述過農場的經營管理、推銷產品、土地所有權和信貸等問題,但是,論述這些問題相互間關係的著作和論文則寥寥無幾,借助於一般經濟學理論和方法去著述的更是少見。

舒爾茨努力把農業經濟學結合到一般經濟學整體中去的決心,不僅見諸他本人的著作和研究活動中,而且在他大膽改造依阿華州立學院經濟學和社會學係的行動中。

1934年至1943年間,舒爾茨在該學院擔任經濟學和社會學係主任。在他的組織領導下,該係除了開設一般經濟學課程之外,還設置了農業經濟學和鄉村社會學等課程。為了培養學生掌握較多的理論,啟發學生頭腦中的新思想,舒爾茨還為該係聘來被認為極有希望的年輕經濟理論家喬治·斯蒂格勒、阿爾伯特·哈特和肯尼恩·鮑爾丁等人。

20世紀30年代後期和40年代,舒爾茨集中精力研究美國的農業政策。他期望自己的理論能夠在政府的農業政策上得到反映,把紙上的東西化為改造美國農業的現實。

舒爾茨研究農業政策的成果,集中表現在他從1943到1953年間陸續發表的四本著作之中。這四本書是:《重新調整農業政策》(1943)、《不穩定經濟條件下的農業》(1945)、《農業生產和福利》(1949年)和《農業的經濟組織》(1953)。他主要的觀點是:政府實行提高產品價格的政策和將發放政府補助金與企業投入和產出掛鉤的政策,根本不能使農業中經濟收入低下的人改善生產狀況。舒爾茨認為,價格的作用主要是指導人們去合理地利用資源,發揮這一作用是為了從被浪費的資源中增加或調節這一收益的分配。發揮價格的作用,不應對收入產生影響,頂多隻產生少量的影響。

後來他又把注意力轉到了人力資本投資問題上麵。在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舒爾茨被推崇為創立人力資本經濟學的開山鼻祖。他認為,人力資本的投資是多方麵的,主要有四個方麵:一、用於教育和職業訓練的費用;二、用於醫療衛生的費用;三、用於幫助勞動者因尋找職業而流動、遷移的費用;四、用於安排國外移民入境的費用。其中最關鍵的是第一條。舒爾茨根據經驗統計資料做了計算,結果得出結論:同樣的投資,用在教育上要比用在其他方麵的作用更大。他意識到人,特別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在經濟開發和物質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他開創的人力資本投資經濟學,實質上是主張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