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吏治腐敗,災害連年,社會矛盾尖銳。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王嘉胤、楊六、不沾泥等在陝西首舉義旗,全陝響應。從崇禎元年(1628年)至崇禎三年間,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先後起義,陝境共有義軍一百餘部。一部份官軍邊兵,因缺餉嘩變,亦加入義軍,並成為骨幹。崇禎二年(1629年),農民軍王左掛、苗美率兵進攻韓城。當時還是參政的洪承疇臨危受命,領兵出戰。當即率軍斬殺敵兵數百,解了韓城之圍,一時名聲大噪。 次年六月,洪承疇被任為延綏巡撫。成為一方大員的洪承疇一改上司三邊總督楊鶴的“招撫政策”,全力清剿農民軍,甚至不惜“殺降”。幾年間,在陝西各地剿殺農民軍數萬人。 崇禎六年(1633年),楊鶴因剿匪不力被罷官入獄,由洪承疇繼任為三邊總督。隨後,他由陝西到山西、河南等地,一路追擊農民軍各部,連戰連捷。1634年12月,洪承疇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五省軍務,成為明廷鎮壓農民起義的主要軍事統帥。崇禎九年(1636年)七月,洪承疇率軍在臨潼大敗農民起義軍,將明末農民起義軍中最強悍的“闖王”高迎祥部圍困在叢山之中長達三個月。後高迎祥率部從陝西漢中突圍,遭陝西巡撫孫傳庭埋伏,在盩厔(今陝西周至)被洪承疇俘虜,並將其解京磔死。高迎祥餘部走歸“闖將”李自成,起義軍推戴李自成為“闖王”。1639年農曆十月,洪承疇又在潼關等處設伏,大敗李自成主力,使其僅餘十八騎逃入陝南商洛山中,山窮水盡的李自成麵對嚴峻的形勢,幾次試圖自盡。而在此之前,張獻忠也被迫在穀城接收明廷招撫,自此,農民起義暫入低潮。洪承疇治軍有方,鎮壓農民起義連連勝利,俘殺高迎祥,又多次打敗李自成,統治階級內部頌聲大起,稱洪承疇的軍隊為“洪軍”,成為明朝末年最具戰鬥力的部隊之一。
當西北來自農民軍的壓力漸輕,而東北錦州告急之時,崇禎帝被迫抽調洪承疇前來救急。崇禎十三年五月上旬,洪承疇奉命接任遼東經略,隨即統兵出山海關,指揮各路兵馬馳援錦州。
經過一番部署,洪承疇先後召集寧遠總兵吳三桂、前屯衛總兵王廷臣、玉田總兵曹變蛟、薊鎮總兵白廣恩,以及從關內增調的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山海關總兵馬科,八路人馬合兵十三萬、馬騾五萬匹,會師寧遠。
作為八鎮總兵之一,年僅29歲的吳三桂本是資曆最淺的一個,但論戰鬥力,其麾下的兩萬寧遠遼兵則堪稱明軍中的精銳。連統帥洪承疇都認定隻有吳三桂與白廣恩、馬科三員勇將可獨當一麵,其餘五將隻有合力,不宜單獨采取軍事行動。次年(1641年)四月下旬,洪承疇揮師進至鬆山與杏山之間屯駐,擺開陣勢準備決戰。其中吳三桂所部被部署於左翼之首,充分看出洪大帥對得意門生的信任。而心高氣傲的吳三桂也正想借此一戰揚名,摩拳擦掌地等待著進攻的命令。
洪承疇看出皇太極“圍城打援”的伎倆,吸取以往明軍失敗的教訓,決定集中兵力,以守為攻,步步為營。但是洪承疇這種持久戰略與明廷的速勝主義格格不入,兵部尚書陳新甲指責他借故拖延,徒費糧餉,並搬出崇禎皇帝來催促洪承疇“刻期進兵”。前方監軍太監和兵部參謀人員也與主帥矛盾連連,不斷告打“小報告”中傷洪承疇。無奈之下,洪承疇被迫放棄穩紮穩打的方略,於崇禎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進駐鬆山,向清軍發動進攻。幾番交戰,明軍略占上風。
此時的清大宗皇太極正在沈陽養病,接到前方軍報後,他意識到問題嚴重,不顧鼻血不止的症狀,在馬上以碗接鼻血,星夜奔赴前線,傾舉國之力湊齊十三萬步騎準備於明軍決戰。到達鬆山附近後,皇太極馬不停蹄地登山視察地形,很快發現了明軍主力聚於孤城,後翼薄弱,糧道保護不利的弱點。隨即派阿濟格率軍進攻塔山,奪取了明軍在筆架山的大批儲糧,並在鬆山和杏山之間挖掘三重壕溝,切斷了明軍歸路。
洪承疇發現糧道被截斷的消息後大驚失色,因為此時駐紮在鬆山的明軍主力隻帶有三日行糧,失去補給後,明軍將陷入絕境。於是洪承疇率領明軍各鎮主力於八月二十日、二十一日連續突圍,但都被壕溝阻隔,無法得手。眼看糧草吃盡,洪承疇被迫於二十一日晚召集八鎮總兵商議對策,最終決定由洪承疇留守鬆山,其餘各鎮明日分路突圍到寧遠就餐,然後再運餉回救鬆山。
可就在當夜,大同總兵王樸為保全性命,不顧軍令,提前率所部人馬連夜突圍逃跑。其他各鎮總兵官一看形勢不好,也都爭先恐後,相繼率隊倉皇出逃,自相踐踏,頓時陷入一片混亂。先逃的王樸和吳三桂先後抵達杏山,再次遭遇清軍堵截,他們且戰且退,逃回寧遠,但所部損失大半。其他將領如唐通、馬科、白廣恩、李輔明、張若麒等也相繼逃出重圍。而曹變蛟、王廷臣突圍不成,退回鬆山城,與洪承疇固守。五個月後 (崇禎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鬆山城破,曹、王二將不屈就義,總督洪承疇被俘。而堅守錦州孤立無援的祖大壽也終於在三月八日被迫開城投降,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再反複,而是真的剃發歸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