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俘之初,洪承疇本想以死殉節,一連幾天,他滴水不進,罵聲不絕,隻求一死。皇太極派手下重臣輪番前來勸降,但洪承疇始終不為所動。一天,大學士範文程來到洪承疇囚室,與他“談古論今”,像往常一樣,洪承疇一言不發。就在此時,恰巧房梁上一小撮塵土落到洪承疇的袖子上。不經意間,洪承疇輕輕用手將塵土拂去。範文程頓時心中大喜,趕快回來向皇太極報告說:“我可以肯定洪承疇不會死了!他對一件衣服都如此愛惜,更何況對自己的生命呢!”於是,皇太極親自到洪承疇住處去看望他,並脫下自己身上的貂裘給他穿,還關切地詢問:“先生難道不感到冷嗎?”洪承疇茫然地望著皇太極,看了許久,長歎一聲:“真命世之主也!”當即叩頭請降。
持續近兩年的鬆錦大戰,以明軍的慘敗而告終。此戰過後,明軍折損精兵近十萬人,連失鬆山、錦州、塔山、杏山四城,驍勇善戰的統兵將帥死降大半,使關寧防線暴露在清軍兵鋒之下,直接危及到大明江山的安危。
吳三桂在戰役的最後階段沒有顧及自己的戰友、舅舅和恩師的安危,而是選擇了領兵潰逃。他雖然書讀得不多,但綱常倫理還應該略知一二,他選擇潰逃的時候可能經曆過短暫的掙紮,卻很快打消了殺身成仁的念頭。吳三桂還清楚地記得《漢紀》中的那句:“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是光武帝劉秀在當皇帝前的最大誌向,也道出了天下大多數男人的心聲——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官,娶全天下最美的女人作妻子!每當讀到這裏,吳三桂都感到無比興奮,因為這也是他的人生目標。在沒有實現理想前決不能輕易犧牲,這才是他的做人原則。於是,那個令祖大壽、洪承疇等人寄予厚望的軍事天才,在經曆人生中又一次巨大考驗時,選擇了逃避,而在吳三桂看來,或許稱其為“自保”更為貼切。
安全抵達寧遠城後,吳三桂整日提心吊膽,因為不戰而逃的罪責畢竟無法逃避,等待他的很可能是朝廷的的屠刀。他所能做的,就是盡力將各處潰敗的兵士重新收攏起來,並積極參與寧遠城防,希望朝廷能給他戴罪立功的機會。果然,鬆山之戰中第一個潰逃的大同總兵王樸很快被朝廷逮捕處死,但同樣潰逃的吳三桂卻僅僅被處以降職三級的微懲。不久朝廷又授予吳三桂提督職銜,授權他統一調遣寧遠遼兵以及各地援兵。這種不公平的處理在當時引起了較大爭議,但客觀地說,這也是朝廷方麵的無奈之舉。因為經過鬆錦之敗,明軍中有能力的統兵將領幾乎消耗殆盡,吳三桂雖然資曆尚淺,但在遼西諸將中還算後起之秀,以“敢戰”著稱。朝中大臣也對三桂讚賞有加,稱其為“當今人傑”。加之明朝末年的邊關將兵大都利用姻親、主仆等關係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裝,即所謂的“李家軍”“祖家軍”“吳家軍”等親兵,這些軍隊往往隻知有主將,不知有朝廷。當祖大壽等人先後降清後,也唯有吳氏父子才能鎮得住這些驕兵悍將,故崇禎帝隻能將守衛帝國大門的責任交到年輕的吳三桂手上。
死裏逃生的吳三桂感念朝廷的恩德,果然不負眾望。他盡心收攏殘卒,訓練兵士,很快又組織起一支三萬人的精銳騎兵部隊,並依靠他們為病入膏肓的大明帝國繼續鎮守著寧遠孤城。
鬆錦大戰後,皇太極很快將兵鋒指向寧遠。麵對這座遼西大地上最為堅固的城堡,後金(清)兩代統治者數次兵臨城下,卻都铩羽而歸。但這一次,皇太極自信可以令“小吳總兵”不戰而降。除了親自寫的勸降書外,他還動員了大量降清的前明將領對吳三桂施以“輿論攻勢”,包括吳三桂的舅父祖大壽、哥哥吳三鳳、姨夫裴國珍、表兄胡弘先、恩師洪承疇以及好友張存仁等人,都曾奉命致書勸降。但吳三桂對此全無反應,反而幾次率兵襲擊清軍駐地,並成功頂住了清軍對寧遠的進攻。
此時的吳三桂雖然身處危局,但“投降”似乎離他還很遙遠。對吳三桂這樣天生的軍人來說,他可以被擊潰,但決不能投降。更何況31歲的吳三桂已經是明朝駐守關外的最高武將了,即便放眼整個帝國,像他一樣能征善戰的軍事天才也屈指可數,他的人生目標並不需要通過改換門庭才能得以實現。與此相反,他正要施展自己的才華來報答朝廷的不殺之恩,並且利用手中的權力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可惜的是,他忠心效力的大明王朝已經走到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