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農民軍攻破北京城,明末帝崇禎自縊於煤山,享國277年的明王朝滅亡,史稱“甲申之變”。
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曆來眾說紛紜。但不可否認的是,明末農民起義和關外明清(金)戰爭是造成這一結果的直接原因。自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起兵反明起,遼東地區連年兵火,明朝方麵損兵失地,節節敗退。要維持戰爭就得增兵增餉,但王朝後期政治腐敗,宦官幹政,大臣結黨,賄賂公行,加之軍費開支成倍增長,搞得國庫空虛,入不敷出。為解決遼東問題,明廷開始不斷提高全國的土地稅率,也就是“遼餉加派”(後來又有“剿餉”“練餉”,合稱“明末三餉”),極大地增加了廣大人民的負擔。而此時又正趕上周期性的全球變冷,即所謂的“小冰川期”,亞洲北部地區連續十幾年大旱,隨之而來的又是蝗災和瘟疫,很多地方顆粒無收,人民大批死亡。在這樣的天災麵前繼續催繳、甚至加增賦稅的結果就不光是“民窮財盡”了,失去活路的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形成巨大的“流寇”浪潮。其中以崛起於陝北的李自成和張獻忠所部農民軍戰鬥力最為強大,席卷大半個中國,給明王朝統治帶來巨大挑戰。
麵對後金(清)和農民軍兩條戰線的東西夾擊,明朝君臣顧此失彼,雪上加霜。崇禎九年至十年,農民軍在明軍盧象升、洪承疇等人的合剿下,幾臨滅頂之災。可就在這時,遼東的清兵突然南下襲明,盧、洪先後被抽調到抗清前線,一死一降,導致之前對農民軍的勝利功虧一簣。
崇禎十四年至五年間明清鬆錦大戰的同時,李自成利用陝西、河南等地百年不遇的旱災、蝗災,打出“均田免糧”的口號,迅速發動起幾十萬人的起義軍隊伍。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立政權,國號大順,改元永昌。正月初八日,李自成統率百萬大軍自西安出發,東渡黃河,向北京進軍,一路勢如破竹,進展順利。麵對農民軍摧枯拉朽的攻勢,崇禎帝心急如焚,召集大臣商量對策。有人提議“南遷”,但很快遭到多數臣僚的反對;又有人提出放棄關外之地,退守山海關,召回吳三桂等邊關驍將來對抗農民軍的主張。但明廷內部意見不一,君臣之間互相推諉,誰也不願承擔“棄祖宗之地”的責任,結果“數議而不決”,耽擱了救援北京的最後時機。等到崇禎帝最終決定封吳三桂為“平西伯”,令其放棄寧遠,率兵赴京“勤王”的時候,李自成已經兵臨城下。而守城的大臣和宦官又紛紛開門迎降,結果就發生了“甲申之變”的慘劇。
北京的失陷使繼續“勤王”失去意義,在路上得知消息的吳三桂調轉馬頭,撤回山海關內,以便根據形勢的變化來決定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此時的吳三桂處在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一直以來他都為大明王朝守衛著東北邊疆,雖然明朝滅亡前已盡棄遼東國土,但駐守著五萬精兵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也並非可以輕易攻破,隻要有足夠的後勤補給,吳三桂還是有信心憑險固守,拒清於關外的。但此時紫禁城的主人已經換成了 “大順”,他也變成了“亡國之臣”,可供選擇的機會實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