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甲申之變,何去何從(2 / 2)

從當時情況來看,吳三桂麵臨三種選擇:一是繼續作“大明”孤臣,堅持不與“弑君”的農民軍為伍。那樣就要求吳三桂或者率兵直撲北京與李自成決戰,為舊主盡最後一點力,哪怕是以卵擊石;或者堅守山海關,經受大順軍和清軍的兩麵夾擊,直到城破身死。這都是殺身成仁的選擇。鬆山之戰時他沒有選擇這樣的道路,那麼這次也絕不願如此,更何況的父親和家小還留在北京。

第二種選擇就是主動歸降於新朝——大順政權。277年前,“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可以帶領農民起義軍推翻元朝,建立“大明”,那麼由“驛卒”出身的李自成建立新朝也屬正常,這不過是中國曆史上又一次改朝換代,完全可以被新朝解釋為“天命所歸”。北京城破之日,明朝的大小臣僚除少數自殺殉節外,大都自動歸降,成了 “順民”“順臣”。因此,對吳三桂來說,投靠農民軍除了要承受一定道德壓力外,應當是他當時的最佳選擇。

當然,吳三桂還有第三種選擇,那就是獻出山海關歸降清朝。這將為窺視中原幾十年的清軍打開方便之門,也是清朝幾代統治者夢寐以求的結果,相信清朝皇帝(此時皇太極已於一年前病逝沈陽,其子福臨即位,是為順治帝)會拿出一份豐厚的賞賜回饋吳三桂的。但吳三桂仍不想選擇這條道路。其實明朝滅亡前,除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外,很少有將領主動投降清朝。包括吳三桂的哥哥、舅父、姨夫、表哥、老師在內的大批降臣,基本是在兵敗被俘的情況下才被迫選擇投降的,這跟傳統文化中的“忠孝”思想和“華夷”觀念密不可分。而心高氣傲的吳大將軍尤其不想對幾十年來的死敵俯首稱臣。相較於接受異族統治,還是投靠農民軍建立的漢族政權更容易為人所接收。

崇禎十七年(1644年)四月初,猶豫不決的吳三桂收到了“闖王”李自成派人送來的“封侯”的檄書以及四萬兩犒師銀和大量賞賜,同時,還帶來了老父吳襄的勸降信。吳襄在信勸兒子道:“我為你考慮過了,而今之計不如早降(大順),不但能封為侯爵,還能保全孝子的美名。如果單憑一時的憤怒孤傲,全無節製,則麵臨寡不敵眾,玉石俱焚的危險。到時候我們父子的性命都難保了!”可見,吳襄希望兒子趁早歸順新朝。

於是,吳三桂決定不再猶豫了。投靠新朝(大順)可以維持榮華富貴,保證家小安全。更何況,他的軍隊已經十四個月未領到軍餉了,在當時兵荒馬亂,四處無依的情況下,治軍嚴格的吳三桂也不能保證手下這些亡命之徒不會嘩變。最重要的是,他終於可以找到“父命難違”的借口來搪塞天下人的責難。作不成“忠臣”,至少可以繼續當他的“孝子”啊!打定主意的吳三桂將山海關交接給大順使者——前明降將唐通守衛,自己帶領五千親兵向京師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