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經濟篇(1)(1 / 3)

雖然有人說他罪孽深重,卻不得不承認他造就了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時代。從白手起家到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十億富翁,能的一生如同一艘駛過險灘暗礁的巨輪。

開創壟斷時代的石油巨子

——美國企業家洛克菲勒

1839年7月8日,約翰-洛克菲勒出生於紐約州哈得遜河畔的一個小鎮。他父母的個性截然不同:母親是個一言一行都皈依《聖經》的虔誠的基督教徒,而父親卻是個講究實際的花花公子。洛克菲勒作為長子,從父親那裏學會了講求實際的經商之道,又從母親那裏學到了精細、節儉、守信用、一絲不苟的長處,這對他日後的成功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洛克菲勒14歲那年,放學後,常到碼頭上閑逛,看商人做買賣。1855年中學畢業後,便決定放棄升大學,到商界謀生。當年9月26日,他在一家經營穀物的商行當上了會計辦事員。從此,這個日子就成了他個人日曆中的喜慶紀念日,他把它作為第二個生日來慶祝。因為就在那兒,他開始了學做生意。

1858年,年僅19歲的洛克菲勒向父親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積蓄的800美元,與比他大10歲的克拉克合股創辦了一家經營穀物和肉類的公司。這是洛克菲勒辦的第一家公司。由於經營順利,第一年就做了4,5萬美元的生意,淨賺,40C)0美元。第二年年底淨賺1,2萬美元,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

這時候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已經發現了石油,成千上萬人像當初采金熱潮一樣擁向采油區。一時間,賓夕法尼亞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產量飛速上升。克利夫蘭的商人們對這一新行當也怦然心動,他們推選洛克菲勒去賓州原油產地親自調查一下,以便獲得直接而可靠的信息。

經過一段時間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蘭。他建議商人不要在原油生產上投資,因為那裏的油井已有72座,日產1135桶,而石油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這是盲目開采的必然結果。他告誡說,要想創一番事業,必須學會等待,耐心等待是製勝的前提。

三年後,原油一再暴跌之時,洛克菲勒卻認為投資石油的時候到了,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他與克拉克共同投資4000美元,與一個在煉油廠工作的英國人安德魯斯合夥開設了一家煉油廠。安德魯斯采用一種新技術提煉煤油,使安德魯斯一克拉克公,司迅速發展。

這時,洛克菲勒盡管才20出頭,做生意已頗為老練。他在耐心等待,冷靜觀察一段時間後,決定放手大幹了。可他的合作者克拉克這時卻舉棋不定,不敢冒風險。兩個人在石油業務的決策上發生了嚴重分歧,最後不得不分道揚鑣。

兩人都知道石油前景廣闊,在拍賣公司產權時都不肯放棄他們原來的經紀行在安德魯斯一克拉克公司的股權,彼此喊價的情景十分激烈。最後,洛克菲勒終於以7,25萬美元取得了勝利。他後來在回憶這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時刻時說:“這是我平生所作的最大決定。”從此,他把公司改名為“洛克菲勒一安德魯斯公司”,滿懷希望地幹起了他的石油事業。

當時的石油業,秩序還十分混亂,生產過剩,質量較差,價格混亂……激烈的角逐已現端倪,洛克菲勒的公司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小舟,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洛克菲勒意識到,必須把自己的企業擴大,船大才能抵禦驚濤駭浪的衝擊。他果斷地說服自己的弟弟威廉參加進來,建立了第二家煉油公司,並派他去紐約經營石油進出口貿易,盡快打開歐洲市場。

要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擴大市場,首要的是製定質量管理f,示準,削減成本,降低價格。他向銀行貸款,新建了一座堪稱“標準”的新煉油廠,生產出標準的煤油,很受人們的歡迎。

從一開始,他就把目光轉向國際市場。他在紐約開設的辦事處,專門向東海岸和國外出售公司產品。他盡可能削減各種成本,如自製油桶,並買下一家化學公司,自製煉油用的硫酸。為了免付鐵路運輸費用,他還購買了油船和輸油管。年輕時的節約習慣,被洛克菲勒用到了生產中,發揮出巨大的效益。

洛克菲勒熱衷於公司間的聯合,他聯合了兩位資金雄厚、信譽很好的投資合作者。三年之後,也就是1870年1月10日,創建了一家資本額為100萬美元的新公司,它的名字就是標準石油公司。身為公司創辦人和總裁的約翰·洛克菲勒當時年僅30歲。

科學的管理、精細的經營、高質量的產品為標準石油公司贏得了聲譽,也具備了堅實的競爭能力。1865年洛克菲勒初進石油業時,克利夫蘭有55家煉油廠,到1870年標準石油公司成立時隻有26家生存下來,1872年底標準石油公司就控製了這26家中的21家。

洛克菲勒講求效能,憎恨浪費精力、浪費成本的無謂競爭。他討厭當時通行的那種一次次降低價格,直到把競爭者趕出這個行業,再隨意抬高價格的競爭方式。他向競爭者們提供現金或標準公司的股票,來換取他們的煉油廠的所有權,結果大多數人都同意將工廠出賣給標準公司。可以說,他是認識兼並價值的一名先驅者。在兼並公司的同時。洛克菲勒還網羅了一批能人幹將,這些人都成了他的得力助手。用他自己的話說:“那價值遠遠超過被兼並的所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