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經濟篇(1)(3 / 3)

1868年,是普利策命運重要轉折的一年。他被德文報紙《西方郵報》聘為記者。從此,普利策開始了他的報業生涯。他頑強的拚搏精神和采訪的特殊本領,贏得了報界的賞識,並且在1869年1月被選為密蘇裏州議會的共和黨議員。普利策參政議政,熱烈地支持州議會正在討論的反貪汙議案,經過一番鬥爭,終於使這個法案通過。他成為一名英雄人物。

普利策很崇敬《紐約論壇報》主編霍斯勒·格裏利和他的社會改革思想。1872年格裏利競選總統,普利策和《西方郵報》的業主舒爾茨一起,在密蘇裏州德語地區到處為格裏利作競選演說。但這次選舉以格裏利失敗而告終。普利策利用選舉後《西方郵報》股東心理渙散之際,以低價購買了該報的部分股票,之後以3萬美元高價出售,轉手間賺了一大筆錢。1874年,他又以同樣手法買下破了產的《密蘇裏國家報》,稍加修改後賣給了《環球日報》,從中又獲利兩萬多美元。

此時,創辦於1864年的《聖路易斯電訊報》在前幾任老板控製下連連虧本,被迫宣告破產,進行拍賣。普利策以2500美元的價格購得《電訊報》。31歲的普利策至此才算有了自己的報紙。在把《電訊報》抓在手中的同時,他對當地報業市場做了精細調查。他發現當地另一家競爭對手《郵報》也處於困難之中。經與《郵報》老板商議,以對等的條件,實現了《電訊報》和《郵報》的合並,改為晚刊《郵訊報》。將近一年後,普利策又購買了原《郵報》老板的股份,成為《郵訊報》的獨資者。

雄心勃勃的普利策為打開合並後報紙的局麵,首先打出了“超黨派”的“獨立”的旗幟。在辦報的具體實踐方麵,普利策的《郵汛報》一開始就進行各種“社會運動”,致力於“醫治各種弊端”,諸如無賴政客、有錢的偷稅者、受警察保護的賭博集團和營私舞弊的公用事業等成為其主要抨擊對象。普利策這些做法固然一方麵是為了實現他多年來渴望改革不平等社會現狀的夙願,另一方麵,主要是為了擴大報紙銷量,獲得更大的利潤。正因為如此,普利策同當時的一般資產階級報人一樣,常常乞求於“煽情主義”的新聞報道手段,招徠讀者。

普利策精力充沛,工作熱情,他深入編輯室,充分發揮雇員的能力和特長,並且在他的職工中不斷擴大分配所得利潤。這些措施激發了員工的幹勁,《郵訊報》也越來越吸引讀者,1881年3月發行量上升到1.2萬份,在以後18個月中又猛增到2,23萬份,1881年贏利即達8.5萬美元。《郵訊報》的聲望日益提高,足以與當地有影響的日報相抗衡。

1883年,《紐約世界報》標價50萬美元尋求買主,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普利策最終以34,6萬美元的價格將其買下。

交接手續完成後,普利策就投入到《世界報》的改造工作中。編輯部暫時仍租用原《世界報》大樓,但普利策卻要使《世界報》以新的光彩呈現在世人眼前。他在發刊詞裏宣稱:《世界報》從即日起,要置於與過去完全不同的經營管理之下。《世界報》將以新的宗旨、方針、信息和興趣麵向其讀者。

普利策重視報紙的言論工作。他對社論版比報紙其他任何一部分都更為關注。他認為社論版是報紙的心髒,也是報紙之所以存在的主要理由。他為社論版物色了能幹的編輯。他自己也經常為之撰稿或對重要社論發表寫作意見。

法國《費加羅報》主編威爾梅桑曾說,報紙“每天要把一塊石頭投入池塘”。普利策也信奉同樣的辦報哲學。他說,報紙要發表獨家新聞。“在我看來,如果報紙隻依靠現成的隨手拈來的消息,是不會成功的。我們的報紙每天至少要有一條獨特的新聞,每一期都要有一條爆炸性新聞。要提前準備,不要守株待兔。”

普利策意識到自己喜愛有聲有色的故事和新聞,難免會助長他的記者、編輯們添油加醋的作風,因而他常常提醒工作人員要尊重事實。在他的命令下,城市版編輯室的牆上貼著大標語:“精確,精確,再精確!”如果一個記者說1萬人參加了集會,實際上隻有5000人到會,這個記者就會受到斥責和罰款。

《世界報》的銷量不斷上升。三個月後,報紙的發行量增加了兩倍,達到3,9萬份。1887年初,銷售超過25萬份。同年,《世界報》以25萬美元,在法蘭克福街海德公園旁,蓋了當時紐約最高最引人注目的大樓,供《世界報》晨刊、晚刊和星期日刊辦公所用。這座鍍金圓屋頂大樓裏,安裝了最新式的印刷機器。這一年該報已擁有職工1300人。1893年《世界報》資產為1000萬美元。它已成為巨大的資本主義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