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那年,安徒生的嗓聲變得嘶啞,當歌唱家的路很快就阻斷了。接著,他拜訪了富有同情心的詩人古爾登堡,古爾登堡推薦他去學習丹麥文、德文、拉丁文。
安徒生一麵全身心學習表演藝術,一麵又大量閱讀有關藝術的書籍,開始嚐試艱辛的文學創作。在這期間,古爾登堡經常親自幫他改寫稿子。憑著安徒生的熱誠和韌勁,一部作品集《嚐試集》終於出版。這部作品雖然沒有引起太大的影響,卻使他因此在1822年得到皇家劇院導演科林的資助,進入了教會學校。一種金新的生活等待著安徒生。
1822年10月,安徒生來到教會學校(相當於中學),入學前的測試成績極為糟糕。從未仔細端詳過地圖的安徒生連哥本哈根城也找不出。幾何學零分,拉丁文和希臘文的成績也很差。即使是丹麥語,也出現了許多錯誤。最後安徒生被排在初中二年級的隊伍裏,他的年齡、個頭、出身、經曆都和同學們相差很大,但他善良、真誠、寬厚。課餘時,安徒生給同學們講故事,很快受到大家的喜愛。
安徒生開始了艱難的學習生活,早起晚睡,披星戴月,第一個學年過去了,安徒生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順利升人了三年級。不幸的日子很快就來了。三年級的希臘文由梅斯林校長講授,他一向認為訓斥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安徒生希臘文本來就很吃力,兩人的矛盾在日後難以避免,最後達到難以容忍的地步。
1827年,安徒生回到哥本哈根,永遠離開了梅斯林的“魔窟”。哥本哈根很快改變了他,被禁錮的才思又湧動起來了。在積極參與文學界的各種爭論中,他的才華日益顯露出來。他先後發表了一係列作品,其中反映他對生活強烈興趣的詩作《傍晚》,引起了文壇一部分人的注意,一名莎士比亞著作翻譯家這樣評論:“新穎,獨創,天才!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詩!”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1828年10月23日,安徒生接到了哥本哈根大學的通知書,他終於成了哥本哈根大學文學係的學生。這一年,安徒生23歲。
安徒生在文學創作的崇山峻嶺中自由馳騁,他渴望自由創作的一天終於來臨了,不斷噴湧的文思和難以抑製的創作欲望激發他不停地寫作。他把構思已久的《阿馬格漫遊記》一書訴之於筆端,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力和現實生活的結合,給丹麥文壇注入了新的氣息。詩人海堡讚揚這部作品是一股清新的風,一掃死氣沉沉的丹麥文壇。《快報》上立即登載了這部作品的部分片段,讀者評價很高。
183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使安徒生踏人了童話的芳草地。就在這一年,安徒生出版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遺憾的是,第一本童話集的出版,並沒有產生多少社會影響。安徒生並沒有消沉,於年底又出版了第二部童話集。這部童話集與第一部的境遇相同,並不是安徒生預想的結果。在積極創作長篇小說之餘,安徒生又開始構思第三本童話集。他深信自己一定能創作出令人愛不釋手的童話故事。不久,第三部童話集出版,其中《皇帝的新裝》成為一篇膾炙人口的諷刺作品。這部童話集在丹麥很快銷售一空。不久,德文版、瑞典版也受到普遍歡迎。
這些童話,為安徒生插上了雙翅。安徒生的名字從丹麥飛向北歐,飛向世界。他用辛勤的汗水,粉碎了“沒有童話天才”的預言。1839年,他發表了童話《沒有畫的畫冊》,同時又創作了劇本《穆拉托》,兩部作品都相當成功。《穆拉托》的歡呼聲浪還沒有停息,安徒生又創作了《摩爾女人》。成功引起的嫉妒偏見又開始侵襲他,安徒生被迫再次出國旅行。
1843年,他在巴黎重見海涅,又結識了文學大師巴爾紮克和大仲馬父子,與文學大師的交往使安徒生的心情很快豁然開朗。1843年,他出版了《新童話集》,其中《醜小鴨》被譯成一百多種文字。兩年後,安徒生完成名作《賣火柴的小女孩》。1847年5月英國之行,他又結識了大作家狄更斯。閱曆、見聞、交流使安徒生產生了更好的作品,各種榮譽不斷向他湧來,“童話之王”、“童話大師”的桂冠非他莫屬。